?

中年人你的運動合理嗎

2017-03-27 08:18董曉瑩
家庭醫藥 2017年24期
關鍵詞:晨練運動量中年人

⊙董曉瑩

40多歲的中年人往往是各單位的骨干,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勞累、緊張、身心的壓力都比較大,很難堅持有規律的運動。直到發現自己血壓升高,腹圍增大,時常感到頭暈、胸悶,持續疲勞,才不得不接受醫生建議,開始做運動的打算。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黃光民教授怎么說。

1. 很多專家在媒體上講過,走路就是最安全的鍛煉,那我們上下班不開車,工作中經常走動,做家務較多,算不算運動?還需要額外拿出時間鍛煉嗎?

黃光民:應該算運動,對健康有一定的好處,但并非是真正有效的健身運動,因為沒有相應的強度(速度),沒有持續的時間,比較隨意,達不到增強心肺功能等效果。

2. 體態發福后,買了健身卡,雖然總沒時間去,但這次體檢前特意堅持去了兩個星期,為何血象反而出現問題,肌酸激酶升高了?

黃光民:只要不是因為心肌出了問題,一般問題不大,反映出短期突擊訓練,肌肉的負荷過高,結合到全身肌肉酸痛等,應該在適當調整運動強度的基礎上,堅持下去,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3. 不止一個高管或名人猝死在健身房,難道專業健身場所真的不如公園、小區更適合鍛煉?

黃光民:猝死健身房的原因比較復雜,要看具體的人和事。健身俱樂部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我雖然極力推崇健身運動要融入大自然,在方式的選擇上盡量簡便易行,不花錢或少花錢,例如選擇健身走、慢跑、爬山等各種運動方式,只要堅持,都能取得明顯的健身效果。但是,也并不排斥到健身俱樂部去健身。好的健身俱樂部既能夠滿足人們的趣味性要求,也在一種特殊的健身氛圍中,很快融入時尚的潮流,去體味一種自身價值觀的追求。在練習中,還可以爭取教練的個別咨詢與輔導,健身效果也就更有保障。

但健身俱樂部有明顯的“軟肋”,例如:良莠不齊,有些狹小而擁擠;空氣渾濁,在這種環境下長時間進行運動,顯然非常不利于健康;設備簡陋,健身設施質量差,除了噪音超標與常常因為損壞不能使用而外,也隱藏著不安全因素,還有些衛生條件較差,急需改進;音響不適度,對音響的舒適度缺乏專業知識,以為是越響越好,故造成人們在狹小的空間、擁擠的人群、渾濁空氣中長時間伴著噪音的煎熬,而不是享受;教練資質不高,缺少高水平的專業化教練隊伍,運動量安排不合理,難免造成對一些人心血管功能的負面影響或運動系統的急慢性損傷;管理不力,主要指缺乏對會員的科學服務模式。

4. 冬天室外寒冷,又常有霧霾,我們到底該怎樣選擇鍛煉場所和時間?或者說,是晨練好,還是晚上鍛煉好?冬季室外鍛煉要注意什么?做哪些準備?

黃光民:的確有些研究認為,早上太陽未出來之前,在樹木茂密的地方氧分壓低,光合作用較弱,二氧化碳濃度相對較高,空氣中污染物濃度也較大,加上機體血液黏度較高,尤其在冬季天氣寒冷,交感神經興奮性會增高,因此對于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人,可能會造成威脅,甚至引起病情突然加劇,乃至猝死。他們將早上9點前的這種威脅,稱為“晨浪”,因此主張“不宜晨練”或早上9點鐘后才適宜晨練。我認為:理論上,這種觀點是很有道理的,但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人都習慣于晨練,而且也從晨練中切實感受到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如果簡單地下結論,說9點鐘前不宜晨練,除了將晨練中本來已經少得可憐的上班族排斥在外,還會使非常多的中老年人無所適從。其實,人體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只要思想上重視了,針對晨練中的不利因素,做到“有備而來”,避免劇烈的運動,應該是安全的,而且對機體的適應能力也是一種鍛煉。我們也期待著天天都能在優質的大氣環境中晨練,但可能需要等待許多年,顯然,不能因為等待環境改善而放棄晨練。權衡利弊,當然還是晨練好處多。不過,對已經確診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人,倒也應當格外小心,盡量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污染物飄散,體內神經調節也相對穩定后,再去運動更加安全。當然,遇到霧霾天氣,還是減少外出為好。如果大家有條件,也有興趣,不妨改晨練為暮練,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傊?,應該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條件而異,既要了解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又要靈活處之。

5. 長期缺少運動的中年人,血壓時常出現140/90mmHg后,想增加運動,調整生活方式,該怎樣起步呢?

黃光民:選擇小運動量的有氧運動,即比較緩慢的、節律性較明顯的運動,每天運動15~30分鐘,只要感覺好,就堅持下去。包括可以選擇走步、慢跑、騎車、跳繩、游泳、扭秧歌、抖空竹、踢毽子、太極拳(劍)、健身操、舞蹈及部分器械練習等。其中尤以走步和慢跑最簡單而最容易堅持,中老年人選擇走步最好,年輕人則以慢跑為主。當然,也可以根據個人條件,交替選擇上面提到的各種運動,不一定只是固定一種。另外,還應該養成階段性地監測血壓的習慣,以此為依據來調節運動量,增加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每周最好安排3次以上,才會產生明顯的積累效應,切忌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6. 40歲以后,還時常去踢足球、打網球,參與比較激烈,對抗性較強的運動,對健康有利還是有害?中年人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該怎樣控制更合理?

黃光民:一般應該沒有大的問題。如我們的國家體育總局老年網球隊,全部都是60歲以上的人,年逾80歲的也有十來個,關鍵是因人而異,循序漸進,較好把控運動的過程。通常的自我監控是學會數心率,在運動中的最高心率,老年人最好控制在170~180次/分鐘的范疇。如40歲,則在130~140次/分鐘,使運動既有效,又相對安全。其實,球類運動中,更多的應該關注運動損傷,解決辦法就是別忘“四項注意”: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運動中理性對抗、運動后認真放松、運動間歇期,適當進行身體素質訓練。

7. 有什么幫我們堅持運動的小竅門嗎?

黃光民:最好的竅門就是我一直首先提倡的“情景健身運動”,它將許多維護和提升身體素質的科學健身方法,融入日常生活,是一種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健身的理念和方法,這也是我堅持認為的,它是走向全民健身最高境界的一條途徑。讀者可以看看我出版的《健身經》。

8. 除了那些對心肺功能和全身臟器有好處的有氧鍛煉,中年人的頸椎、腰椎、肩周都是薄弱環節,有沒有可以緩解這些部位勞損酸疼的運動呢?

黃光民: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清楚的,總體上,應該從沒有病痛時就開始加強身體各個部位的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的鍛煉,即使已經有病痛,也需要量力而行地進行康復鍛煉,配合臨床治療,有積極的緩解病痛效果。

猜你喜歡
晨練運動量中年人
《和天鵝一塊晨練》(攝影)
大樹的日常
運動量
為什么在霧天不適宜進行晨練
剪紙作品欣賞:晨練
晨練
我們中年人才不過購物節
每天基本運動量:走4000步
中年人保健與營養
野蠻測試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