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文場的曲詞藝術特征研究

2017-03-28 20:04董琦
戲劇之家 2017年4期
關鍵詞:唱詞藝術特征音樂

董琦

【摘 要】廣西文場起源于明清江浙俗曲,在保留含蓄婉轉的風格之余,又吸收了桂北當地的民歌與方言,最終形成了屬于自己的鮮明地域性特色。本文立足于廣西文場音樂和唱詞,將廣西文場與桂劇、彩調等其他廣西地方戲種進行分析比較,研究探討文場這一獨特曲藝形式的藝術風格。

【關鍵詞】廣西文場;音樂;唱詞;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4-0064-02

廣西文場流行于廣西桂北地區,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柔美婉轉,清麗流暢,與桂林山水相互輝映,贏得了“曲藝寶庫中的一顆明珠”的美譽。文場曲調豐富完整,唱詞典雅清醇,本文在田野調查和收集劇本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文場的音樂特征、唱詞規范以及文學特征,以期得到文場愛好者和研究者的批評指正。

一、廣西文場的曲樂藝術之美

文場從產生起,就是在變化中發展的,代代文場藝人都在傾盡心力地進行創作和改進,才使得文場有了現在這種美麗動人的藝術面貌。廣西文場也正是在變化發展中逐漸有了自己獨具魅力的地域特色。

(一)文場融入各種民間藝術

廣西文場最初來源于江浙俗曲,保留了許多江浙之音。后來在傳唱發展中,當地藝人不斷修改添加,逐漸呈現出它自己的藝術特色。以文場四大調之一的[灘簧]為例來看。朱恒夫先生曾在《灘簧考論》一書中對[灘簧]的來源做了如下的說明:“灘簧的初始曲調來自于吳歌。其初始的曲調有[四季相思]、[五更調]、[九連環]、[哭七七]、[繡荷包]、[湘江浪]、[來富山歌]、[銀紐絲]、[紫竹調]、[鬧五更]、[道情]等等,這些原本都是民歌曲調,它們后被廣泛頻繁地運用到灘簧演唱中?!雹龠@段話中提及的曲調有部分至今仍存在于廣西文場之中。再如小調[剪剪花]:文場小調[剪剪花]原本是起于清代初期的曲調,在演唱時,有襯字“哎呀”的運用和重句與板底起唱的處理,有濃郁的江南民歌特色。后來在文場音樂傳唱的過程中,雖然其主要旋律的調式結構、旋律主音等沒有改變,但在曲調的整體風格上,卻出現了一些變化。流傳到現在的[剪剪花],其潤腔手法更加豐富,原來的民歌小調風格逐漸退去,呈現出了更加細膩嬌柔的廣西文場音樂風格。

(二)柔美悠揚的文場大調

文場的大調唱腔曲牌最常用的有[越調]、[灘簧]、[絲弦]、[南詞]四種,俗稱“文場四大調”。[越調]的旋律有一定的敘事性,但還是以抒情為主。[灘簧]的旋律富麗華美,音調跨度大變化多,常用來表現喜、怒、哀、怨等情感。[絲弦]又名[思賢],相傳是孔子思念弟子顏回時所彈唱的曲調,曲調特征是纏綿悱惻,柔和深沉。[南詞]是唐代宮廷樂師李龜年在南宮中教授弟子的曲調,情感悲切凄婉、哀感深沉,最適合表現悲思、哀悼之情??傮w看來,文場四大調的曲調呈現出了柔美悠揚、細膩委婉的基本特色。這一點具體體現如下:

1.節奏緩慢。廣西文場四大調大致以4/4拍、2/4拍和3/4拍為主,通常它的節拍速度都是較為緩慢的,尤其是與其他姐妹劇種、曲藝相比。因為慢,所以顯得曲調徐緩宛若涓流,娓娓道來。同時它也較少有急速跳躍、熱情噴放的旋律。另外,柔美悠揚還表現在曲調的“圓潤”上。廣西文場曲牌轉換時有“大過門”,上下腔節間又會有“小過門”;聯曲集曲的時候,同一個宮調的曲牌常常聯用;轉調的時候又會做上滑音、下滑音等音樂技巧的處理。這樣整體就呈現出圓融滑潤、優美流暢的特點。音樂在變化中文,始終保持流暢和穩定性。

2.旋律婉轉。文場音樂的“細膩婉轉”表現為“腔多字少”:一個字常常對應幾個音符,甚至有時一個字還可以拖上幾拍。同樣有著腔多字少特點的戲曲比如昆曲,文場的婉轉之音即與之十分相似。尤其是在演奏抒情曲調的時候,文場音樂的旋律性特別強。這種旋律性就是由唱腔長、音樂跨度大、音符密集這些原因形成的。盡管[垛字]還有一些小調曲牌,它們的唱腔相對簡短了些,但與其他姐妹音樂如桂劇、彩調等相比,文場還是有著很強的旋律性,所以可以說,“柔美悠揚、細膩婉轉”是文場音樂的整體特色。

(三)靈活多變的文場小調

文場音樂包含了“四大調”和若干小調,不同的音樂形式的表現功能和藝術風格也不盡相同。四大調的節拍速度都是徐徐緩緩的。與四大調相比,文場小調的風格則較為豐富多變,旋律曲調也靈活歡快些。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多源于民歌。關于文場曲調的來源,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已有較為固定的說法:“文場從浙江傳入廣西已有二百年的歷史,其曲調、曲目、演唱習俗都與江浙一帶流傳的民間藝術有著淵源關系?!雹诙系貐^的民歌就是古今聞名的吳歌。吳歌內容大致以表現男女情愛為主,所描繪的感情真誠、純潔,表現手段多樣,歌唱自由、歡快。文場小調在演唱的方式上有很多就蘊含了吳歌的表現方式。比如文場小調[銀扭絲],是興盛于明代嘉隆年間的曲調,至今還是許多曲種、劇種的聲腔曲牌之一。第二,多歡快旋律。文場小調曲牌眾多,在音樂特色上,大調和小調是相互對立補充的。大調平穩,小調跳脫。比如文場小調[倒扳槳]。就是一支以歡快基調為主特色,適合于敘述的曲調。曲中的襯腔在全曲中不但有著承上啟下的連帶作用,更有表現感情凸顯氣氛的作用。再如文場小調[步步嬌],它的節奏輕快跳躍,風格靈動活潑,很富有民歌色彩。

二、廣西文場的唱詞藝術之美

對曲藝和戲曲來說,音樂與唱詞就是它的靈魂內容,“曲”與“詞”是不可分離的兩部分。文場唱詞的藝術之美,也是廣西文場藝術魅力來源的重要原因之一。從和樂演唱方面再看文場唱詞,它有著如下一些特點:

(一)恪守程式之下的對稱美

廣西文場唱詞的寫作形式十分講究,從句數到字節數、字數都有嚴格的規范。具體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上下句的形式,一種是長短句的形式。

上下句結構的唱詞,其唱詞總句數必然是雙數,即兩句、四句、六句等等。上下句的句式結構可配合大調以及部分小調來使用。在字數上,上下句多為十字句與七字句。如果字數是七字句,多采用二/二/三的句子形式,如“西風/夜靜/百花香,鐘鼓/樓前/刻漏長?!比缛羰鞘志?,則多采用三/三/四的句子形式。如“進院來/又只見/秋色如畫,梧桐落/苔痕萎/滿地黃花?!迸c上下句相比,長短句的句數和字數就更嚴格得多。長短句常配合小調使用,使用時按照曲牌的體例,依聲填詞。長短句的曲調對句數、字數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它要求創作新詞時,詞的形式與曲的形式完全一致。長短句字數和句數的多少,基本上由曲牌音樂來決定。如若多出個別字,在演唱時必須相應地做處理,將前后字的唱腔稍做改變或是縮短,然后加入。在這種嚴格的填詞規律控制下而誕生的文場曲詞,便具有一種整齊化一的、類似于格律詩的對稱美感。例如“沙鷗點點輕波遠,獲港蕭蕭白晝寒?!薄拔嗤┤~落金風送,丹桂飄香海棠紅”。

(二)含蓄古典的詩意美

文場唱詞最鮮明的藝術特色就是含蓄婉約。這一特點與桂劇、彩調等廣西地方戲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首先在情節描述的用詞上,文場以“雅”為主體,追求的是一種含蓄溫柔的古典美。比如寫等待心上人歸來,彩調常常會以日常用語、口語、俏皮話等來創作:“一更子里來月亮照花臺,情郎哥哥約定今晚來,叫丫環打掃塘前地呀,紅漆呀椅子兩呀兩面拍哎喲?!边@里的“月亮”、“一更子”、“約定”、“今晚”、“情郎哥哥”以及一些襯字“呀”、“哎喲”等等,都是口語常常使用的。而文場中的等心上人,則會大不相同:“適才朦朧正合眼,仿佛好似玉郎歸。三更三點月朗星稀。月朗稀,月朗稀。這時佳人面帶愁容心中憔悴緊皺娥眉?!蓖瑯邮菍懺?,彩調直接用“月亮”,文場則寫“月朗星稀”;同樣是喚情郎,彩調叫“情郎哥哥”,文場則稱“玉郎”;同樣寫約會,彩調寫“約定今晚來”,文場則是用“歸”字代替。時間上彩調的“一更子里來月亮照花臺”和文場的“三更三點月朗星稀”也是明顯不同的藝術風格對比。再來看寫景之作,文場的《月夜秋聲》中的秋景描寫是:“新秋夜銀漢中月明如晝,遙映著柳蔭下綠水悠悠。金風送畫樓前鐵馬相斗,紗窗外粉墻邊蟲聲四啾?!蔽膱龅脑~選取的意象多與古詩詞意象相同,也十分常見對偶、比興等修辭手法。無論是選景還是用詞,都十分注重文飾,處處透出古典文學美。

(三)吸收方言之后的地方美

詞與曲是文場的靈魂,詞曲完美合一,才最能體現出廣西文場的內在神韻。廣西文場形成流傳于桂北地區,在文場自我發展完善的漫長歲月中,逐漸形成了唱詞與樂曲相和相襯的規范模式:即是以桂林官話來演唱廣西文場。桂林方言的輕柔軟糯語音特點與文場細膩柔婉的音樂特點聯系甚密。桂林話與普通話相比,音調調值略低了一些。而且,桂林方言基本是把平舌音和翹舌音統統讀成平舌音,還把前鼻音和后鼻音通讀成前鼻音,這讓桂林話比普通話聽起來更輕軟柔和、少棱角。另外,桂林方言的專有詞,在文場演唱中是使得文場更加具有桂北地方特色的主要原因。曲種濃郁的地方特色也是它得以在眾多曲藝音樂中立足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創作文場新詞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語言問題。如果誤以普通話為聲韻基礎填錯詞,押錯平仄韻律,文場演員演唱起來則會讓聽眾有不順耳、詞曲生澀的感覺。如果以桂林方言來填詞,以普通話演唱則會更加失去文場的地方曲種的韻味。

綜上,廣西文場在保留含蓄婉轉的風格之余,又吸收了桂北當地的民歌與方言,最終形成了屬于自己的鮮明地域特色,樂律婉轉悠揚,詞句典雅精美。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場的流傳時間長,而且多文人參與創作,所以到現在已經形成的各種文場詞曲創作規范也是相當繁瑣的。這便需要文場工作者不僅要有熱情,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能刻苦鉆研文場詞曲規律。為了文場的持續發展,我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實踐中來,在傳承文場藝術的實踐中秉承專業精神,傾注我們的對民間藝術文化的熱情,用心來澆灌培育這株美麗的“文場之花”。

注釋:

①朱恒夫.灘簧考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9.

②何紅玉.曲韻——廣西文場音樂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3.

參考文獻:

[1]何紅玉.曲韻——廣西文場音樂研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2]何紅玉.新韻——何紅玉曲藝音樂作品選[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3]張益桂.桂林史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4]陳棟.廣西文場揚琴音樂考釋[J].藝術探索,2009(1).

作者簡介:

董 琦(1985-),女,山東淄博人,鄭州圖書館助理館員。

猜你喜歡
唱詞藝術特征音樂
博采芬芳釀花蜜——“風流三部曲”唱詞創作談
1961電影、1978舞臺藝術片《劉三姐》的唱詞文本研究
明代戲劇唱詞“白”范疇非原型顏色詞研究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展
廣西壯劇南北路唱詞押韻特點之異同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