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教學低效現象管窺

2017-03-28 17:56趙耕耘
新一代 2017年2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

趙耕耘

摘 要:縱觀各大名校的課堂改革不難發現,各種高效課堂教學的模式其實都反映了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這正是異彩紛呈的教學模式的萬變不離之宗!但是,伴隨著對先進教學模式的大規模引進和學習,低效無效課堂也仍然頑強地大量存在。

關鍵詞:課堂教學;低效現象;現象及對策

20世紀80年代初興起的教學改革,一浪高過一浪,不斷深入,不斷提高,高效課堂的模式不斷涌現。各地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免受種種模式的限制,我學區也如此,經過大量的調研發現課堂上存在著大量的低效成分。今僅以探究性教學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三大特征為例,對課堂教學的低效無效現象加以分析。

一、問題性

(一)問題(目標)不明確,不切合學情實際,或者出于抄襲。學習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導向,是課堂成敗的前提。學習目標一般都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成為聯結教師、學生、教材的紐帶。問題(學習目標)不能合理呈現,是導致課堂低效或無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學習目標不能用確切的語言表達出來,或者干脆沒有目標意識,課堂上信馬由韁。正由于學習目標的不明確,教師對于本節課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清楚,沒有重點和難點的意識。

學習目標如果脫離學情實際,也會導致課堂的低效或無效。教學內容的分量、目標的高低、問題的難易、重點的突出、難點的分散等,都必須符合學情實際。否則,課堂很難擺脫低效、無效的命運。

最讓人擔憂的是,現在的教師普遍不鉆研,不了解學情、不挖掘教材,所謂備課就是抄襲教輔資料。學習目標自然也在抄襲之列,教師對此肯定也不清楚,又怎么能符合學情實際?這樣的課堂,怎么不低度效和無效呢?

(二)問題(目標)設置過多,貪多求全,不能以一當十。教師漠視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放棄對教材處理的權力,對教學內容的設置過量,明顯超出課時和學情的承載能力。內容過多,對其中涉及的問題事無巨細,無一遺漏。不明確課標要求、命題導向、教材結構、編者意圖等,不分主次詳略,所有問題和盤托出。問題設置貪多求全,不能以一當十,結果和有限的課時、學力形成巨大的矛盾,雖面面俱到但無一深入,導致低效無效。如七年級一位老師教學冰心的短文《荷葉·母親》,先后出現了字詞、主旨句、重點場景、環境與心情、賞析、拓展等六個問題。試問:就40分鐘時間,如何充分探究并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三)表述不準確,學生不理解。在課堂教學中,學習目標必須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適宜的目標必須以恰當的問題呈現出來,才能將信息準確地傳遞給學生。有些教師盡管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學習目標的歸納很精準,但語言表達隨意、籠統,喪失目標的導向價值。問題隨意會使學習偏離導向,問題籠統會喪失操作性,讓學生無處著手。這些都會導致課堂的低效和無效。

二、過程性

(一)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三者配合不合理。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課堂教學的自主、合作、探究,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實現知識的發現和生成,是為探究性教學。自主、合作、探究三者必須相輔相成,才是科學的探究性課堂??蓵r下,許多課堂套用公式,閹割三者的辯證關系,造成了大量的低效無效課堂。

(二)教師不作課堂巡視,不去深入了解學情。高效課堂肯定是師生配合密切,教學相長的課堂,師生共同參與知識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發揮得恰到好處。如果割裂教和學的血肉聯系,師生扯成兩張皮,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必然導致低效無效課堂。

新課改倡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精講多練,這個過程是對師生雙方的要求,并非與教師毫無關系??蓪嶋H情形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大量訓練時,許多教師卻事不關己。不巡視課堂、不組織教學、不了解學情、不個別輔導、不參與討論,坐等任務的完成和目標的實現。

三、開放性

(一)獨學無助,不能合作探究。開放的課堂,必須發揮集體智慧,在思想和方法的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有些教師對課堂控制過死,不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和機會,學生因獨學無友而孤陋寡聞。這既不利于具體問題的深入解決,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就算可以被動儲備大量知識,但是很難提高學習能力,談不上可持續發展。

(二)只求結論,不問過程,知識的生成性不受關注。由于時間關系或觀念限制,許多教師提問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得到答案。只要出現預設的結論,不追究得出結論的過程,只問其然不問其所以然。學生也長期形成消極等待結果的惰性,不積極探究知識,泯滅了能力和思想。

(三)只求統一的標準,限制不同意見,教學容量非常有限。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或一種表述,解題的思路也通常是多種多樣,尤其是注重創造性思維的現代課堂。但許多老師只求統一的標準答案,限制不同的意見,提問人數太少,學生思路不能充分打開。這樣就抹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限制了能力的提升,打擊了創造性思維。

課堂教學的低效無效現象,可謂形形色色,不勝枚舉,本文僅就探究性教學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三個方面,舉其犖犖大端。旨在讓我學區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改革時務必抓住其核心,讓自己的課堂步入“正軌”,免得“畫虎不成反為犬”。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質疑與發現
從“會讀”到“會寫”的課堂教學策略
取舍有道,方為有效課堂教學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高校課堂教學探討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關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幾點反思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