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事胡同:400年的名流善舉

2017-03-29 20:20趙富海
瞭望東方周刊 2017年11期
關鍵詞:知縣張家鄭州

趙富海

明清二主事的事跡,使得這條小胡同熠熠生輝

鄭州老城區,地盤小胡同多,據地名辦統計,共有32條胡同,其中最有名的,有7條。

清末民初,一條胡同住了一位教書先生,常代人寫訴狀,后立一塊牌子“代書處”,時間長了,住在這里的人叫它“代書胡同”。

“主事胡同”則呈現另一副面貌,它的故事,都和名流善舉有關。

“悶葫蘆”里的義舉

“主事胡同”最初是半截胡同,如同一個葫蘆,有入口無出口。所以,它曾有別號叫“悶葫蘆”。奇怪得很,如今在那里生活的住戶們,大都不知道“悶葫蘆”這個名字。

400多年前,這里住著一個有錢人叫張大維,此人有錢心善,見左鄰右舍老少爺們進出紙坊巷拐彎抹角,很不方便,就將那塊地皮買下來,從中間打通,從此,胡同南北通暢,這一義舉受到大家的稱贊。

明萬歷二十四年,鄭州知州派人刻“鄭州創開義巷記”石碑,嵌于一堵墻上,以此表彰張大維樂善好施的義舉。從此以后,這條“悶葫蘆”有了新的名字:張家義巷。

“張家義巷”位于老城區中部偏南,在管城回族區東大街路南,南北走向,南起書院街,北至東大街,長約250米,寬6米,是一典型的居民區。

2017年2月12日,筆者再次到主事胡同,專門到墻上看石碑,上面的“鄭州創開義巷記”仍隱約可見。

主事入巷,胡同更名

明朝萬歷三十八年,戶部主事陰化陽遷居“張家義巷”。

明清時,中央官制基本沿用唐宋時的三省六部制。部主事屬于中央機關的高級官吏,既可以晉升為郎官(員外郎、郎中),也可以下派到州、縣去做知州、知縣。

清朝光緒十五年,考中進士被錄用為禮部主事的孟瀅,也把家從鹽店后街搬到“張家義巷”。

有明清兩位主事官先后來此巷安家,名人效應立即顯現了出來,稱“張家義巷”的人漸少,叫“主事胡同”的人漸多,后來,政府順從民意,“主事胡同”的名稱就一直使用到今天。1964年,有關部門在此掛上了“主事胡同”的門牌。

2000年,筆者開始撰寫老鄭州系列,老城是關注的重點,因此也查閱了明主事陰化陽、清主事孟瀅的為官做事的相關材料。

出生在鄭州圃田的陰化陽,少年懷壯志,勤奮好學,青年時,學問精深,入仕后,曾經做過葉縣縣學教諭,負責文廟祭祀,教育所屬生員。后以京官身份去溧陽縣做代理知縣,任期屆滿后,晉升為戶部主事。

陰化陽做官期間,盡心盡力履行職責,為民辦實事,政績卓異,口碑頗佳,且為官正派清廉。后來雖急流勇退,回鄉賦閑,但其德高望重,街鄰們都很敬重他。

孟瀅幼年勤奮上進,有才氣,同治十二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中進士,擔任禮部主事。先前,他做過汝州、太康等縣縣學的教諭。后來又做過四川奉節縣知縣,湖北羅田縣知縣、云夢縣知縣等。他能深入鄉村民間訪貧問苦,了解社情民意和治安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懲治害民之徒,雪民冤案。由于孟瀅政績卓著,上司嘉獎云,“如此作吏,江漢之濱,可無冤民,”并發出通知,要求七十余州縣的知州知縣向他學習。

后來,孟瀅任甘肅安化知縣,在任期間,創辦了高等小學,學校經費不足,他就捐廉補助。與此同時,他還在地處西北、偏遠、閉塞、經濟不發達的甘肅實施新政。

明清二主事的事跡,使得這條小胡同熠熠生輝。

陰氏后裔傳播知識

2017年2月12日,筆者采訪了幾戶老居民。幾位老居民都談及了陰化陽的后裔:大孝子陰善繼。

陰善繼的母親年輕時就守寡,帶著四個孩子。他是老大,十分孝敬母親。他幼年勤奮好學,飽讀經書,16歲時考進官學。道光二十年中舉人。

隨后,他的才能和名聲由近及遠慢慢地傳揚開來。滎陽縣曾聘他去做汴源書院的校長。他卻以教師的身份做了三年,慕名而來投師于他的青年學生有三十多人。他后來設帳于家,開辦私塾,三個弟弟都跟他讀書。不久后,他的二弟善述在鄉試中考取舉人,三弟善元被錄用為恩貢生,四弟善承經考試被薦為歲貢生(恩貢生、歲貢生都是貢生)。當時,生員學業優秀,經本省學政選拔上報朝廷,送入國子監讀書的人就叫貢生。

光緒元年,經禮部選拔,陰善繼被任命為睢州學正,即州里主管教育的官員。當時他年已七十,仍恪盡職守堅持做了三年,留下了好口碑。其著作有《梧竹齋詩集》《梧竹齋文集》。他雖然是朝廷命官,卻并無官僚習氣,平易近人,待人誠懇熱情。

陰善繼的兒子叫陰玉蟠,副貢生,善書法。曾隨父前往睢州學正署協助父親做教育工作。據說他教書很得法,有一套自己的經驗,46歲時在自己家里開辦私學,慕名前來求學的人很多。陰玉蟠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桃李滿天下。

陰善繼父子二人傳播知識,造福鄰里和街坊,“主事胡同”也因此更加出名。

“建個博物館,展示鄭州的歷史”

民間收藏家敬勤儉住在“主事胡同”32號。他原是鄭州燈泡廠的工人,下崗后對收藏瓷器產生了興趣。近30年來,他收藏的瓷器以萬計,自家的三層樓,成了三個展廳。

敬勤儉又高又瘦,頭發蓬亂,胡子拉碴,似乎永遠不修邊幅,但他近年來以“主事胡同”為基地,做了不少事。

在鄭州市文物局籌辦的“鄭州百年展”上,他無償捐贈了數百件器物,其中包括祖傳的中醫世家匾。

敬勤儉設在“主事胡同”自己家里的收藏館是免費向社會開放的。館里陳列的大部分藏品都是敬勤儉撿來的。數十年來,鄭州歷經無數次的城市拆遷改造,他天天去工地里撿碎瓷片,哪里有拆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有時夜里還跟隨運送下房土的工程車到郊外,第二天一早再帶著布袋跑去翻揀垃圾。

他的藏品網羅了本地窯口及越窯、邢窯、定窯、龍泉窯、耀州窯、長沙窯等外地窯系的作品,客觀地反映出地處中原的鄭州歷史上曾是各地瓷器的重要集散地,是鄭州作為“商都”的歷史地位的有力見證。

在垃圾堆里揀碎瓷片想尋覓精品絕非易事,用敬勤儉的話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的藏品中有一件釉葉形瓷枕,特別引人注目,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工地附近處處留心,居然找齊了全部殘片,經過細心拼搭粘接,最終成功還原了一件造型別致的宋代瓷枕藝術精品。

敬勤儉的藏品,除了大部分是撿來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花錢買來的。為此,他花光了積蓄,賣掉了兩套房子。前些日子,筆者見到他夫人時,她正騎著三輪車運瓷片,我說:“辛苦了?!彼f:“沒辦法,碰上個神經病,你看,我的衣服都是十多年前、二十年前的?!?/p>

藏品傾注了敬勤儉數十年的心血,即使有人高價求購,他也舍不得賣,但他愿意無償供人參觀?!拔矣袀€愿望,就是建個博物館,展示鄭州的歷史,把這些私人財產變成公眾財產,也算是為社會作點貢獻?!?6歲的敬勤儉說。

猜你喜歡
知縣張家鄭州
秀秀臺
攝影家張家讓眼中的錦屏
《關于鄭州的記憶》(部分)
鄭州擂臺賽紀實
沒頭腦
青石碑
青石碑
瘋老爹打知縣
只對你有感覺
巧組成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