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和反應的考查

2017-03-29 19:39賀正炎
中學生數理化·中考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熟石灰酚酞溶質

賀正炎

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互相交換成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它是復分解反應的特例,近年來各地中考中頻頻出現這類問題,現小結如下,供同學們學習時參考。

一、含義

例1(2016·煙臺)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酸堿中和反應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酸堿中和反應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堿的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一定是堿的溶液

D.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發生改變,分子種類發生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研析與解答:中和反應是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反應物是酸和堿,生成物是鹽和水,酸堿中和反應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酸堿中和反應,某些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某些非金屬氧化物與堿反應都能生成水,這些都不屬于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zCO3+H2O,氧化物是只含有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可見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堿的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但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不一定是堿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鈉等鹽溶液,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發生改變,分子種類發生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答案:D

二、探究

例2(2016·邵陽)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來探究中和反應的規律時,某溶液的pH隨時間的變化如圖1所示,則a點所示溶液中的溶質是()。

A.HCI

NaOH

B.NaCl

C.NaCl

NaOH

D.NaCl HCl

研析與解析:圖象中溶液pH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減小到小于7,圖中a點所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說明氫氧化鈉過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NaOH和NaCI。

答案:C

三、應用

例3(2016·泉州)中和反應在生活、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C.用鹽酸除去鐵銹

D.用氨水(NH3·H2O)處理工廠排出的硫酸

研析與解答: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中和反應,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屬于中和反應,用稀鹽酸除鐵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該反應是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不屬于中和反應,用氨水(NH3·H2O)處理工廠排出的硫酸,稀氨水屬于堿,與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是酸和堿的反應,利用了中和反應原理。

答案:C

例4(2016·湘潭)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根據實驗繪制如圖2所示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至b段有藍色沉淀生成

B.d點溶質種類為三種

C.c至d段,溶液pH不斷減少

D.c點所含的溶質種類最少

研析與解析: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此過程中氫氧化鈉先和硫酸反應,然后和硫酸銅反應,a至b段是氫氧化鈉中和硫酸的反應,沒有藍色沉淀生成,d點時氫氧化鈉過量,此時對應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鈉、氫氧化鈉,溶質種類為兩種,c至d段,溶液中氫氧化鈉逐漸增多,堿性增強,pH變大,c點時硫酸銅恰好完全反應,此時對應溶液中的溶質只有硫酸鈉。溶質種類最少。

答案:D

你學合了嗎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則溶質都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劑中形成溶液

B.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

C.銨鹽能與堿反應生成氨氣,則硫酸銨不能與熟石灰混合施用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組成元素相同,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相同

2.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下列圖示能正確反映生成沉淀的質量(m1)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m2)的關系是()。

3.將質量為5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鉀溶液和質量為5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A.小于7

B.等于7

C.大于7

D.不確定

猜你喜歡
熟石灰酚酞溶質
滴水成“冰”
溶質質量分數考點突破
用轉爐渣和熟石灰制備高爐煤氣脫氯劑
奶牛干糞作為臥床墊料使用方法研究
酚酞指示劑配制猜想
以熟石灰和純堿為活性成分制備高爐爐頂煤氣脫氯劑
酚酞試液配制中的『意外之旅』
提高OGFC路面水穩性方法探析
計算有關溶質質量分數要注意的六個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