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新疆駐蘇聯中亞地區使領館設立原因

2017-04-01 19:05鄭紅飛
學理論·下 2017年3期
關鍵詞:中亞地區使領館蘇聯

鄭紅飛

摘 要:新疆與蘇聯的中亞地區有漫長的邊境線,雙方百姓文化、語言和習俗相近,經貿文化往來頻繁,每年有大量的新疆居民到蘇聯中亞地區經商務工學習,兩國有迫切的需求在各自地方設立使領館,保護本國居民的利益,方便雙方的正常交往。民國時期,新疆都督楊增新抓住蘇聯國內革命的機會,改變了中俄雙方不平等的政治地位,在蘇聯中亞地區建立了五個使領館,本文旨在探討當時這些使領館建立的原因,并簡要分析這些使領館對民國新疆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新疆;蘇聯;中亞地區;使領館

中圖分類號:K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3-0149-02

中國新疆地區與蘇俄中亞地區交往的歷史悠久,特別是近代以后,雙方的人員、經貿往來頻繁,交往更加密切,特別是在中俄雙方簽訂《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后,俄國在新疆地區逐步建立了五處領事館,深刻影響了新疆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同時,民國以來,新疆地方政府也在對方——蘇俄的中亞地區建立了五個使領館。關于蘇俄駐新疆的領事館國內已有很多論述,而對新疆地方政府駐蘇俄中亞的使領館研究涉及很少,本文旨在探討當時這些使領館建立的原因,并簡要分析這些使領館對民國新疆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

一、近代以來中國新疆地區與俄國中亞地區外交關系建立的過程

中國新疆地區與俄國原本并不接壤,隨著沙俄在中亞地區的侵略擴張,雙方開始有了人員貿易的接觸,特別是俄國新興的資本家極力想擴展在中國的貿易市場,為了更好地保護俄國商人在新疆的人員貿易往來,俄國政府于1851年8月趁中國國力衰弱之際強迫中國政府開放新疆的伊犁和塔城地區,簽署了《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其中規定“兩國商人互相貿易,雖系自定價值,不能不為之設官照管,中國由伊犁營務處派員,俄羅斯專派管貿易之匡蘇勒官照管。遇有兩邊商人之事,各自秉公辦理?!盵1]78當中的匡蘇勒官就是俄國派往新疆地區管理俄國商人貿易的官員,這可以說是中俄兩國在新疆建立的最早官方關系,雖然只是管理商務貿易的官員,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承擔著俄國政府在新疆的外交職能。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后,俄國又強迫中國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取得了在新疆喀什的通商權利,同時條約規定“俄羅斯國可以在通商之處設立領事官等,以便管理商人,并預防含混爭端,除伊犁、塔爾巴哈臺二處外,即在喀什噶爾、庫倫設立領事官。中國若欲在俄羅斯京城或別處設立領事官,亦聽中國之便?!盵1]151從中可以得知俄國正式將設在新疆伊犁和塔城的商務官員升格為領事官,同時還在喀什也取得設立領事官的權利。這標志著俄國與中國新疆地區正式外交關系的確立。特別要指出的是該條約還規定中國政府也有在俄羅斯設立領事官的權利,但當時的中國國力衰弱,并沒有在與新疆相鄰的俄國中亞地區設立領事官保護本國商人的利益。

1881年中俄雙方就伊犁地區的交還問題簽署《中俄伊犁條約》,俄國又取得在新疆吐魯番地區設立領事官的權利,并且于哈密、烏魯木齊和古城等處在將來商務興盛后也可設立領事官。后來由于新疆建省,經濟政治中心轉移到烏魯木齊,俄國又在烏魯木齊設立了總領事館,這樣俄國就在整個新疆地區建立起廣泛的外交關系,掌握著新疆的貿易、政治等特權。相反,新疆并沒有在俄國中亞地區取得相應的權利,雙方的外交關系是不平等的。

二、民國時期中亞五個使領館設立的國際背景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新成立的蘇維埃政權規定“凡不愿意執行工兵代表蘇維埃代表大會和農民蘇維埃代表所規定的簽訂合約之政策者,當立即離職,將公務交給同意服從蘇維埃政權的下屬機構人員,不管其職務的高低,要求各駐外使領館立即答復?!盵2]40這樣那些設立在中國的俄國使領館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中國政府陸續接收了在各地的俄國領事館,其中就包括設在新疆的五處領事館,交由迪化外交特派員會同各地長官接收。這就標志著原先代表舊俄政權的領事館喪失自身的功能,中俄關系掀開了新的一頁。

十月革命后俄國大批舊資本家外逃,特別是與新疆鄰近的俄國中亞地區持續動亂,使得中亞地區與俄國內地的聯系中斷,因此剛剛建立的中亞蘇維埃政權迫切需要建立與新疆的通商貿易關系,以此來緩解國內的危機。蘇俄中亞地方當局多次致函喀什和伊犁的地方長官要求就通商事務展開會談,新疆省政府趁此時機提出廢除原先俄國商人在新疆的貿易特權,雙方建立平等的貿易關系。1920年5月新疆地方政府與蘇俄中亞政府在伊寧簽署《伊寧會議定案》,后報北京政府批準。其中“中國得設商務兼交涉機關于俄國七河省歲爾內城,俄國得設商務兼交涉機關于中國伊犁伊寧城,為利益之交換?!盵3]77這是中蘇兩國之間簽訂的第一個平等的協定,廢除之前俄國商人在新疆取得一切特權,新疆與蘇俄中亞地區建立了平等的外貿關系,為今后雙方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奠定了基礎。新疆省政府根據協定派遣了第一任駐蘇俄中亞地區的商務專員趙國梁,并在蘇俄中亞的阿拉木圖建立正式的機構管理本國商人的貿易,這可以說是后來新疆在蘇聯中亞地區五個使領館的前身。

1923年蘇聯派代表到省城迪化要求新疆“進一步開放通商,建立外交關系,將伊寧商務辦事處改為領事館,并增設迪化、喀什、塔城、阿爾泰四處領事館,”[4]298但是當時中蘇兩國建交談判還未完成,新疆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不能單獨與蘇聯中亞地區建立外交關系,只同意就通商事宜進行談判。到1924年雙方進入實質談判階段,草擬了《新蘇臨時通商條件草案》,草案的第1條規定“為保護商務往來安全起見,締約雙方各準于自己領土以內設立對方之外交員公署。新疆外交員公署應設于塔什干城、安集延城、阿拉木圖城、斜米巴拉廷斯克城及宰桑城;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外交員公署應設于迪化城、伊寧城、喀什城、塔城及阿爾泰山道尹駐在地?!盵4]298這可以說是最早提及新疆要在蘇聯中亞地區設立五個類似使領館的外交員公署,并且具體指出要在哪五個地區設立使領館??墒呛髞碛捎谔K聯政府忙于和北京政府談判中蘇建交的事宜,擱置了這一草案沒有最終的批準。1924年5月,中蘇兩國政府簽訂《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其中并未提到新疆與蘇聯中亞地區互設使領館的事宜,但其中第3條指出“兩締約國政府同意在前條所定會議中,將中國政府與前俄帝國政府所訂立之一切公約、條約、協定、議定書及合同等項概行廢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則,暨一千九百十九與一千九百二十年蘇聯政府各宣言之精神,重訂條約、協約、協定等項?!盵3]423據此條款新疆省政府與蘇聯就互設使領館一事舉行談判,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同意相互對等在蘇聯中亞的塔什干、安集延、阿拉木圖、斜米巴拉金斯克及宰桑和中國新疆的迪化、伊寧、喀什、塔城及阿爾泰設立使領館,新疆派遣劉長炳為首任總領事駐斜米巴拉金斯克辦公。從中我們可以得知新疆駐蘇聯中亞地區使領館的設立與俄國十月革命及后來蘇聯的建立有密切聯系,沒有俄國革命新疆就不能取得和俄國中亞地區外交對等的權利。

三、民國時期中亞五個使領館設立的國內因素

早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前,新疆都督楊增新就注意到要在俄屬中亞地區建立使領館一事,他于1917年向北京政府上呈《呈請在俄屬設立中國領事》一文,在此文中他詳細分析了新疆省政府要求設立使領館的緣由,主要是“新疆南北兩路毗連俄國,蒙哈回纏人民歲赴俄屬貿易傭工者不可悉數……該民等僑居彼邦無領事保護,遇有口角細故或債務爭執,俄官不秉公理,動輒拘執囹圄,罰作苦工,含冤負屈,莫可伸訴。其尤慘酷無人理者。此次哈喇湖俄哈變亂,該處華僑俄官并不照約保護,反將中民槍斃至四千人之多?!盵5]2202-2203從中可知當時新疆百姓尤其是維哈蒙回等少數民族在俄國中亞地區經商務工者數量極多,但由于缺少中國政府在當地使領館的保護導致在俄中亞地區遭受不公平的對待,特別是1916年沙俄政府為了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軍隊人口的大量傷亡,強征中亞地區的哈薩克等民族參加俄軍部隊,導致發生當地民眾的不滿和起義,“民國五年,俄政府在哈拉湖一帶哈薩克游牧民征兵,哈族不從,捕殺其頭目數人,遂激成公憤”[6]330俄國政府征壓哈拉湖起義時,不分國籍將大量中國無辜百姓殺害。正是中國百姓的悲慘遭遇引發新疆統治者要求在俄屬中亞地區設立使領館保護本國居民。

還有一個原因是新疆統治者有強烈要求希望廢除中俄之間不平等的外交關系,根據前面引述《中俄北京條約》的規定,中國政府也可在俄國首都或其他地區設立使領館,但是后來只看到俄國政府在新疆境內設立多處使領館,而中國新疆卻不能在俄屬中亞地區設立使領館,“中國獨負遵守條約之義務而不能享權利,俄國獨享權利而不負遵守條約之義務,世界各國安有此不平等之事?!盵5]2204中國原本就有在俄國中亞地區設立使領館的權利,只是在清朝時由于執政者的失職沒有設立,現在民國的新疆省政府想挽回這一不利的局面。

最后新疆省政府設立使領館的深層次原因在于經濟利益的訴求。在清朝時期,新疆的財政主要來源在于各省對新疆的協餉,但后來隨著清朝自身國力的衰弱,特別是《辛丑條約》的簽訂,需要給各國政府支付庚子賠款,各省給新疆的協餉逐年減少。到“中華民國”成立后,各省更是斷絕協餉,這對嚴重依靠協餉的新疆財政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當時新疆自身經濟落后,所能征收的稅收有限,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統治者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對外貿易方面。當時新疆對外貿易的主要國家就是俄國及后來的蘇聯,中俄兩國于1881年簽訂的《改定條約》中規定“并準俄民在伊犁、塔爾巴哈臺、喀什噶爾、烏魯木齊及關外之天山南北兩路各城貿易,暫不納稅。俟將來商務興旺,由兩國議定稅則,即將免稅之例廢棄?!盵1]383-384這樣俄國商人就取得在新疆貿易免稅的權利,新疆省政府就失去最大的一塊財政收入,為了挽回這一損失新疆省政府也努力過,但俄國政府均予以拒絕,直到俄國十月革命爆發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新疆省政府與蘇俄中亞政府在伊寧簽署《伊寧會議定案》,正式廢除俄國商人在新疆貿易不納稅的權利,要參照中國商人一體納稅,并且還在對方設立商務代表行使權利。因此新疆省政府強調與蘇俄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在對方互設使領館,其重要表現還在于雙方之間貿易關系的平等化,給新疆和蘇聯中亞地區的貿易發展創造了條件,從而增加新疆省財政的收入,維系新疆省政府的有效統治。

四、中亞五個使領館的設立對新疆政局的簡要影響

當時的新疆統治者楊增新在俄國十月革命之際能冷靜分析俄國國內局勢,中立地對待俄國新舊兩黨的力量,并且在全國率先與蘇俄政府接觸,廢除了舊俄時期在新疆的種種特權,與蘇俄中亞地區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給當時新疆的發展和穩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更好地保護了在蘇俄中亞地區的華僑華人合法權益。但隨著蘇俄力量的逐漸增強,這種新疆地方政府與蘇聯政府直接交往的方式,造成日后蘇聯對新疆政局干預的加深和新疆省政府對中央政府的疏離。同時,在這些使領館擔任過領事的官員在新疆對蘇的關系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使領館的領事們多次參與新疆與蘇聯關系的重大事件,如在金樹仁時期總領事牟維潼就負責與蘇聯聯系提供支持的談判,后來新蘇雙方秘密簽署《新蘇臨時通商協定》。在盛世才奪取政權的關鍵時刻,為尋求蘇聯的支持派出擔任過領事的陳德立前往蘇聯進行談判,最終取得蘇聯政府答應出兵幫助鞏固政權的承諾,為盛世才最終完全統治新疆立下汗馬之勞。 還有錫伯族領事先后帶領數十名錫伯族青年前往蘇聯留學,推動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帶動本民族文明的進步,提高了民族的整體素質,使得錫伯族在新疆長期處于文化領先的地位。

參考文獻:

[1]王鐵崖.中外舊約章匯編(第1冊)[C].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

[2]薛銜天,金東吉.民國時期中蘇關系史(1917-1949):上[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

[3]王鐵崖.中外舊約章匯編(第3冊)[C].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

[4]厲聲.新疆對蘇(俄)貿易史1600-1990[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5]楊增新.補過齋文牘·庚集二[M] .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6]張大軍.新疆風暴七十年[M].臺北:蘭溪出版公司,1982.

猜你喜歡
中亞地區使領館蘇聯
武裝保護蘇聯
16國駐澳使領館收到可疑包裹
中亞局勢與我國西北邊疆安全問題初探
中亞地區與中國氣候變化的關系
中國與中亞地區油氣資源合作開發模式與前景分析
“疆獨”暴力襲擊我駐外使領館
霧在做迷藏
更正
更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