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源性膀胱的康復護理干預預后觀察

2017-04-01 18:50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7年18期
關鍵詞:源性尿路感染脊髓

程 華

(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山西 臨汾 041000)

臨床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源性膀胱的康復護理干預預后觀察

程 華

(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山西 臨汾 041000)

目的 觀察脊髓損傷患者的神經源性膀胱予以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預后狀況。方法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存有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臨床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5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予以康復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的干預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自主排尿時間和尿路感染產生率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的患者而言,予以康復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將自主排尿時間縮短,并且尿路感染產生率明顯降低,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現代臨床上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康復護理干預;預后

神經源性膀胱實際上是脊髓損傷的臨床患者產生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更是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其中樞神經系統/附近的神經系統功能產生損傷成為致使其支配下的尿道功能、膀胱功能紊亂重要原因,若不能及時予以干預或是糾正,極有可能將嚴重后果產生[1],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存有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臨床患者13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65例經康復護理干預效果十分理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存有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臨床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5例?;颊吆蜕窠浽葱园螂自谂R床上診斷的標準相符,將合并有惡性腫瘤的臨床患者與合并其他的系統性病變臨床患者疑慮排除。對照組男44例,女21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5.8±3.4)歲,29例為腰椎骨折,16例為胸椎骨折,20例為頸椎骨折;34例為不完全性脊髓損傷,31例為完全性脊髓損傷。觀察組男45例,女20例,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46.2±3.3)歲,28例為腰椎骨折,16例為胸椎骨折,21例為頸椎骨折;35例為不完全性脊髓損傷,30例為完全性脊髓損傷。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患者在入院之后馬上予以導管留置且在7天之內將引流開放,將導管定期夾閉,且把患者飲水狀況以及輸液狀況作為放尿對膀胱沖洗的依據,在21天能夠拔除尿管,且予以擠壓排尿;觀察組予以康復護理干預,實施的內容包含:(1)開放尿管,將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作為依據,與膀胱叩診及床邊B超/膀胱掃描儀臨床檢驗的結果相結合,進而判斷出膀胱的充盈度,對放尿時間加以明確,并在開放尿管時可以對患者實施屏氣以及排尿等訓練作出指導,對膀胱壓力增高以及尿液徹底排除進行促使,將患者的輸液量和利尿劑應用的狀況作為依據,進而對夾閉尿管的時間進行判斷[2]。(2)間歇導尿,與飲水計劃配合,實現自行將尿液排凈,再利用間導管把膀胱內部剩下的殘余尿有效導出,進而將排尿次數減少,對膀胱功能的恢復起到促進的作用[3]。(3)綜合康復訓練,在平時每天對膀胱穴位進行刺激性理療,可以規避導尿管進行反復且多次插入將尿路感染的風險狀況增加,同時,在排尿之中,經對有關結構進行定時的碰觸,將逼尿肌的反射誘發,將排尿相應扳機點找尋,有利于恢復排尿反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自主排尿時間和尿路感染產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選取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在予以不同的護理干預之后,觀察組自主排尿的時間(21.8±2.2)天,尿路感染產生率4例(6.15%);對照組自主排尿的時間(41.4±3.1)天,尿路感染產生率19例(29.23%)。觀察組的自主排尿時間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短,尿路感染的產生率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低,(t=41.5699,P=0.0000),(x2=11.8854,P=0.0006),并將分析價值提升。

3 討 論

在正常的狀況之下,機體膀胱功能遭受脊髓神經的支配,然而若是脊髓產生了損傷,就會將排尿功能的障礙引發,且表現為尿失禁與尿潴留等狀況,伴隨病情的進展將尿路感染誘發,嚴重的甚至致使腎衰以及死亡。所以,對于脊髓損傷之后的神經源性膀胱臨床患者予以積極性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對膀胱功能實現恢復以及有關臨床癥狀得以改善有著十分重要的促使效果[4]。

康復護理服務在護理技術中具有??菩?,也為康復醫學十分重要的組成分支,旨意在于消除或是緩解功能障礙,對缺失功能在治療中的重建加以促使。我院對比了予以常規護理以及康復護理干預之后的臨床效果,有顯著的改善效用,與此同時,因為康復護理在實施中,需要對你個體差異進行充足的權衡,將脊髓損傷的不同類型予以對應膀胱訓練,且依照患者膀胱的充盈度對放尿時間進行明確,規避尿管長期留置將尿路感染產生,然而反射性的排尿訓練的開展,有助于對脊髓低位中樞和大腦間關系的構建[5],對形成自主排尿的節律進行促進,盡可能早日將反射性膀胱構建。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自主排尿的時間(21.8±2.2)天比對照組的(41.4±3.1)天短,且尿路感染產生率是4例(6.15%)比對照組的19例(29.23%)低,(P<0.05),以上研究成果和丁藝波,于喜勤[6]文獻具有相同的研究內容與報道內容。證實:對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可以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獲取理想的預后。

綜上所述,針對對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予以早期康復護理,能夠將自主排尿時間顯著縮短,將尿路感染產生率顯著減低,鑒于此種護理干預服務在應用中獲取的優勢,值得現代臨床深入借鑒以及推廣。

[1] 荊莉萍,金培英,周 瑋,等.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3515-3517,3518.

[2] 董慧珍,高 潔,王 曄,等.中醫護理干預對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12):159.

[3] 劉穎輝.康復護理干預在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源性膀胱功能轉歸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4):2103-2104.

[4] 周 波,張威,李 璇,等.綜合康復護理在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應用[J].中國康復,2014(2):133-134.

[5] 喻春梅.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的康復護理[J].醫學信息,2015(35):121-122.

[6] 丁藝波,于喜勤.護理干預對脊髓損傷神經源性膀胱功能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209-210.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8.8.02

程華(1983-),女,山西臨汾人,本科,護師

猜你喜歡
源性尿路感染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幫助癱瘓者重新行走?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誘因之一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應用
后溪穴治療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進展
姜黃素對脊髓損傷修復的研究進展
雄激素源性禿發家系調查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健康教育對治療空氣源性接觸性皮炎的干預作用
殼聚糖對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體外抑制作用
椒蓮酊劑治療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禿發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