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探索與實踐

2017-04-02 23:21王嘉薇
智富時代 2017年3期
關鍵詞:現實路徑校企合作模式資源共享

王嘉薇

(德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德州 253000)

【摘 要】文章首先從校企合作平臺、校企合作主體以及校企合作制度三個方面分析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思路,在此基礎上探索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現實路徑,對策建議包括:校企合作,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資源共享,共同完善校企合作內容;過程共管,共同提升校企合作質量;戰略協同,共同克服校企合作難題。

【關鍵詞】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現實路徑;資源共享;過程共管

一、引言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方向,同時《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也有關于校企合作的重要指示。在市場經濟與就業市場不斷變化的當下,尤其對于兼顧理論性與應用性的會計類專業而言,如何設計校企合作理念、如何發展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如何完善校企合作體系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诖?,文章首先從校企合作平臺、校企合作主體以及校企合作制度三個方面分析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思路,在此基礎上探索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現實路徑。

二、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思路

(一)以建設校企合作平臺為基礎

本文認為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院校、企業以及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理清相關思路,為實現校企合作提供必要條件。首先,實現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需要以建設校企合作平臺為基礎。毫無疑問的是,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本質是跨單位、跨機構、跨區域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協同。根據協同組織理論,任何合作模式或協作模式的良好運行都離不開相關合作平臺的開發、維護與運行,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同樣不例外。此外,校企合作平臺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其系統的架構功能,即學校和企業是在一個有序、協調的合作系統內部進行分工、協同與合作,這為實現校企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二)以統籌校企合作主體為核心

其次,實現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還需要以統籌校企合作主體為核心。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主體包括學校和企業,只有全面統籌兩者的功能與作用,校企合作才能有效展開。第一,統籌學校和企業兩個主體需要統一合作理念。只有學校和企業的合作理念一致,校企合作才能在根本上得到保障,例如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專業型人才培養理念等等。第二,統籌學校和企業兩個主體需要規范合作模式。已有校企合作經驗表明,合作模式是在合作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完善與維護的,而合作模式的規范性、有序性以及成熟性則是校企合作是否具有較高水平的重要標志。

(三)以規范校企合作制度為保障

最后,在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過程中不僅需要理清校企合作平臺與合作主體兩方面的內容與關系,還需要以規范校企合作制度為保障。換句話說,校企合作只有實現制度化與體系化才能真正發揮其有效功能,同時合作制度也是校企合作常態化的重要保障。具體而言,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制度是規范校企合作精神、方式、細節等內容的總和,至少需要在校企合作章程、校企合作管理辦法、校企合作監督辦法、會計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辦法等方面加以規定或規范,從而保障校企合作的穩定發展。

三、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現實路徑

(一)校企合作,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校企合作思路,校企合作平臺、主體以及制度是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時首先需要理清的重點內容。也就是說,學校以及企業只有在以上方面達到相當程度的一致時校企合作的實質性工作才能真正展開,即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才能成為可能。

首先,實現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需要遵循合作原則,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由于人才培養方案是校企合作過程中最為關鍵的要素,因此相關合作原則的設計與完善必須服務于人才培養方案的修改與落實。具體來說,人才培養方案中最重要的內容包括人才培養理念與人才培養內容。人才培養理念的協同性要求院校、企業以及社會必須遵循同質性、確定性以及包容性的培養精神,即人才培養思路需要具備一致性。而人才培養內容的協同性要求院校、企業以及社會必須根據經濟發展情況、企業現實情況、學校實際情況確定培養內容,包括會計核算基本技術、初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化、會計綜合實訓、審計實務、納稅實務、會計報表編制等方面。

(二)資源共享,共同完善校企合作內容

其次,實現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還需要資源共享,共同完善校企合作內容。根據前文可知,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主體為院校與企業,合作對象為學校學生,合作目標為培養高素質、職業化人才,然而決定合作目標實現與否的核心為合作資源與合作內容的優良,這也是校企合作的本質要求。具體而言,包括以計算機設備、會計實訓基地為代表的硬件資源、以會計電算化軟件、會計基礎與核心課程、會計師資力量等為代表的軟件資源都是校企資源共享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

(三)過程共管,共同提升校企合作質量

再次,實現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還需要過程共管,共同提升校企合作質量。校企合作并非是一個靜態的概念,相反是一個動態、持續的過程。這就表明校企合作并非是某一階段、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合作,而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提升校企合作質量不能只是緊抓合作內容、合作方式、合作原則等方面,更需要注重合作過程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其一,在培養會計類專業人才過程中,企業或行業專家也需要納入培養體系中去,發揮各類師資的功能與作用。其二,不僅培養過程需要共管,學生考核過程也需要共管,尤其需要加強課程考核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其三,過程共管不能僅僅涉及學校與企業兩方面,還需要引入第三方監管機構,進一步保證校企合作質量。

(四)戰略協同,共同克服校企合作難題

最后,實現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還需要戰略協同,共同克服校企合作難題。也就是說,校企合作并非一項簡單的工作,而必須上升到學校建設和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從而有效破解合作過程中所出現的障礙與難題。首先,學校需要將校企合作納入5年或10年規劃中去,努力協調教學評估、科研審核、行政管理等關鍵事務與校企合作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給予校企合作相應的物質保障與人才支持。其次,企業同樣需要將校企合作納入發展戰略中去,尤其需要體現在人力資源管理戰略與公司成長規劃戰略等方面,努力做到企業自身發展與校企合作的“雙贏”局面。

四、結語

綜合全文可以發現,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緊迫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如何建校企合作理念、如何發展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如何完善校企合作體系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不可否認的是,在構建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時尤其需要關注校企合作平臺、主體以及制度三個方面的建設,將建設戰略放在突出位置。最為關鍵的是,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院校、企業以及社會必須提供相配套的軟件和硬件環境,在人才培養方案、資源、過程以及戰略等四個方面下足功夫,為實現校企合作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盧運輝,劉計華,文艷梅.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下高職會計專業“課崗證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A].日財富雜志社.2016年第一屆今日財富論壇論文集[C].今日財富雜志社:,2016:2.

[2]陳建春.會計專業校企合作共建會計實訓基地的探索與實踐[A].中國職協2015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2015:9.

[3]王永仁,胡宗政.西部欠發達地區機械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3:78-80.

[4]趙寶芳,孫百鳴,田瑞.會計類專業校企合作的探索與實踐[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9-10.

[5]陳宏橋.校企合作共建高職會計專業校內實習基地研究——探索會計專業教學中的真實情境[J].科技創業月刊,2014,06:129-130+140.

猜你喜歡
現實路徑校企合作模式資源共享
交通運輸數據資源共享交換體系探究與實現
衛康與九天綠資源共享
“互聯網+出版”的現實路徑及發展前景研究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職汽車營銷教學中的應用
呼和浩特高職財經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調研報告
教育部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公布
測量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