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城鎮化建設

2017-04-06 07:22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16期
關鍵詞:城鎮城鎮化文明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59)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城鎮化建設

唐夢瑩周正浩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59)

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化速度加快,而與之帶來的卻是生態環境在不斷地遭受侵蝕,城鎮的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深化,因而走城鎮化與生態建設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城鎮發展的現狀問題,探討城鎮化與生態建設二者之間的關系,以期為創建生態宜居城鎮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生態文明建設;城鎮化;可持續發展

城鎮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城鎮化率迅速提升,但部分地區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把經濟利益作為主要目標,未能兼顧生態環境的承載力,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環境污染、城鄉發展不平衡、生態破壞等問題,阻礙著城鎮化進程的有序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總體布局的高度,為新型城鎮化道路提供了理論支持與保障,為實現城鎮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探尋一條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道路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生態文明建設與城鎮化的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與新型城鎮化雖然內涵各不相同,但二者之間關系密切,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

(一)城鎮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載體。當前,我國的人地矛盾突出,而城鎮化走的又是一條低成本的依賴土地的道路,是環境承載嚴重超負荷的不可持續的道路。2016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7.35%,城鎮已經變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已然成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載體。與此同時,伴隨城鎮化的加速發展,各類生態問題層出不窮,例如京津冀地區的霧霾天氣等,對于人民的身心健康構成威脅,更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同樣,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對于生態文明建設也具有促進作用,兩者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永續發展等方面上不謀而合,因此,城鎮化的建設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生態文明建設是城鎮化的必然要求。生態是擺在城鎮發展面前的首要條件。城鎮的發展需要選擇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發展方式,優化資源配置,才能促進兩者的持續協調發展。生態對于城鎮化的推動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在生態這個強大后盾的支撐下,才能更加激勵人民對于城鎮的建設,GDP才能穩步增長。

城鎮化建設對于資源利用率的提高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伴隨城鎮化建設的發展,生態環境也逐步得到優化。而生態文明的建設將大大提升城鎮的綜合競爭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健康發展。將生態作為支撐,必然有利于實現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二、生態文明視野下我國城鎮發展的現狀問題

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自然規律,但是伴隨城鎮化的加劇,二者之間有著巨大的矛盾沖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工業化帶來的沖擊。工業化是城鎮建設發展的驅動力,可是在工業發展的現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伴隨人們在土地上頻繁的經濟技術活動,例如盲目的工業建設等,“三廢”排放逐日增加,使得城鎮的污染加重,自然環境的衰退讓本就脆弱的城鎮生態更加不堪一擊,這是生態文明建設路上的巨大的難題。

(二)產業結構配置不合理。城鎮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一系列自然條件的影響,許多中小城鎮經濟的發展更多地依靠當地資源驅動,注重GDP增長,而不去發展較為綠色的第三產業,人工活動加劇了自然環境的硬化趨勢。例如我國山西的煤礦產業,屬于高能耗高排放產業,并且伴隨資源的大量開采,人為地破壞了地表形態和土壤結構,使得生態的破碎化趨勢愈來愈快,打破了生態平衡,使得生態環境每況愈下。

(三)人口的壓力。城鎮化表現出來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城鎮規模的擴大、人口數量的增多。人口增長的過快, 導致各種資源需求的增加,過度的消費給生態環境造成更大的壓力。與此同時,人口增長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我國出現的垃圾圍城現象已不是少數,可見,人口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極其突出,加劇了生態系統的失衡。

(四)土地利用率的降低。伴隨城鎮化的加速,致出現了“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尤其在我們西部地區尤為顯著,大量征地來進行不切實際的發展目標和城鎮規劃,空間結構不合理,用地布局混亂,不僅忽略了環境的承載力,更嚴重阻礙了城鎮的建設發展。

(五)經濟社會問題。大部分的城鎮經濟欠發達、對外交通不便利、基礎設施不健全,再加上可開發的面積有限,市民的休閑娛樂空間相對較少,隨著建設成本的增大,其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加劇,例如現階段的汽車尾氣污染、噪音污染、建筑污染等,城鎮日益惡化的自然生態環境己經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經濟問題,尤其在對資源開發、人才吸引、第三產業發展等方面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可以看出,城鎮在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頂著很大的壓力,形成了一種困境。因而需要加強城鎮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城鎮的持續協調發展。

三、生態文明融入城鎮化建設的途徑

構建生態城鎮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發現城鎮所面臨的自然生態環境問題,并以此為前提,提出相應的優化改進方法,協調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系,從宏觀角度控制問題的出現,促進城市健康持續發展。其措施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價值觀。確立生態文明對實現城鎮化的指導作用,這不僅有利于生態文明自身建設,更有利于城鎮化的綠色、低碳發展,形成與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承受能力和個人收入水平相適應的健康的合理消費理念。

(二)協調城鎮與區域的發展。依托區域發展的大背景,解決城市各類生態問題,統籌城鄉發展,增強城鎮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綜合考慮現階段的城鄉發展情況,合理控制城鎮用地規模,使得城鎮空間結構與自然生態環境相互滲透、相互協調,統一考慮城鄉建設與生態文明二者之間的關系,促進城市健康發展,以期形成區域間的生態統一。

(三)協調人與環境的關系。在當前社會,人地矛盾尤為突出,要滿足城鎮化的需求,就必然導致資源的消耗,因而,需要通過生態調和,使得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適應,達到和諧共生。

李克強總理強調“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在城鎮化過程中,應控制城鎮化規模,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長,積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減輕因城鎮的人口增長而帶來的生態環境沖擊。

(四)協調自然、經濟、社會的有機統一。構建生態城鎮的一個重點就是要使得城鎮能在一定的生態承受力度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優化交通結構,健全基礎設施,特別是加強綠色生態建設,同時促進工業化、城鎮化、生態保護協調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走資源節約型道路,最終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優化。

[1]張濤,陳軍,陳水仙. 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沖突及協調[J]. 鄱陽湖學刊,2013,03:30-37.

[2]夏濤. 試論生態文明建設視野下的城鄉統籌發展[J]. 團結,2013,06:30-33.

唐夢瑩(1993-),女,漢族,四川德陽人,成都理工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研究方向城鄉規劃與人居環境。

猜你喜歡
城鎮城鎮化文明
請文明演繹
2.5 MPa及以上城鎮燃氣管道與輸氣管道區別
漫說文明
文化邊城鎮遠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城鎮排水系統量化指標體系研究
城鎮醫保支出為何跑贏消費支出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