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蒙山區方翅網蝽的發生與綜合防治

2017-04-10 00:14孫卿王艷瑩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4期
關鍵詞:形態特征發生規律綜合防治

孫卿 王艷瑩

摘要 方翅網蝽屬外來入侵害蟲,發生較隱蔽,防治難度大。本文主要闡述了方翅網蝽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 方翅網蝽;形態特征;發生癥狀;發生規律;綜合防治;沂蒙山區

中圖分類號 S763.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4-0121-02

懸鈴木方翅網蝽屬昆蟲綱半翅目網蝽科網蝽屬,原產北美,2006年在我國武漢、貴州等地發現該蟲,目前在重慶、上海、杭州、鄭州、南京、濟南等地普遍發生危害[1-2]。2007年3月國家林業外來有害生物管理辦公室將懸鈴木方翅網蝽公布為中度危害性林業有害生物。該蟲具有比較強的擴散能力,主要為害懸鈴木屬樹種。2009年傳入沂蒙山區,近年來該蟲在沂蒙山區法桐等綠化樹種上發生頻率較高,其發生危害呈現逐年加重的趨勢,并且上升為城市道路綠化樹種主要害蟲。

1 形態特征

1.1 成蟲

成蟲體呈乳白色,扁平狀,體長達3.2~3.7 mm,在兩翅基部隆起處的后方有褐色斑,頭兜發達,呈盔狀,頭兜的高度較中縱脊稍高;頭兜、側背板、中縱脊和前翅表面的網肋上密生小刺,側背板和前翅外緣的刺列十分明顯;前翅顯著超過了腹部末端,靜止時前翅近長方形,前翅前緣在基部強烈外突,形成了長方形翅;足細長,腿節不加粗;后胸臭腺孔遠離側板外緣。觸角有4節,第4節端末部紡錘形膨大[3-5]。

1.2 卵

卵為乳白色,呈長橢圓形,頂部有橢圓形褐色卵蓋。

1.3 幼蟲

體型似成蟲,無翅,共5齡。初期幼蟲呈乳白色,后漸漸變為深褐色。3齡后出現翅芽,中胸小盾片2刺突明顯突起,成若蟲胸、頭、腹部均有刺突。

2 危害癥狀

懸鈴木方翅網蝽成蟲和若蟲刺吸寄主樹木葉片汁液,附于樹葉背面汲取葉汁為生。在葉背面取食后導致葉片失水,首先表現在葉脈周圍,受害葉片正面可見有密集的白褐色斑點,銹褐色蟲糞和分泌物布滿葉片背面,呈現出銹黃色斑,導致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后因葉片失水而導致葉片枯黃脫落,植株的正常生長受到影響,樹勢衰弱[6-8]。初期誤認為是紅蜘蛛危害,與紅蜘蛛危害極為相似,城市行道及居住小區綠化效果與觀賞價值受到嚴重影響,景觀受到破壞。此外,該害蟲還成群侵入辦公場所及居室內,造成的危害巨大。

3 發生規律

方翅網蝽繁殖能力強,每只成蟲能產200~300粒卵,均依附在寄主植物(懸鈴木等)組織內越冬,也有成蟲在懸鈴木樹皮下或樹皮裂縫內、雜草間越冬。該蟲可以借成蟲的飛翔做近距離傳播,也可以隨帶皮原木或苗木做遠距離傳播。成若蟲不耐高溫干燥。在沂蒙山區年發生4~5代,第2代后開始出現世代重疊,1個世代大約30 d。4月初越冬卵開始孵化,4月中旬是若蟲孵化盛期,5月上中旬羽化為成蟲[9-11]。該蟲較耐寒,最低存活溫度為-12.2 ℃,適應范圍廣泛。生長茂盛、葉片嫩綠的植株以及低溫多雨的天氣有利于其發生危害。

4 綜合防治技術

由于懸鈴木方翅網蝽危害性大,且其危害具有隱蔽性,在防治策略上應采取綜合的防治技術措施,才能收到良好防效。

4.1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的關鍵是掌握防治適期,應選擇高效、低毒、無殘留、無污染的農藥,而且做到集中用藥。方翅網蝽的防治適期一般是5月底至6月上旬,可以選用10%吡蟲啉1 000~2 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40%氧化樂果800~1 000倍液、滅蟲靈或萬靈3 000~4 000倍液等藥劑[12-13]。

4.1.1 藥液涂干。該方法不殺傷天敵昆蟲,操作方便并且兼治多種食葉和枝干害蟲。在樹木生長和蟲口繁殖季節的5—8月,可以選取內吸性比較強的40%氧化樂果等藥劑涂抹樹干,效果比較好,但是要注意每次用氧化樂果原液20 mL/株,按照1∶2~5的比例稀釋后,用排刷在樹干上涂刷藥環(寬度為20~30 cm),涂刷高度以便于操作為宜,涂藥后用有色塑料薄膜包扎5~7 d,但是要及時解膜,每隔20~30 d涂藥1次,每次涂藥的部位要錯開,全年施藥共計4~5次,連續施藥2年。

4.1.2 高射程噴霧。對高樹干植株施用高效低毒的農藥(萬靈和吡蟲靈等),用高射程噴霧劑噴施整株,而且要求均勻。施藥5~7 d后再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以殺死若蟲(蟲卵)。

4.1.3 樹干噴霧。選用觸殺和內吸性較強的藥劑,在4月越冬害蟲出來危害,10月下旬成蟲尋找越冬場所時進行樹干噴霧,效果更好。

4.1.4 樹冠噴霧。用高效內吸殺蟲劑,在成蟲羽化初盛期和若蟲盛期進行高壓噴霧。藥劑可用10%吡蟲啉600~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800~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噴霧,間隔7~10 d,根據危害程度連噴2~3次,可收到良好防效[14]。

4.1.5 樹干注射。選用內吸比較強的藥劑,按照樹木胸徑確定每株注射原藥的藥量,一般每1 cm胸徑用原藥液1~3 mL;直徑10 cm左右的樹干注孔1個,每1 cm注射1 mL藥液;直徑10~25 cm的樹干,注孔2個,每1 cm注射2 mL藥液;直徑25 cm以上的樹干,注孔3個,每1 cm注射3 mL藥液;35 cm以上的樹干注孔4個。需注意的是,注孔多少要依據樹干大小而定。此防治方法簡單易行,防效可以達95%以上。

4.2 農業防治

4.2.1 春季沖刺樹干樹葉??梢栽谇锛静捎脴涔跊_刷方法來減少越冬蟲量。該蟲春季出蟄時對降水敏感,可以結合澆水對樹冠蟲葉進行沖刷(對降雨敏感),可以減少有效蟲源。

4.2.2 清理樹皮,修剪樹枝。春季結合修剪樹枝,可減少該蟲的發生世代數。秋季及時清理枯枝落葉,刮除疏松樹皮層并及時收集銷毀,清理越冬場所。

4.2.3 樹干束草。早春處理束草,可減少有效蟲源,降低危害。9月在樹干上束草,誘集越冬成蟲。

4.3 加強檢疫

嚴格按照植物檢疫的規定,嚴把引種審批、調運檢疫關,對進境的所有木竹制品、種苗、包裝物、繁殖材料加強檢疫。發現疫情要及時處理,嚴重者應銷毀。發現疫情及時采取隔離、熏蒸等措施處理。封鎖已發現懸鈴木方翅網蝽分布的地區,不外調懸鈴木種苗;嚴禁從疫情發生地調運該蟲寄主植物及加工品。

5 參考文獻

[1] 沈佳思,朱敏,崔旭紅,等.外來入侵菊方翅網蝽生物學特性及實驗種群生命表[J].應用生態學報,2016(5):1657-1662.

[2] 凌夢沁.懸鈴木方翅網蝽取食誘導寄主的防御反應[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5.

[3] 江艷.懸鈴木方翅網蝽生物學特性與防治試驗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4.

[4] 王鳳,詹慧敏,鞠瑞亭.上海地區懸鈴木方翅網蝽種群動態及防治指標[J].植物保護,2013(4):147-150.

[5] 張雄.懸鈴木方翅網蝽入侵對寄主生長及節肢動物群落的影響[D].荊州:長江大學,2013.

[6] 朱耿平,王曉靜,劉國卿,等.懸鈴木方翅網蝽在我國的潛在分布分析[J].應用昆蟲學報,2012(6):1652-1658.

[7] 郝德君,陸佳偉,殷麗.3種生物農藥對懸鈴木方翅網蝽的室內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響[J].林業科學,2012(7):86-91.

[8] 鞠瑞亭.城市入侵害蟲懸鈴木方翅網蝽對高溫脅迫的耐受性及其生理機制[D].上海:復旦大學,2012.

[9] 陳根寶,王鳳,馮叢經,等.6種藥劑防治懸鈴木方翅網蝽的藥效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1(3):125-128.

[10] 紀銳,辛肇軍,婁永根.溫度對懸鈴木方翅網蝽生長發育、存活和繁殖的影響[J].植物保護學報,2011(2):153-158.

[11] 鞠瑞亭,李博.懸鈴木方翅網蝽:一種正在迅速擴張的城市外來入侵害蟲[J].生物多樣性,2010(6):638-646.

[12] 鞠瑞亭,王鳳,李博.懸鈴木葉片對懸鈴木方翅網蝽為害的生理響應[J].昆蟲學報,2010(9):1009-1014.

[13] 紀銳,肖玉濤,駱芳,等.九種藥劑防治懸鈴木方翅網蝽的藥效試驗[J].昆蟲知識,2010(3):543-546.

[14] 鞠瑞亭,肖娛玉,薛貴收,等.懸鈴木方翅網蝽寄主范圍的測定[J].昆蟲知識,2010(3):558-562.

猜你喜歡
形態特征發生規律綜合防治
永德縣烏木龍彝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形態特征
楊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綜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實踐探析
果木溝泥石流災害形成條件及運動特征研究
淺析對嫌疑立體足跡形態特征的提取技術與生物特征辨析
網絡互動類綜藝節目的形態特征
戲曲舞蹈表演的形態特征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