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浸潤學生心靈

2017-04-10 16:36李冬莉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關鍵詞:閱讀技巧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李冬莉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體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豐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p>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技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了解文章內容、感悟語言文字,領會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寬多種閱讀途徑、倡導自主閱讀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不斷地探索閱讀教學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怎么充分利用有效的課堂讓學生更好地閱讀、在閱讀中理解體會感悟,從而實現課堂閱讀教學中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和交流,讓學生透過閱讀感悟文字的魅力、體會作者的閱歷和情感,進而讓閱讀浸潤學生的心靈。

一、語文課堂教學中盡量讓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優美,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1.課堂上教師的魅力喚起學生課堂閱讀的欲望

課堂是師生交流的主要渠道,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更是學生學習和展現自我的場所,教師的舉手投足、言談舉止無形之中都會影響著學生,而教師的教學風格更會對學生的興趣產生較大的影響?!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幽默風趣的課堂教學風格、廣博的知識視野、洋洋灑灑富有情感的談吐,教師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還有感情的流露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力。課堂教學中,我們怎么用自身的魅力讓學生從老師的身上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從而產生對閱讀的渴求?

聽竇桂梅老師講課,我們會感覺時間過得快,課上得輕松,師生關系融洽,交流暢通,會有一種身心愉悅感,會自覺不自覺地就產生一種欽佩:其課堂上優美的語言談吐可見竇老師深厚的語言功底,廣博的閱讀量;靈動的語言猶如淙淙的甘泉流入心田,富有詩意般的美,語言的親和力和張力溢滿課堂;學生意猶未盡中戀戀不舍地聞鈴聲而下課,這豈能不讓學生想走進閱讀?教師的課堂魅力得到了豐富的展現,學生想學習閱讀的欲望就在這樣的課堂交流中被喚起。

2.豐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孩子努力地動力源,課堂是培養孩子興趣的主要地點。

首先,是抓住上課開始的有利時機,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精彩的開場白或話題、與課堂有關的電影片段、名家誦讀、對聯詩歌、優美的畫圖、動聽的音樂等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進入最佳狀態,為整堂課拉開序幕。

其次,是以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更是師生的情感活動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時刻注意保持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滿足學生表達的愿望,就閱讀中出現分歧和難以理解的東西讓學生想辦法自己交流溝通,可能它們的見解會相差千里、會五花八門,但恰恰是這種寬松的氛圍能給學生大膽思維的空間,能勾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品味,能在交流和辯論中加深對作者情感的體驗和學生的深刻印象;真誠和藹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把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

再次,是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閱讀興趣,創設情境,增強氣氛,鋪設場景等,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它使課堂容量更大,使思維抽象的東西變得更加直觀和形象,更容易使學生在樂中學、在做中學,如何讓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更好的服務于課堂需要,而不是教師被現代的教育技術所束縛?這是我們思考的另一個問題。

最后,是讓學生體驗到閱讀后成功的喜悅感,鞏固興趣。成功的感受往往會給人帶來更大的繼續前進的動力,當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某一方面獲得了一點成功,他們也會感到高興,繼而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獲得巨大的內驅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盡量多地創設競爭和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閱讀帶來成功的快樂,感受到努力的價值。

二、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會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閱讀教學要通過詞、句、段、篇的教學和朗讀、默讀、復述、背誦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學過的常用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學習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和表達思想的;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較熟練地默讀課文,能背誦或復述指定的課文;能讀懂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書報。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做到:

1.訓練學生掌握閱讀的基本方法

課堂上大膽放手讓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語感,在閱讀中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閱讀的方法有范讀、領讀、講讀、朗讀、默讀、背誦等,恰當地指導學生的閱讀,能大大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如我在教學《窮人》時,側重指導學生讀好桑娜語言、神態描寫的句子,尤其感悟桑娜把西蒙家的兩個孩子抱回家后內心的忐忑不安,害怕丈夫對自己責備、害怕增加丈夫生活的負擔那種內心的感受,進而體會到當時社會窮人家的生活。這樣,學生在對句子的閱讀中把握文本的基本感情,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的基礎上,進而感悟作者的內心世界,學生自然就能體會到列夫·托爾斯泰對窮人的艱難生活的同情和對他們高尚品德的贊美,從而了解沙皇統治的黑暗。針對不同題材、內容的文本在指導閱讀時也要靈活對待。如在教學古詩詞時,借用古代吟誦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古人怎么讀書的,還能吸引孩子的讀書興趣,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2.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

在閱讀中,指導學生變換方法閱讀,并從閱讀中不僅養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安粍庸P墨不讀書”,要培養學生一邊讀一邊動筆圈、點、畫、記的習慣。逐漸養成初讀—細讀—深讀—熟讀的好習慣。在一遍遍的閱讀中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理解作者的思路、寫作方法和課文中心,借鑒寫作技巧,還可以指導學生速讀—回讀—精讀—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對文章中寫得精彩的句子段落,讓學生咀嚼,并從中讀出味道,讀出自己的感受。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和“讀出來”?!白x進去”就是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讀中有感悟。如教學季羨林老先生的《懷念母親》一文,我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的體驗,指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先生怎么會有兩個母親,為什么六歲就離開家去了城里,你能想到什么,為什么先生對母親的離去“報終天之恨”,最后為什么說沒有一個清清楚楚的夢,只能是幻出母親的影?帶著這樣一個個的疑問,學生深入的閱讀了課文,還展開了大膽的聯想,并把疑問由課堂帶到了課外,收集有關老先生的資料,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意識。這種自悟自得的閱讀體驗,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加入自我的經驗認識和想象,喚起活生生的文本人物形象,體驗文章蘊涵的人類文化的精華、人文價值以獲取美好的感受。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興趣是前提,閱讀是基礎,感悟是閱讀的深入。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做到站在學生的角度,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創設足夠寬容的閱讀環境,給他們足夠思考的空間,允許孩子們在閱讀中就不同的見解各抒己見,給學生搭建課堂閱讀交流的平臺;以讀為本,讓他們大膽想象,深入閱讀,感悟體驗語言文字的優美和深度,養成獨立大膽思考的習慣,在交流中碰撞出激起思維的火花,找到閱讀的靈感,從而喚起學生對人生和世界的感悟,讓閱讀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孩子幼小的心靈。

猜你喜歡
閱讀技巧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初中語文散文閱讀的技巧研究
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解題的幾點建議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