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初中化學教師引導的重要性的幾點看法

2017-04-10 01:32付祖奎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化學探究過程

摘要:初中化學作為初中各門課程中難度比較大的一門學科,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學生學的效果要充分體現教師是如何引導的,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學習高度的融合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節課下來,達成課前所制定的三維教學目標的程度要高,一節課從始至終必須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我結合個人在平時教學的所做、所為、所見,淺談幾點看法。

關鍵字:教師引導 探究 自主

中圖分類號:G635.1

新課改要求教學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就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自主學習的落實。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他們的發展很大程度是由他們的主體意識的形成,以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力的提升來體現。 因此,在教學中要多角度的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教他們參與把知識建立起來的過程,要展現知識的發生過程,把知識結論變活,形成探究過程。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聯系化學實驗的魅力,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生自主、主動、自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不是讓學生當“聽眾”和“觀眾”,不是讓他們只能在課后“鸚鵡學舌”、“依葫蘆畫瓢”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是要他們知道怎么“漁”,從而提高他們的化學素質。

一、教師導是為了學生學,學生學體現教師的導。

教學過程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

教師的引導,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探究式提問、探究式討論、交流、互評等手段,達到啟發引導、自主探究、促進發展的目的。,使學生始終保持能動、活躍的思維和積極的探究狀態,啟發積極地創造性思維和思維碰撞,從而發現新知識、新思路和新方法。通過點撥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思考、探究問題,并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循序漸進地發展思維、提高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鍵是要轉變教師的學生觀,擺正師生之間的位置,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自主學習,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主動的參與,絕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躍和參與。

二、教師導學和學生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教師參加過各種培訓,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已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由于經驗或者傳統教學習慣因素的影響,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存在些問題:教師的導超前或過快,學生思考時間不夠;教師的導過多、過細,將知識“橋梁”都搭建好了,學生只需“通過”,存在包辦太多;學生學的過程中,他們自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主體性或主體意識淡薄,加上家庭教育的關系,個別學生喜歡被家長或者老師安排,缺乏對自己的認識,認為老師教什么,我才學什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思想觀念在更新,教學模式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學生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教師導和學生學的合作還需要不斷的磨合。

三、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導和學生學均需要做好準備,教師的導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服務,起好畫龍點睛的作用,簡潔總結和點評

教師要精心準備,學生也要認真準備新課內容,落實好預習。 對學生的摸底調查,特別是知識的基礎和學習的習慣,小組成員的整體情況怎么樣;教學目標的定位,目標分解情況,制定教學程序如何落實分解的目標;特別是情景設置、活動探究、分組討論等環節,均需要精心準備和設計。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需要了解掌握知識的方法和規律,并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教師必須在課前安排好預習內容,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并安排好檢查預習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結合教學目標在課堂采取各種方式來突破教學重點和問題。

給學生介紹知識探索的方法,多鼓勵學生嘗試自學的同時,鼓勵他們發現探索出新問題。 預習也是自學,按照教師的要求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初步的個體認識和學習,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概念學習、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用途等方面知識的自學,目的是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獨立探索知識的能力。

課堂導入要精心設計,激發興趣。在導入新課時,教師應精心創設一種良好的導入方法,使學生從新課伊始,就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感染和激勵,從而喚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比如在乙酸的教學過程中,介紹出“醋”的由來,了解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點明本課時的教學主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自學基礎化學知識后,學生掌握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各不相同,課前可以讓他們交流所學,對于還有認識矛盾的問題和難點知識,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同桌討論,發揮集體的力量,互相啟發,產生互補作用,加深對問題理解的廣度和深度。通過他們的合作學習,相互糾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際交往溝通能力。

教師精講,點拔難點,貫通知識網絡。 通過學生自學,根據個體的情況可以了解或掌握部分知識,合作探究、討論以后,對知識又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還有一些難點知識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時,對于學生所掌握的內容可能還比較零亂,沒有條理性和邏輯性, 特別是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比如說化學平衡、電化學知識,每節課的重點知識都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精講,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適度的點撥,引領學生梳理好知識的網絡,逐步形成知識點到線、面的轉化,達到知識融會貫通的教學目的。

教學評價其實不僅僅是試卷的考查和作業的評價,其實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的運用及時評價和鼓勵,能對學生的肯定和表揚的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是相輔相成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教師好的引導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的學能夠為老師的導提出較好的反饋意見和更高的要求,促進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順利成長。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在彼此的配合,逐漸磨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了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培養增添一筆濃濃的色彩。

參考文獻:廖緒果 《化學教學》

王珍 《化學教學之我見》

作者簡介:姓名:付祖奎,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五里甸子學校,學歷:本科,現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化學教學,民族:滿族。

猜你喜歡
化學探究過程
設問引導探究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雪花的形成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