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院校下屬培訓機構培訓業務管理研究

2017-04-11 10:20陳宇鋒麥素歡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年6期
關鍵詞:高等院校管理

陳宇鋒+麥素歡

[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若沒有培訓、沒有知識更新,人才的素質便難以確保持久的競爭優勢。本文以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為例,分析了影響培訓業務管理的外部和內部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和研究了高校下屬培訓機構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培訓業務;高等院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43

[中圖分類號]G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02

1 培訓市場及業務概述

1.1 培訓的概述

在知識型經濟與學習型社會的驅動下,使人們能夠通過所有可能的形式,滿足其對不同領域的知識需求,其有兩種類型的培訓,即個人技能培訓和企業培訓。個人技能培訓類型繁多,企業培訓分三類:①公共課程;②企業內訓;③企業業務咨詢。這使培訓的內涵得到了極大的擴展。就當下而言,傳統學校的教育和培訓業務,之間不斷融合,并為培訓市場提供了廣泛的支持和服務,如,高等院校給企事業單位派送師資教學,提供有助于員工素質提升培訓課程的體系設計,建立各種職員培訓中心、研討會等。

1.2 培訓機構的業務管理模式

管理培訓業務,培訓機構往往參考企業管理的操作模式。有負責市場開發和運作的營銷部門,有負責金融財務和行政管理的財務行政部門,還有負責開展教學課程研究開發、教學質量管理和監督的教務部門,有統一的業務管理制度,教學激勵獎勵機制。作為一個行業,教育的發展不應局限于教學本身,因此,在這方面培訓機構做了一些探索,優化了資源配置的業務管理模式,大力發展聯合合作;增加了培訓的投資,加快了發展的步伐,著力鏈條式發展;面向市場、面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面對培訓對象,為學生及企業提供了更高標準、全面、周到的服務。

2 高等院校下屬培訓機構培訓業務管理存在問題

2.1 對培訓項目存在認識誤區,重視不夠

高質量的社會培訓項目,應該是高等院校和下屬培訓機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高等院校自我提升的一個重要方式,更是高校走向市場、面向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社會培訓項目應該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然而,高等教育從屬培訓機構往往對培訓業務的投資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對培訓業務存在認識誤區,領導只是簡單地把培訓業務服務相當于增收服務培訓工作,不僅不注意建設標準化的社會培訓,也沒有考慮培訓業務和合作單位的全面發展,缺乏對社會培訓業務服務質量的需求和創新的追求,有了經濟效益便忽視了社會效益,只重視最后的收獲,不要求培養過程。對培訓業務的認知誤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深入開展社會培訓工作,也是培訓業務發展困難的主要原因。

2.2 營銷方式過于簡單,組織宣傳費用不足

高等院校下屬培訓機構通常只有單一的培訓產品,采取的營銷傳播方式不夠多樣化,往往只是在校內宣傳,針對學生提供考證輔導培訓以及通過合作企業單位為其提供企業咨詢、員工素質提升培訓業務等。由于存在培訓業務的認識誤區和異化問題,導致其沒有形成對社會培訓業務工作的統一認識,因此它帶來了許多問題,其中,主要是宣傳和組織成本投資的不足,讓培訓工作自生自滅,而一些數量大、具有良好社會反響的培訓項目,在短時間內可能有好的發展,而另一些需要單位和相關部門增加投資支持,在短期內不一定有經濟效益回報的培訓項目,即使對這個行業、社會工作者是非常有用和重要的,也不能很好的進行,所以培訓業務的增長緩慢。

2.3 培訓課程開發及師資缺乏

培訓機構及其業務的廣告宣傳與項目的外部包裝,是當下大多培訓機構的發展重點,且大多數機構已經改變了傳統的講課形式,廣泛使用了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方法。但現在培訓課程的內容在其時代性、體系化、實用性、創新性上面,依舊不能滿足市場上的需求,各大培訓機構缺乏專門教學研發人才,教學研究少。教育者的教學水平在某些方面體現在教師的知識與能力積累上,也就是說,教師具有豐富的、廣泛的以及精準的專業知識基礎;更多特殊并且有效的教學方法;細膩、精湛和科學的教學能力,是會非常受到學生歡迎的。高等院校下屬培訓機構的教師往往是學校的全職教師,除了日常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任務外,在對培訓工作的精力投入中,只是簡單做到完成其基本任務,很難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培訓工作中并將其思考和擴大。

3 高等院校下屬培訓機構業務管理的改進方案

3.1 進行培訓需求分析,推出合適的培訓項目

任何培訓機構都會有自己擅長的業務領域和欠缺之處,如何將自己的優勢最大化,進一步有效消除劣勢,抓住機遇謀發展,這些都是培訓機構所面臨的問題。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管理培訓中心需進一步分析其自身資源優勢,發揮特長之處,建立與周邊培訓機構差異化戰略發展實施方向;運用學校的師資優勢發展特色,有效整合學校特色資源,圍繞“特色”進行培訓業務的項目開發、推廣,從而達到差異化與培訓需求之間良好的匹配。同時,也要不斷進行劣勢的優化,實現更加全面的發展。在推廣一個新培訓項目之前,要對區內各方人員、企業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時間需求是很有必要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地處廣州北大門的花都區,附近有工業企業5 000多家,相對完整的工業類別,形成了以汽車、皮革制品、金銀珠寶為三大特色產業并與新型建筑材料、電子信息、服裝紡織、貿易和物流等優勢行業共同發展的局面。工業企業數量繁多,也預示著人才培訓市場廣闊,特別是對其中的一大批中小企業來說,開展企業管理咨詢培訓項目有著巨大的市場。

3.2 加強培訓課程的開發及培訓質量的提升

培訓機構的一個重要核心競爭力是課程的設置。培訓機構的課程設計一般是教師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實用和創新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新奇、信息量大、源自權威機構和人士,內容創新緊跟社會變化,會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絕大多數培訓機構與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其更加重視市場對傳統教育之外的教育模式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調整教學方向、方法,根據學生自身需求,量身定做適合學生自己的課程,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當中。高等院校下屬培訓機構不僅要吸收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較強動手能力的高校教師,而且也必須吸收企業、行業和生產第一線的專業技術人才作為培訓教師,組成一支以高校教師、技術人員、熟練工匠為骨干的高水平和高質量的培訓專家隊伍。

3.3 樹立培訓品牌意識,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培訓機構的品牌,是社會公眾、服務對象對培訓機構培訓服務項目的內容、服務水平、培訓機構實力以及文化影響力等產生的一個總體印象,因此人們會形成不同的態度。創新手段貼近客戶,形成個性化培訓咨詢項目服務,提高教學服務質量可以增加培訓機構的競爭優勢。品牌和服務作為產品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當今社會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在激烈的培訓市場競爭中創立自己的培訓品牌,并使其形象不斷得到提升,是靠培訓機構綜合能力的提升來獲得的。且市場上產品和價格容易被對手效仿,只有在情感方面進行努力才有可能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

3.4 建立合作聯盟,與其他機構實現互利共贏

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的優勢,與區內各大行業協會、企業單位建立合作機制,開展相關項目的咨詢培訓工作。相比起其他專業培訓機構,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管理培訓中心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有著一定的劣勢,因此,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與其他行業協會、企業單位開展深度合作,進行產學研用資源互補也是很有必要的,利用雙方的優勢資源平臺,進行一系列的互利互惠合作。培訓中心要想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需要具備多個長久穩定的,對雙方都有幫助的、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培訓業務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多的企業咨詢人才培訓項目,擴展企業市場空間以及贏得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社梅.中國培訓市場研究[J].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

[2]石瑒.對我國教育培訓市場運作模式的觀察與思考[J].中國培訓,2002(12).

[3]李桂云.求變求新:培訓業務高增長秘籍[J].中國遠程教育,2009(18).

[4][美]邁克爾·波特.競爭論[M].高登第,李明軒,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高等院校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關于高?;@球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
高校跆拳道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優化對策分析
高等院校教育督導職能與任務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淺析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管理的另一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