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takeholder理論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現狀分析

2017-04-11 12:02李嵩華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年6期
關鍵詞:相關者利益理論

李嵩華

[摘 要]大學作為社會知識高地,具有知識擴散的屬性。而什么人以什么樣的方式與教育聯系起來是研究這種屬性的首要問題。本文介紹了利益相關者的理論和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通過兩者結合,分析了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教育信息化政策現狀。

[關鍵詞]Stakeholder理論;教育信息化;政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44

[中圖分類號]G642.0;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6-0-02

1 利益相關者理論

利益相關者理論(Stakeholder Theory)是20世紀60年代左右,在美國、英國等長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國家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其影響日漸擴大。其與傳統股東至上主義的主要區別在于,該理論認為任何一個公司的發展都離不開各種利益相關者的投入或參與,比如股東、債權人、雇員、消費者和供應商等。當前,一個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認同的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定義是:利益相關者是指那些在企業中進行了一定的專用性投資(含資金投資、人力投資、智力投資等),并承擔了一定風險的個體和群體,其活動能夠影響該企業目標的實現,或者受到該企業實現其目標過程的影響。

米切爾和伍德曾經詳細研究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歷史,總結了自1963年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止,前后共30多年時間里西方學者所給出的27種有代表性的利益相關者定義??偟膩砜?,西方學者關于企業利益相關者的界定可謂形式多樣,“沒有一個定義得到普遍的贊同”(多納德遜、鄧非,2001)。但是如果人們仔細剖析近30年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發展史,可以發現西方學者對利益相關者認識的主流趨勢,傾向于將利益相關者界定為那些與企業有一定的關系,并在企業中進行了一定的專用性投資的人(Clarkson,1994;Carroll,1994;Starik,1994)。

2 教育信息化政策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政策(Policy)泛指政府、機構、組織或個人為實現目標而訂立的計劃,其包含一連串經過規劃和有組織的行動或活動。國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是指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為實現一定的目標,為管理和發展教育信息化活動而制定的方針、措施和行為準則,其可以調整國家教育信息化活動,并借以指導、推動整個教育信息化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據此,可對區域(省區)教育信息化政策界定為:省區級行政機關、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各級各類教學機構為了持續推進教育信息化,以權威形式標準化的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

3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現狀

利益相關者理論與教育信息化的交融,嚴格地說是與利益相關者理論在教育領域的擴展。由于高等教育在世界各國的教育體系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占據著知識文化傳承、科學理論研究、理念技術創新的地位,因此,作為教育領域最為活躍的一個組成部分,高等教育應不斷與當下的前沿理論觀念相互碰撞,進而有效融合。在西方理論界,自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對高校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行過大量論述,研究認為,高校與其外部社區之間的關系隨著社會經濟進步也在不斷修葺和完善,地區、宗教、國家和國際等新因素也被逐漸融合進來。Shavit and Blossfeld(1993)、Tight(2003)等人的研究進一步指出,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所呈現出的流動性結構以及與這種結構密切相關的社會階層、種族群體以及地理區域等因素都在不斷影響大學中心結構的變化。Ben Jongbloed 等人(2008)進一步分析了大學與社區在詞源方面的關聯后指出,大學與社區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在內部關系上包括學生、教工、學校領導層和管理層,而在外部層面包括研究者、校友、企業、社會組織、政府以及專業協會等。在地域上,大學周邊社區往往接近學校校園,但在信息技術時代,社區的概念則可能發散到各個地區,甚至是全球范圍。據此,Ben Jongbloed 等人將大學社區的概念進一步拓展到利益相關者角度,指出大學應當為所有利益相關者負責,不管是組織還是個人,其中最為核心的利益相關者應該是學生,政府則是另一個重要的利益相關者。

教育信息化作為世界范圍內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標志,各國政府以及相關研究者都對其給予了應有的高度重視。在各國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中,為了科學規劃發展戰略,利益相關者理論也不斷被決策者和研究者納入關注視野。實踐領域中,早在2000年,美國教育部資助位于加州硅谷的未來研究所(IFTF)聯合其他專業機構,共同繪制了一幅展現美國教育技術領域未來發展趨勢的信息圖——Education Technology Horizon Map,并以此作為未來十年美國各級各類學校在推進教育信息化時面對多種領域和問題討論的行動指南,其中將利益相關者與技術發展、新興機會和學習空間并列為四大領域之一,體現出了美國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對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重視。由于制作時期較早且受圖表面積限制,該圖表未能詳細列出各個具體利益相關者及其相互關系。后來,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教育技術發展戰略計劃工作組在其2012-2015規劃中,詳細描述了利益相關者的種類及重要程度,并根據與教育技術的關聯密切程度,將利益相關者分為松散關聯和緊密關聯兩個維度,其中松散關聯分為兩類,即直接相關者如使用教育技術產品服務學校組織,間接相關者如何對待教育技術感興趣的其他終端用戶;緊密關聯包括學校師生、供應商以及周邊相關者,如其他決策部門或組織。

相關研究領域內,世界各國的研究者結合利益相關者理論,對教育信息化范疇內的諸多領域開展了廣泛研究,美國學者Martin Oliver在學習技術的評估模型設計中引入了利益相關者,共分為六個模塊:界定利益相關者、基于利益相關者分析選擇和提煉評價問題、選擇評價方法、數據采集技術、數據分析技術以及選擇結果呈現模式。英國學者John Cook、Debbie Holley、David Andrew 等立足于利益相關者的視角,對如何推進大學的E-learning進行了探討,對眾多利益相關者包括教師、學生、多媒體資源設計開發者等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要特別關注學生這一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大學E-learning的發展。加拿大學者Nicole Wagner,Khaled Hassanein and Milena Head則進一步從動機和關注度兩個維度,系統分析了E-learning中的各個利益相關者,包括學生、教師、教育機構、內容提供商、技術支持者、認證機構以及用人企業等,并描繪出了E-learning中的利益相關者責任矩陣。荷蘭學者Iwan G. J. H. Wopereis(2005)用群組概念圖的方式,從220多個獨立的因素中提煉出了10個影響教育信息化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其中參與信息通訊、項目增值和利益相關者三個因素高于其他諸因素的平均值,這樣從另一個角度凸顯了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

主要參考文獻

[1]王維懿,胡詠梅.基于利益相關者邏輯的高等教育重點建設政策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5(1).

[2]楊曉宏,楊方琦.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11).

[3]辛蔚峰,劉強.利益相關者導向的學校教育信息化績效評估——基于績效三棱鏡方法[J].現代教育技術,2014(6).

[4]張國強.教育政策中的利益相關者及其博弈邏輯[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

[5]朱鵬.協同創新中心組織管理體系構建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J].高教探索,2013(3).

[6]林曦.弗里曼利益相關者理論評述[J].商業研究,2010(8).

[7]胡赤弟,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關者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教研究,2010(6).

[8]李平.高等教育的多維質量觀:利益相關者的視角[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6).

[9]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關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

[10]隋敏.論“利益相關者”公司治理模式[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青年工作論壇,2004(5).

猜你喜歡
相關者利益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論確認之訴的確認利益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本科教學中教師調課現象審視
絕不能讓“利益綁架科學”
利益相關者邏輯下相互作用大學共同治理機制研究
XBRL的傳播對利益相關者參與程度的影響研究
利益鏈與新壟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