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著熱鬧的人群扔一塊土疙瘩

2017-04-12 18:19田鑫
六盤山 2016年6期
關鍵詞:老五寧夏村莊

田鑫

我的童年是在六盤山區的農村度過的,村莊在兩座山的中間夾著,顯小,不過每一家的院落挺大,我曾想象著在院子里種滿向日葵,這樣我就可以穿過它們去正房、偏房和廚房。那時候,院子是種不了植物的,院子里分別被雞窩、豬圈、牛圈所占據。作為孩子,沒有早出晚歸男耕女織的任務,我整天無所事事,在村莊里尋找各種聲音、各種氣息、各種動靜。我喜歡去人少的溝底,和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在一起;也喜歡去人多的土臺子上,看人和人聊天下棋扯磨(說瞎話)。

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常常還會想起童年時的場景,懷念那些永遠也回不去的日子?;夭蝗?,一切就只能靠回憶,但是回憶這東西有時候靠不住,因此我一次又一次回村莊里親自找它們。但是,伴隨我的那些人,年紀小的都長大了,年紀大的都長老了,年紀老的已經不在這世上了。留著我的氣息和痕跡的土房子已經變成了磚瓦房,我再也無法在墻面上寫下我的理想,村莊里的路都變成了水泥路,走過的腳印再也找不回來。

我坐在書桌前,就像坐在村莊的正中央,看別人說話,只不過那些話是用橫撇豎捺說出來的,這時候我就在《六盤山》雜志遇到了一個叫老五的人。對于我來說,他就像一個陌生的孩子,突然冒出來,朝著熱鬧的人群扔一塊土疙瘩,然后若無其事地離開,土疙瘩落在地上彈起土,透過塵土你能看見人群中有一瞬間的騷動,然后是長久的打探和質問。

老五是誰?成了一個問題。后來打聽到編輯部才知道,老五本名叫李陽,在家里排行老五得此筆名,他的職業是中衛大河機床廠的熱能工程人員。對于他的寫作經歷,編輯輕描淡寫地說:他沒有寫作基礎,也沒有學過美術,自己瞎胡弄,就寫出幾萬字的散文,畫出一幅幅插圖。編輯在他的QQ空間里看到覺得很吃驚,就在《六盤山》弄了個“鄉村物語”專欄,每期刊發一部分。

2016年,老牌文學雜志《六盤山》改版,開本變小,厚度增加,還給作家們開起了專欄,于是每一期就能看到《逝去》了??赐?期的全部作品,直接的感受是,老五的散文帶著土味,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蛟S是因為沒有受過專業寫作的訓練,老五的字里行間沒有正兒八經的呆板,也沒有拘束和嚴絲合縫的構思,只有經歷、感受,表達方式是無拘無束的,也沒有任何章法。老五的散文,也自然找不到沉重的農耕文化和精神負載,有時候看上去臃贅雕琢的敘事和抒情,都像是自言自語,話少了顯得簡約,話多了自然臃腫,不過就是行文的隨意,讓文章帶上了樸素、親切、自然的氣息。我看著這些陌生的文字,就感覺看著一個叫老五的人,在他自己熟悉的生活里一筆一劃描摹著,童年、家鄉、親人和朋友、日常生活的情景,以及許許多多被人忽略的生活細節,撲面而來。

有必要把老五描摹出來的物件和過往羅列一下:上世紀的六盤山區,物質生活貧乏,但是精神生活卻異常豐富,因此,很多場景都得以保存在文學作品中?!洞蟀座Z》《一條魚》《小學?!贰洞箬F?!贰衔迳杏羞^交集的物品,用最常見的形容詞和量詞串聯起來,就構成了一整座村莊。小時候的老五穿過《一條路》《看大戲》《聽古今》,一個《笨得很》的孩子,通過舞臺上的吹拉彈唱和口口相傳,讓自己單薄的記憶填滿神秘和正義;有時候也會在《放牲口》的時候,躺在草灘上《看飛機》劃過天空,留下一條長尾巴,然后想起那些驚奇、充滿疑問和神秘感的事;晚上的時候,擰開《收音機》聽評書、眉戶劇、廣播劇,就能睡個安穩覺(《收音機》);因為“上世紀七十年代,那是人與饑餓做著最后斗爭的年代,正是我能記事的童年時光?!币虼?,在《逝去》中,吃似乎成了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不管是以食物為題的《挖辣辣》《大南瓜》等篇什,還是以講述和吃有關的《食為天》,食物已經不是單純的動植物,填飽肚子渡過難關的同時,讓單一的童年有了恥辱、欣喜、緊張等因為饑餓而衍生的情感世界,那時候,偷食物的“小偷”是能被原諒的,每個人也隨時都成為“小偷”。生活空間有限的村莊里,看不見的秩序和看得見的熟人,讓每一個人顯得拘謹,他們的《小自尊》不經意會記一輩子,現在,一切的美好和不如意,快樂和小失落,都已經被記錄在時光的《膠底片》里,有時候老五也帶著孩子《回老家》《憶芳鄰》。老五呈現給我們的,對于他自己來說,只是過往生活的表象、感受、情感、記憶,表面上看,他的自說自話對于有相同生活經歷的我來說,就是共鳴,是回憶。老五自己記錄自己,是真實的個體生命的歷史,要知道,個體生命的歷史之中,能窺見族群的歷史、民族的歷史、人類的歷史,從這個意義上說,個體記憶也是開啟集體記憶的一把鑰匙。

很多人讀散文,都喜歡嚼一嚼語言,對胃口的語言就像對胃口的飯菜,能讓人多看幾眼。其實,在自說自話的老五這里,想給他的語言做個準確的評估,是有一定困難的。一則是,他剛開始寫散文,根本還來不及形成自己的語言體系;二則他原本就不是搞文學的,一個在車間里提著儀器來回穿梭的工人,突然拿起筆寫散文,如果再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來解構的話,明顯有雞蛋里挑骨頭的嫌疑。因此,在語言這個環節,我只想表達對老五散文語感的喜歡。老五在《大白鵝》里,說自己是很欽佩詩人駱賓王幼年就對事物有極其細致入微的洞察力及惟妙惟肖的描寫能力。其實,他同樣可以領受這句話?!妒湃ァ返拇蠖嗥?,就是對事物極其細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惟妙惟肖的描寫能力,讓原本在沒有相似經歷者看來枯燥乏味的鄉村生活躍然紙上,并且顯得意味悠長。

在呈現村莊外形方面,不管是“占地面積不足三畝,其中后面的一個籃球場就占去了半壁江山”的學校,還是“深約一米,面積約一畝,略呈圓形”的雨子坑,老五都一絲不茍,有工筆的細致和線條美。而在回味童年趣事時,寫意則起了很大作用?!暗踉诶蠋熮k公室屋檐下的那半片破犁鏵十分神奇,它‘當當當一被敲響,要么是靜悄悄的教室門打開,像緩慢擰開的水龍頭一樣,先滴出一滴水來,那是手托著書本教案粉筆盒的老師,然后嘩地一下迸射出爭先恐后的學生來;要么是混亂喧鬧的土場上的學生像被收進寶瓶一樣地涌進教室,而后又是老師手托著書本教案粉筆盒從辦公室走向教室?!毙撵`感受和筆隨意走,一扇門打開,水龍頭這個意象讓上課下課這個動作立馬變得生動。

再好吃的飯菜也會遇到覺得不合口的顧客,為了顯示我對《逝去》的偏愛,還是得挑一些毛病出來的,這樣廚師才會更長進,而老五可能會更受歡迎。我挑出的問題是方言對整體文章造成的障礙?!妒湃ァ分?,有大量的方言俚語,比如《雨子坑》一文中所說的雨子,實則是蘆葦蕩。其實,引用“胡墼”這類在《說文解字》之類古籍中能尋到根源的詞,是會讓文章顯出深遠意境的,而雨子這種地域性方言會大打折扣不說,還會造成閱讀障礙。

其實,一旦把一個人往一堆人里扔,勢必就要找出不同來。在寫這篇文字之前,我一直糾結于用什么樣的基調來看待老五最合適。能不能找一個通道,既不給老五帶標簽,又能準確表述我對《逝去》的理解?顯然我做不到,我盡可能拋開鄉土的苦難、詩意諸如此類的簡單歸類,把老五放在整個寧夏散文群體,再找找不同。就寧夏散文而言,鄉村題材是大多數作家一直努力著的方向。寧夏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以及以農業文明為主的生活背景,加上大多數寫作者有鄉村生活經歷,以為寫最熟悉的生活就能寫出好作品的自信,諸多因素導致寧夏散文至今沒有出現成規模的城市化題材寫作,一直沉浸在農牧時代。這并不是一件壞事,沒有誰規定散文就必須得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專注有時候會將一件事做到極致。就具體的創作傾向而言,寧夏散文作家已經可以熟練地將植物這個意象從村莊剝離,讓它們帶上道德的光芒;也可以把農具這個意象從沉重的土地里剔除出來,讓它們成為窺探鄉村生活的切口;更多人是把個體的悲歡離合從繁亂的鄉村秩序中挑揀出來,用半鄉土半城市的目光重新打量。寧夏散文的一個共同追求,就是借助事和物,追憶和感慨,抒情和敘述。老五自然也擺脫不了這種窠臼,不過因為他沒有經過培訓的寫作技巧,和帶著土味的陌生語言,讓《逝去》的閱讀快感多少區別于大眾。這么說吧,如果想從諸多的寧夏散文中找到回到村莊的路,你就得想辦法撥開多余的具有迷惑性質的荊棘和雜草,而老五這里,一條路不偏不倚直通村莊,直接抵達童年和過往。

記憶是創作的源泉,往往也是創作的陷阱。老五的《逝去》,一頭扎進童年中,盡其所能回望了一個完整的有共性的時代,但是他又想在回望中找出童年和現在的區別來,可惜的是,他并沒有集中火力在這方面,雖然他在《回老家》等篇什中表達過某些擔憂,但是他并沒有試圖表達從農村而城市的過程中經歷的振動和陣痛,或許在今后的寫作中,對于變化而帶來的質問、觀望會多一些。這完全不礙事,我只是希望,其實每一個人都僅僅是個體,他們看起來是人群中單獨的那一個,隱藏在人群中的隱憂和顧慮還來不及說,或不知道怎么說,或不好意思說,或不知當說不當說。其實,老五已經替自己說了好多,也替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說了好多,這回沒說出來的,下一回可以接著說。

猜你喜歡
老五寧夏村莊
初 春
寧夏
娘走了,媽還在吶!
寧夏
裸背
寧夏
村莊在哪里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老五
澆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