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學生加強組織能力培養的幾個認識誤區

2017-04-12 10:29林燁
祖國 2017年6期
關鍵詞:高素質中學生素質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和高考升學唯成績論英雄的實施,二者似乎產生了不共容性,社會更對我們中學生加強組織能力培養持懷疑態度。今天我就中學生要不要加強組織能力培養,談談自己的切身體會和感受,歡迎同學們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我是一名來自福州市一所省一級達標校的高中生。得益于同學的信任和老師的幫助,從高一年級開始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工作,高二年級改任校學生部的工作。我也認識到高中生面臨高考壓力和繁重學習任務,對于能否勝任這項充滿挑戰性、公益性的工作忐忑不安。經過兩年的實踐和鍛煉,我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受到影響,而且更加激發起學習熱情和求知欲。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學習經歷和感悟,談談高中階段學生加強組織能力培養鍛煉的必要性和幾個認識誤區,期以引起全社會的共鳴和重視。

首先,高中階段加強學生組織能力培養,可以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打下基礎。我這里說的“高素質人才”,并不是說只有經歷了組織能力培養和鍛煉才是高素質人才,也不是說我自己已經是高素質人才了。在當今學校教育側重知識灌輸和培養情況下,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錯,但缺乏勾通與協調,缺乏愛心與責任,無法將自己的文化知識在未來工作中轉化為工作能力,使自己的知識水平沒有發揮極致。如果學校有意識加強中學生組織能力培養,在高中學習階段給予施展工作方法和能力的機會,對學習力好的學生來講將收到“文武雙全”的效果。對學習力差的學生來講,由于工作上表現出的熱情和基本能力得到鍛煉,彌補了在學習上的缺陷,甚至由于我們青年學生的成長特點,通過組織能力的培養鍛煉反而激發這些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力。所以我們認為:學生參與組織能力的培養鍛煉與集中精力學習考試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2010年,國家在制定《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時就提出了建設高素質人才的計劃。明確提出:“樹立全面發展觀念,努力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樹立多樣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边@為中學生組織能力的培養指明了方向。我們青年學生積極參于組織領導能力的培養與鍛煉,既適應中學生成長的特點和規律,又達到了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能力。對學校來講符合素質教育的精神和要求,對社會、國家來講,培養了綜合型、全面型的人才打下基礎。所以在高中階段有計劃有意識地加強青年學生組織領導能力的培養與鍛煉是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條可靠途徑。

其次,加強中學生組織領導能力培養,有利于學校對學生的有效教育與管理。

當前我國中學生教育與管理的難度很大,出現了很多不正?,F象,影響了學校教育質量和升學率。比如,很多學生不努力學習,整天沉迷網絡游戲;有的學生在社會上打架斗毆,甚至在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年段之間、班級之間組織打架斗毆現象;也有學生不尊重老師現象等等。所有這些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育和有效管理,使學校教育走向異化的危險。

在學生中加強組織能力培養,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當前中學生教育和管理難度大的狀況。一是學校通過組織和管理能力培養,可以建設一支可靠、得力、有為的學生干部隊伍,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目標,在學生干部的引領和帶動下,實現對全體學生的有效管理。二是學生干部是學校各部門和老師的得力助手。學生干部在參與學校管理工作中,既為學校工作出謀獻策,又要協助老師抓好班級和年段的各項工作的落實。既鍛煉自己的組織領導能力,又為實現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走上正軌發揮作用。三是學生干部是學校和班級學生推選出來的,學生干部首先應該以身作則,模范遵守校紀校規;要習禮儀,講文明,潔儀容,美形象,做一個文明的好學生,成為學生群體的形象代表,成為優秀學生的代名詞。倘若學校有機會給每個學生創造參與組織能力培養鍛煉機會,就可以實現每個學生都是優秀的,這樣學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全市仍至全省不是都很出色嗎?。

笫三,加強中學生組織領導能力培養,是提高中學生素質教育的最有效手段。

這一點,我的體會很深刻。自從進入高中階段學習后,我通過班級團支部的工作和學生部的積極工作。不但在學習上有了很大進步,而且養成自己誠信待人、團結同學、尊敬師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好習慣。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有了提高,鍛煉自己善于動手和創新能力。這是從課本上無法學到的“技能”和知識。我認為當下倡導的素質教育,應該是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學?;驅W生僅抓課本教育,突出體現學習成績、高考成績、本科升學率不是衡量素質教育成效的唯一標準。

那么體現素質教育是否成功的根本標準是什么呢?我認為要看學校培養的學生走上社會和工作崗位后能否成為社會實用型人才。而在高中階段開展學生組織能力培養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一可以造就高中學生的公共意識、主人翁意識、公民意識。培養對社會、對組織、對團體、對家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正義感。二可以不斷進行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可以逐步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能力,特別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說高中階段加強中學生組織領導能力培養是提高素質教育的最佳的有效途徑。這個途徑已經引起西方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期望也引起我們國家的高度重視。

第四,加強中學生組織領導能力培養,有利于中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個性化發展能力。

筆者認為中學生有意識參與組織領導能力鍛煉和培養,不全是為了“當學生官”,而是更好地發揮適合青年學生特點的創新能力培養,這是青年學生參與組織領導能力培養的有效目標。怎么說呢?我舉個例子,高一時候學校組織一次編導表演比賽,以班級團支部為單位,我作為班級組織召集人兼編導興趣小組長,在組織編導表演過程中,從誘發思考、編寫劇本、創設情景、營造氛圍等方面進行探索更改創新,最后經興趣小組同學共同努力,取得編劇大賽的二等獎。通過這次富有意義的團日活動,給所有參與的學生一次激發空間想象、發散思維、創新潛能和領導能力培養的機會。自主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所以青年學生參與領導能力培養,不僅是為了將來想當官的理念,而是更好地激發我們青年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五,加強中學生組織領導能力培養,需要摒除的幾個認識誤區。

誤區一:有人認為高中生面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高考壓力,組織領導能力培養和鍛煉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可有可無。持這種觀點的人,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長遠利益。只以成績論英雄,沒有樹立科學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觀。在這種認識誤區指導下,許多學生青春成長期的特點被抹殺,成長的道路上顯得乏味單一,心理需求被抑制,心靈被扭曲。有的學生智商很高,學習成績出類拔萃,但情商不高。缺乏愛心、忠心、孝心、信心,沒有責任感、使命感和正義感,使自己的智商沒有服務和服從社會需要,甚至走向社會的反面。凡此種種,都不符合國家人才培養戰略和社會對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所以目前當務之急是消除這種陳舊的傳統的落后的教育觀念,培養新型的、健康的全面型人才。

誤區二:認為學生參與組織領導能力培養就是“將來想當官”。持這種觀點的人其實質就是把組織領導能力培養與“想當官”劃上等號。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深刻理解學生參與組織領導能力培養的科學內涵。組織領導能力培養包括組織策劃能力、指揮協調能力、服務合作能力、溝通應變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等,不是僅指學校賦予學生的指揮權力,更多的是服務學生共同開發創新潛能的能力。所以在學校進行組織領導能力培養和鍛煉,更多的是提高學生素質,滿足將來社會對全面型人才的需求,而不是權力使然;是學生服務水平的提升,而不是權力的享用;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的展現,而不是當“學生爺”。

誤區三:也有人認為當領導不需要經過培養,有人的地方自然會出一個“領袖”。持這種觀點的人缺乏戰略發展眼光。我有一位近親長輩從美國留學回來,在談及西方國家與我們中國教育理念差異時,專門談到高素質人才培養問題。她說這幾年美國等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在學生階段進行組織領導能力的培養,學校不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施展領導和被領導的鍛煉機會,然后寫出總結體會文章再進行二次交流。通過這些組織能力的垂煉,很多學生激發出創新學習熱情和獨立的決策能力。我聽了這些介紹,聯系自己的切身體會,內心確實有一種共鳴:我們國家的這方面培養確實落后了。觀念的滯后帶來了行動的落后。目前我國對中學生組織領導力的培養僅處于關注階段,僅有為數不多的中學開始重視培養。期盼有一天全社會都來重視這項利國利民的工作,把中學生組織領導力的培養納入中學生的必修課程,使素質教育在全國中學校園深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到那時我們國家不僅是教育興國,而且是教育強國了。

(作者簡介:林燁,現就讀于福州市笫十八中學高二年級,高一年級曾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現為校高中年段學生部長。)

猜你喜歡
高素質中學生素質教育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基于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有機化學教學改革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全國高素質農民超1700萬人
創新德法兼修高素質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