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倫理困境研究

2017-04-12 13:17戚樂樂
祖國 2017年6期
關鍵詞:倫理困境實踐

摘要:眾所周知,我國社會工作是由西方引進而來,在實踐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沖突。而本文將根據社會工作本土化所引發的倫理困境問題展開一系列的研究。而社會工作本土化倫理困境主要有:社會工作本土化需要面臨的倫理困境主要有:保密與否、案主自決、利益沖突、專業界限、公平分配、價值沖突、同事關系等。

關鍵詞:社會工作本土化 倫理困境 實踐

一、社會工作本土化

社會工作本土化是指產生于外部的社會工作模式進入中國,同其相互影響以適應中國社會的需要而發揮功能的過程。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專業的助人自助的學科,其價值體系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盡管社會工作是由西方國家引入近我國本土,但是社會工作的獨立價值體系是不受任何文化制約的,而這一部分正是社會工作最具有核心價值的部分,它超越了國界和傳統的意識形態。所以,當我們把社會工作專業引入我國本土時,我們需要將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與我國實際國情和文化相結合,以便更好的適應我國國情,促進社會工作在我國的發展。

二、社會工作本土化所面臨的困境

(一)價值沖突。社會工作是一種帶有價值觀色彩的專業與職業,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社會工作的起源是西方的慈善事業。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在實踐者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反映,提供專業實務的方向和指導, 并對服務對象、干預框架、實務策略及成敗界定等具有關鍵影響”。而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價值觀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導致了社會工作本土化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困難與沖突,所以要想社會工作可以真正的扎根于中國社會,就要尋求中國與西方價值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二)保密與否。社會工作中的保密原則規定不得向他人透露案主情況與個人隱私。但中國社會人情關系復雜,案主親屬迫切想要了解案主的狀態,而社會工作者通常情況下會礙于朋友關系告知,這就違反了社會工作的保密原則。而我國社會工作服務的主要形式是政府購買,在這一前提下,保密原則的遵守就更加困難了。

(三)專業界限。社會工作中需要案主與社會工作人員保持一定的界限,但在具體的服務中很難不產生其他關系與情感,這就使案主與社工陷入了雙重困境中。而在我國本土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很容易產生其他關系,這就極有可能導致專業界限模糊。

(四)利益沖突。當社工與案主發生利益沖突時,社會應以案主的利益為首要利益。在我國這樣一個以政府購買為主的環境下,一些青年社會工作者在發生案主與自身的利益沖突和案主與政府發生利益沖突時很難取舍,造成了相應的倫理困境。

(五)公平分配。合理配置資源,將資源進行公平分配也是社工的準則??墒钱斮Y源過少無法進行公平分配時,社工如何做計劃,如何進行資源配置就面臨一定的倫理問題了。

(六)同事關系。社會工作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我國缺少相應的專業人才,很多社會工作者都是非專業出身,這就導致了同事之間會出現價值觀沖突,提供服務能力不同的情況。而同事之間的價值觀沖突將會導致對待案主的態度不同,從而影響服務的進展。

(七)案主自決。案主自決主要強調案主應自己做決定。而在實際的社工服務中,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尤其在我國這樣的文化傳統的背景下,案主自決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三、社會工作本土化倫理困境的一些解決辦法——以雙重身份為例

(一)雙重身份的一些解決措施。當社會工作者承擔了雙重角色任務,同時又對他提出相互沖突、不能協調的角色要求和互不相容的角色行為規范時, 便會產生角色沖突(roleconflict)。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案主及社工可能就會發展為朋友關系,這樣,案主和社會工作者之間就不僅僅是案主與社工的關系了,還是朋友關系。這樣的關系給社工在工作中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這時就需要社會工作者扮演好社工的角色,掌握一定的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可以在社會工作中給自己的案主更好的提供服務。

(二)建立相應的督導學習機制,同時加強社會工作者倫理教育。在當代中國,我國還沒有完善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價值體系,我國只制定了相應的宏觀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而沒有重視微觀的、與情感相關的價值體系。所以筆者認為,我國需要加強社工機構與教育機構的合作,建立完善的社工倫理價值體系。與此同時,對高校大學生及相應的社會工作者進行倫理教育,以便他們可以更好的為案主服務,當他們遇到類似于雙重身份這樣的倫理困境以及其他倫理困境時,他們可以更好的解決。

(三)處理雙重身份的原則。我國社會工作者進行相應的社工服務時,很容易遇到各種倫理困境。而本土情境下的雙重身份困境時,社會工作者應遵守下列原則:尊重人,相信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且能夠自我改變、成長和發展;持有道德關懷和道義追求信念;將人際信任和制度信任、人情關系和工作關系、普遍關系和特殊關系、無私奉獻和薪酬福利相結合。

總而言之,在現代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大量人口、社會關系復雜的大背景下,如何處理好社工在服務中所面臨的倫理困境是迫在眉睫的。筆者認為,要處理好這些困境,就需要社會工作者進行相應的研究與實踐,爭取早日得到一系列可以給前線社會工作者提供一些科學的理論上的指導,更好的促進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思斌.試論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J].中國社會導刊,2007,(12).

[2]顧東輝.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沖突及對策[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2).

[3]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潘綏銘,侯榮庭,高培英.社會工作倫理準則的本土化探討[J].中州學刊,2012,(01).

(作者簡介:戚樂樂,學生,社會工作碩士在讀,單位:長春工業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研究方向:青少年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倫理困境實踐
腦機接口技術:倫理問題與研究挑戰
本土文化視角下人力資源管理倫理困境的研究
寧養社會工作服務中的倫理困境及反思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