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的困境以及對策研究

2017-04-14 14:07吳瓊吳欣欣吳欣慰
中國市場 2017年4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研究

吳瓊++吳欣欣++吳欣慰

[摘要]雖然我國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都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和指導意見,但是在具體的落實和實施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文章以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的困境和對策進行研究,通過分析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的意義作為切入點分析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現狀,并在此基礎上論述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創業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公共管理的相關理論結合分析的相關結果對于我國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創業提出對應的建議。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對策;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245

1引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發不斷的深化,我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區域經濟之間的發展不夠均衡,東南沿海地帶的發展速度要遠快于我國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并且由于經濟總量和基數的影響,經濟發展的不均衡特點在進一步的被放大。并且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存在大量的少數民族聚集區,例如:西藏、新疆、云南、貴州等省份。由于歷史和地理上的原因,這些區域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對于這一現象我國政府高度的重視,早在2007年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提出了關于少數民族學生就業的問題。在大會上首先對于我國勞動力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和論述,指出了目前大學生在就業方面存在較大的壓力。其主要原因是,自1999年來我國高校的招生規模在不斷地擴大,2003年我國大學生的人數開始大幅上漲,但是對應的是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外因和內部市場需求的影響其增長速度落后于對應的大學生增長速度,因此,在對應的崗位上存在更大的競爭。而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完成大學教育以后,在就業方面存在兩種不同的選擇:一是返回生源地參與當地工作;二是在其他地方尋找合適的崗位進行就業。但是少數民族大學生由于其基礎教育較為薄弱的原因,在生源地以外的地區謀求崗位時會受到同期畢業大學生的競爭,其獲得合適崗位的機會將進一步被擠壓。而返回生源地參與當地工作同樣也存在就業的壓力,由于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因此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相應增加的崗位也有限,因此造成了少數民族大學生內部的競爭。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政府提出了關于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激勵政策,特別是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創業上也提出了對應的幫扶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帶動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解決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壓力,可謂一舉多得。

2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的意義

目前由于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如何開辟新的空間促進大學生的就業則成為當下需要解決的主要社會問題。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而言,雖然國家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保障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入學比率,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質方面的支持條件,但是對于不少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而言,其入學的學費和相關的生活費用仍然是捉襟見肘。所以一個少數民族大學生往往背負的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村落的負擔。處理好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不僅僅是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個人而言的幫助,更是作為一種示范作用在當地推廣,不僅僅能夠激勵少數民族同胞從聚集地區走出來實現民族的融合,更加可以在思想上促進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的教育事業興起,使得少數民族地區更加關注教育方面的信息為少數民族同胞的文化、經濟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偨Y來看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改進具有如下的積極意義:

21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融合

少數民族大學生作為進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代表,在求學的過程中所接觸所看到的事物可以帶回到生源地進行傳播,在經濟和交通發展不方便的少數民族地區可以起到推廣作用,不僅是對外部環境的講述,甚至涉及國家對于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等都可以起到推廣和示范的作用。而處理不好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嚴重的情況下會打擊少數民族聚集地區接受教育和民族融合的積極性,從而使得不同地區直接的分化更加嚴重,不僅表現為經濟方面的分化和發展程度均衡性的進一步破壞,甚至是民族融合的問題也會被進一步地放大。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包含了56個民族,對于少數民族的相關政策和民族關系的融合問題直接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穩定程度,也間接影響了我國整體經濟、文化、教育水平的向前發展。在穩定的環境下我國才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則可以對于民族之間的融合起到很好地促進作用,如果處理不好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促進民族融合的方面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2帶動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的經濟發展

我國的經濟發展上呈現出較強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態勢。在東南沿海地區由于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在接受咨詢和地理上都具有內陸地區所不具備的優勢,因此其發展速度也相對較快。在這些地區的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已經明顯地融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廣州,不僅包含了少數民族甚至包括了外來國家的人口都實現了很好的融合。但是對于內陸地區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由于其文化背景以及對應的文化傳統、民風民俗的不同,在對于民族的融合上缺少相關的經濟、文化交流,則妨礙了民族的融合。因此,歸根結底在促進民族融合以及增加相互的交流以及促進經濟上的發展。在這方面我國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政策,近年來在西部的投入不斷加大,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以及對應的配套設施建設輔助,西部進行經濟發展和創業的環境已經大為改觀。對少數民族大學生而言,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掌握了新的技術,同時又有相應的政策優勢,返回生源地進行創業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在當地的地區而言,由于有了國家的政策支持以及對應的資金投入,硬件設施在逐步完善,所欠缺的就是軟件環境的建設以及對應的人文建設。少數民族大學生不僅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同時對于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的民風民俗更加熟悉,在返回當地進行創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更加可以在文化、教育方面有所貢獻。因此,在當前的環境下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創業具有更好的外部環境支持。

3少數民族大學生創業的困境

31語言影響導致環境融入的障礙

我國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提供了一些列的優惠政策包括物質和精神等方面都進行了對應的優惠,但是由于受到歷史和經濟方面的原因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依然與漢族的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首先就是語言方面的差異,由于少數民族所使用的母語上屬于小語種,所以對應的在獲取信息和相關資料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而也導致了地區的教育相對落后,因此在少數民族大學生進入大學以前所接受的基礎教育相比于漢族的大學生而言要相對較差。其次,依然由于是語言的原因影響,例如新疆和西藏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進入高校以前都會接受相應的漢語教育,這是由于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地方上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依然是小語種的教學,所以在進入高校進行學習以前需要克服語言的障礙,也造成了少數民族大學生再進入大學以后其年齡相對較大。在進入高校以后對于外部環境難以很好地適應。目前在我國的高校中少數民族大學生除了正常的求學和課堂活動以外,很少與其他的漢族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收到語言的影響,在交流上不能夠順利的開展,在其閑暇時間一般是通過老鄉會的形式進行民族的團體活動。這樣的現象不利于少數民族大學生融入到外部的社會環境中,因此在外求學的過程中少數民族大學生依然保持著較為封閉的環境,影響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外部信息的獲取,不利于其畢業之后的就業或者自主創業。

32觀念陳舊

不少的少數民族大學生來自農村,其物質條件比較有限,對應的觀點也相對陳舊。雖然國家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保障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入學比率,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質方面的支持條件,但是對于不少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而言,其入學的學費和相關的生活費用仍然是捉襟見肘。所以一個少數民族大學生往往背負的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村落的負擔。因此,少數民族大學生在畢業后的期望主要集中在獲取好的工作,因為在陳舊的觀念影響下認為自主創業等于從商,而從商在傳統的觀念里是比不上一份穩定可靠的工作的。因此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少數民族大學生更加傾向于獲取一份穩定的工作。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一份調查問卷中顯示,少數民族大學生認為創業是逼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渠道,并且對于創業的看法上一般對于目前國家提供的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是處于盲區的態度,對相關的政策和形式不大了解。在自己的擬態環境中,一般來自農村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認為,如果自己不能獲取穩定的工作,在家鄉父老的眼中就等于是畢業就失業的失敗表現。因此,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的動因上都不具備促使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的條件。與之對應,要激勵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創業則要從根本上從內部和外部改變少數民族大學生對于創業的看法,另外也需要改變少數民族農村環境下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看法。

4應對措施

目前,在對大學生的培養上依然保持著傳統的培養模式,即根據學科來劃分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采用學分的形式來考核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對相關專業的認知程度也是靠學分和考試成績來進行評價。但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基礎教育的背景和語言上與普通大學生存在區別,因此可以考慮因材施教的方式來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培養。而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培養上采取與普通大學生一樣的培養模式則不會產生差異化,與之對應的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一樣也會通過同樣的渠道去就業和謀求一份穩定的工作。因此從教育的角度上,獲得什么樣的培養則會通過什么樣的途徑進行發展。而大學則成為了對應的生產車間,將一樣的產品推向市場。而對于市場來說就存在飽和的因素,在采用統一培養的方式下必然會造成就業壓力的進一步增加。

另外,在相關的西部開發的政策的宣傳上以及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條件上進行更多的介紹,讓少數民族大學生在畢業以后的選擇上有更多的信息咨詢提供,讓其在畢業后有更多的選擇。不僅對于改善就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也可以使得更多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有機會回到生源地從事對應的工作,對于當地的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保玉試論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2):13-17

[2]鄧冰熊,敏朱眾,張碧昌,貴州地區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貴州醫藥,2003(7):667-669

[3]蘭樹林論民族院校畢業生就業難之原因與對策[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2):184-186

[4]葉扶榮民族院校大學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對策[J].理論觀察,2006(6):112-114

[5]田曉紅少數民族大學生壓力源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3(2):44-46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大學生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