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探析

2017-04-15 23:35羅能錚謝靜
求知導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管理工作院校高職

羅能錚+謝靜

一、引言

自高等教育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跨入大眾化階段。學生與學校的關系發生了改變,學生的主體意識逐漸加強,學校更加重視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與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以及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市場與資源壟斷將被徹底打破,怎樣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高職教育在學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都應做出及時的反應。思想文化的多元傳播增加了學生工作的難度,傳統的學生工作模式面臨挑戰。

高職院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學生管理工作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新形勢,學生管理工作又出現很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學生思想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如何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是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個新難題。各高職院校要努力尋求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對策,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探索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手段等,將學生由被管理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者,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生管理工作,將大學生行為規范內化成學生自身的素養,外化成自覺的行動;建立“教育、管理、服務、關愛”等一體的學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二、學生管理工作相關概念

1.學生管理工作的內涵

在美國,學生管理工作即是學生事務管理,而學生事務管理主要是對學生非學術性活動、課外活動的組織管理等。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學生活動、生活輔助活動、教學輔助活動、學生事務工作自身的管理等四個方面。由于學生活動十分廣泛,除協調、管理學生社團、學生活動之外,學生事務管理部門也承擔一些活動的組織工作,比如社交活動、文體活動、志愿服務活動。教學輔助活動主要包含招生、登記注冊、專業指導、就業指導等。生活輔助活動主要是為學生的食宿、獎貸金發放、生活狀況、心理健康等方面服務的。

在我國,早期的學生管理是一個教學管理上的術語,主要指的是對學籍進行管理,包括入學、登記注冊、成績考核、紀律考勤、畢業證書發放等工作。隨著學生事務范圍的擴大,學生管理工作逐漸脫離教學管理人員,逐步成為學生管理工作一個約定俗成的專業術語。1990年國家教委以“學生管理”作為關鍵詞,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學生工作具有動態性的特點,不同時期有不一樣的含義,它是一個工作領域的統稱,是對學生進行非學術性教育、管理、服務等活動的總和。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中心,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教育、指導、服務等工作,促使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讓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其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籍管理、獎懲管理、日常管理、畢業生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等。

2.學生管理工作的理念

目前,高職院學生管理工作大多數還沿用傳統的管理體制,學校、學生之間形成依賴的主從關系,學校是主動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學生則成為被動的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大多數學生管理工作者沒有緊跟時代的步伐,還是抓住 “管住學生不出事”的原則不放,通過各種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強調一個步調、一個聲音,追求一種風格、一種色彩。雖然這種管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有序管理,保證校園、教學的正常秩序,但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造成嚴重的影響。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人才,現代學生管理工作的理念應該是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要以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開展工作。兩千多年前的齊國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泵献拥摹懊駷橘F”,也反映了“人本”的思想內容?!耙匀藶楸尽本褪且鹬厝?、關心人、激勵人、發展人,讓人積極愉悅地進行工作,并實現更大的發展。引申到教育中則是以學生為本,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發展學生,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還要讓他們生活得好,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基礎。

三、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學生管理工作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影響著學校、社會的穩定。因此,各高職院校也十分重視學生的管理工作,對學生管理工作進行了積極的探究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面臨著諸多挑戰。

1.沒有真正擺脫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

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成功的經驗,但在新形勢下存在顯而易見的弊端。就目前來看,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基本擺脫了傳統的管理模式的束縛,但仍有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還滯留在重管理、輕服務的境界中,通常注重管理者的決定性作用,將學生視為被管理的對象,認為學生只是輔助作用,學生只要服從管理者就足夠了,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管好”學生、“管住”學生的層面,以確保維持學校穩定,并促進學校的發展,而不是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

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者通常將學生當成管理的客體,嚴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過分強調統一要求,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采用傳統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不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管理工作效果較差。

在新形式、新時代的浪潮中,學生管理工作者需要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更新理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將“管學生”轉變為“服務學生”,將自己的身份看作是學生的服務者、引導者,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2.學生管理規章制度滯后于形勢發展

多年來,學校為維護正常的教學、教育秩序,根據原國家教委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對學生管理工作確實大有幫助,但也存在“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規定,使管理工作經常處于“尷尬的境地”。學生起訴學校的案件時有發生,大多以學校敗訴告終。這些案例反映出當前學生權利意識逐漸增強,與學校滯后的依法治校管理理念產生了矛盾,因此,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3.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使學生管理難度增大

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學生人數急劇增加,教育逐步走向大眾化,學生質量下降成為不爭的事實。交費上學,使得家庭經濟條件不佳的學生壓力增加;來自生活、學習、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勢必會給學生心理造成一定障礙;高考沒有了年齡限制,彈性學制的實施也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4.網絡的負面作用對學生影響很大

網絡是把“雙刃劍”,為大學生學習、獲得新訊息開辟了新途徑,為其交流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也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有害信息在網絡上肆意傳播,一些大學生沉迷于網絡,致使其精神空虛、行為失常,甚至有的誤入歧途?;ヂ摼W對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學生的教育、引導和管理工作也面臨艱巨的任務。

5.學生管理工作師資隊伍人員嚴重不足

目前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就是管理工作者短缺和質量不高。師生比逐漸加大,學生管理工作者任務繁重,無法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管理工作者還比較年輕,缺乏實踐管理經驗,又缺乏專業的培訓與進修,自身的專業水平存在一些缺陷。這就導致管理工作浮淺化、表象化,流于形式,管理力度不夠,效率低下,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四、學生管理工作改革創新對策

1.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理念

樹立育人的科學發展觀,其核心就是堅持以人為本,使師生都成為育人的主體,把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發展人作為學校發展的根本目的,將人的發展確立為事業發展的全新理念。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學生管理工作也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確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彰顯人文關懷,以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培養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來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2.創新學生管理工作體制

目前,大部分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普遍采用院、系二級管理體制,隨著學生規模的擴大,一些院校也進行了改革。但是,無論采取什么樣的管理體制,都應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新的體制也要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順應高等教育大眾化、國際化的大趨勢,符合高職院校內部的教學、教育管理體制提出的新要求,更要體現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管理理念,使學生管理工作形成教育、管理、服務、關愛等一體的整體格局。

3.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方法、手段

(1)推進民主化進程,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生作為培養的主體,必須通過自我管理,才能使自己的社交能力、處事能力、組織能力等得到全面的提高,為邁入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要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學校的服務管理是基礎,為學生自我管理提供必要的條件與空間,進行必要的引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并內化成自身的素質,外化為自覺行動。這種引導會使學生終身受益。實現服務管理和學生自我管理的結合,這種結合也將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2)變“管理學生”為“服務學生”。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與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下,現代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因此,我們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摒棄傳統的管理理念,將“管理”轉變為“服務”,將“命令”轉變成“引導”;在堅持制度管理的原則下,融入一些情感因素及自身人格的影響力,轉變“強迫、命令”為“引導”以組織學生管理工作;本著“管理”即是“服務”的理念,把對學生管理和為學生服務結合起來,將管理融合到服務之中;將學生事務管理和學生各種活動進行有機結合,不僅僅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使學生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與人合作與相處。創造尊重人、了解人、信任人、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方法,在學生中樹立可信、可親、可敬的形象,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真正體現“服務育人”的管理理念??偠灾?,要高度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習狀況、心理健康狀況、成長情況等,充分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

(3)依法治校,建立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學生管理工作法制化,依法治校、依法教育和管理學生是高等教育的任務,也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因此,建立科學的學生工作管理制度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需要。高職院校要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訂學生管理規章制度,并且以此為依據來規范學生的行為,使學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手段。第一,積極引導網絡文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加強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有選擇地吸收、借鑒網絡信息,抵制不良網絡內容的誘惑。

第二,充分利用網絡快捷、方便、互動的特點,加強學生工作網站的建設,豐富網站信息,增強其知識性、服務性、趣味性,提高網絡教育的點擊率、吸引力。通過網絡咨詢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傾聽學生的意見,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研究,在現實中解決學生的問題。師生在網絡上進行平等、無約束的交流溝通,真正實現師生互動,使師生的交流方式更為個性化,改善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5)實行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學生管理工作隊伍要本著“精干、高效、專家化”的目標,不但要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全面的知識,還應該了解學生、理解學生,還要掌握有關的法律、法規,靈活地處理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要以學生為本,以服務和引導學生為宗旨。另外,要加強教師師德建設,聘請優秀教師擔任學生導師,成為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引路人。

五、結語

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要求高職院校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路、模式、方式方法進行不斷探究與實踐,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全體力量,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形成以教育、服務、管理、關愛等為一體的學生管理工作新模式。同時,要充分學習國內外各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成功經驗,不斷改革、創新我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戴聚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以生為本”的視角[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7.

[2]童靜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學生工作體系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猜你喜歡
管理工作院校高職
FMEA法應用于現代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中的體會
城市路燈精細化管理工作探討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