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才子便不逢時

2017-04-17 10:26
環球人物 2017年7期
關鍵詞:才學錢鍾書英才

大抵稱得上學貫中西的人,都不會放任自己活得太“率”吧。

才學是他們的殿堂,也是他們舍此無他的“華山一條路”。

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曾說:“如果吳興華活著,他會是一個錢鍾書式的人物?!蔽铱戳诉@句話就想,幸虧活下來了一個錢鍾書,要不然,吳興華這樣的文人屬于什么級別,還真不好跟人描述了。

吳興華死得早,1921年生,1966年“文革”一爆發就含冤而死。而錢鍾書比他早生11年,壽命長了近一倍?!皩W貫中西”四個字是錢鍾書的標配,而吳興華呢——我剛讀了最新整理出版的他的作品集,其中有一本文章結集《沙的建筑者》,篇目并不多,但讀起來觸目驚心,別說他會好幾國西文,單是自如地在幾種中文文體之間切換來去,這就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在這本結集中,《〈唐詩別裁〉書后》一篇是他17歲時寫的,古文嫻熟:“詩至有唐,菁華極盛,體制大備。流傳至今者,千數百家……”緊接著下一篇,是與書名相同的《沙的建筑者》,其中寫道:“我已經不能記得很清了……一切對我都像是夢一樣……”顯然是白話文運動興起后的時髦文筆。正當我猜想吳的白話大概也無法盡洗那種“怪味”時,就讀到了《讀〈國朝常州駢體文錄〉》一文,方知他早就超越了同時代文人的水準:“這些富麗堂皇、雕琢精巧的文章(指駢體文)今天還能給讀者什么呢?它們鏗鏘的音調,一度曾被認為如此悅耳,經歷時代的推移,不是已經接近喑啞無聲了嗎?它們苦心安排的文字圖案,還能給任何人美感享受嗎?”句長適中,用詞雅而不奧,什么時候看都是典范的現代漢語。

吳興華的書信,則完全是他操演西文的陣地。我覺得要想讓中國小孩懂得英文的妙處,與其丟給他們一本莎士比亞或者E.B.懷特,大不如拿幾頁吳興華的信當讀本,一讀就能看出,英文在表達某些意思時要比中文更精煉。比如,吳興華有一封信說,他讀到一首英文詩,覺得實在太“率”,“一股carefree的樣子,挺像中國詩”。用carefree來解釋中國詩的共性,真是一語中的,改用中文,你還得浪費不少字詞來解釋什么叫“率”。

策劃這套書的編輯發了一篇感人的手記,她說在一字一句錄入吳興華的手稿原文時,揣想著當初吳在亂世中但求一張書桌的焦慮心情;又想到在今天這個時代,想要告訴別人吳的作品多么值得一讀,又是何其困難。我卻犯賤地覺得,不論生前死后都永遠處在錯位的環境之中——生而無用武之地,死后錯過享哀榮的最佳時機,如此才是才子的真命運。所謂天妒英才,沒有天妒,“英才”都少了說服力。

1951年1月,吳興華已是北大西語系英語教研室主任,寫信給好友宋淇說:“眼看許多庸陋之流,策駿足,登要津,實在有說不出的感受?!鳖愃七@樣的憂患,他前前后后傾吐了十幾次,心里有一本明明白白的賬,說出來還得文縐縐的,不能糟踐了漢語的韻律。大抵稱得上學貫中西的人,都不會放任自己活得太“率”吧。才學是他們的殿堂,也是他們舍此無他的“華山一條路”。

猜你喜歡
才學錢鍾書英才
錢鍾書的幽默
永川:“逐浪奔永”匯聚八方英才
奮力創造建設現代化新黃石的嶄新業績
最短的情書
最短的情書
最短的情書
木牌指路
批判英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