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血小板治療對腔梗以及腦微出血的影響研究

2017-04-22 08:39楊利紅
健康之路(醫藥研究) 2016年6期

楊利紅

【摘要】目的:進行血小板治療對腦微出血和腔縫梗死影響的探討。方法:選擇我院收治腔隙性腦梗死并伴有糖尿病、高血壓患者109例,依據是否伴有腦微出血進行分組,記錄伴有腦微出血患者的出血位置與數目。然后依據患者是否服抗血小板藥物劃分為未服藥組、服藥組,并在治療3個月、12個月對抗血小板治療腔隙性腦梗死和腦微出血情況進行評估。結果: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療3個月、12個月時患者NIHSS測評分數高于入院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在抗血小板治療12個月內,患者腦微出血的發生率沒有增加。結論:應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腔隙性腦梗死伴發腦微出血,獲得益處遠比風險大。

【關鍵詞】腔隙性腦梗死;抗血小板治療;腦微出血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6-0008-01

在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卒中二級預防中,抗血小板藥物療效已經得到醫學界普遍認可,但當腔隙性腦梗死患者伴有腦微出血時,采取抗血小板治療是否會造成出血風險增加,當前還沒有獲得明確結論。本研究將依據MRI成像和卒中量表(NIHSS)評分,對抗血小板治療對LI伴有CMB的獲益、風險關系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109例腔隙性腦梗死伴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排除大血管病變、出血傾向疾病、出血性腦梗死、顱腦外傷、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腔隙性腦梗死診斷標準。四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時對其血壓、血糖水平進行測量,并全部進行美國國立衛生院卒中量表測評。為所有患者進行治療前的MRI檢查,對CMB數目進行記錄。同時依據相關標準對CMB級別進行劃分,1~2個CMB為輕度,3~10個CMB為中度,CMB超過10個為重度。依據是否接受抗血小板治療具體劃分為腦梗伴CMB未服藥組、腦梗伴CMB服藥組、腦梗未服藥組、腦梗服藥組。具體研究過程:①對研究過程中患者的出血風險進行密切觀察。②全部患者戒酒戒煙。③全部患者接受相同基本治療措施,具體有改善腦循環、降脂、降糖、控制血壓等。④服藥組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毫克,并在治療3個月、12個月開展NIHSS測評與MRI檢查。⑤對抗血小板藥物使用情況進行記錄。

1.3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1.0軟件處理相關數據,用±標準差(χ±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量資料,P<0.05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對腦梗伴CMB未服藥組、腦梗伴CMB服藥組、腦梗未服藥組、腦梗服藥組的MRI成像情況和NIHSS測評評分進行比較,P<0.05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治療前后NIHSS測評評分對比 比較入院時、治療3個月、治療12個月的NIHSS測評評分,服藥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比為服藥組好,同時隨著治療時間延長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逐步恢復。具體如表1.

2.2未服藥組和服藥組腔梗復發對比 隨訪1年服藥組具有20.0%(11/55)二次腔梗性腦梗死發病率,未服藥組具有31.5(17/54)二次腔梗性腦梗死發病率,兩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χ2=7.705,P=0.017)。

2.3 CMB觀察結果 入院時通過MRI檢查發現109例患者中41例患者存在202個CMB。其中17例患者為輕度、19例患者為中度、5例患者為重度。202個CMB中75個位于皮層-皮層下區、77個位于基底節-丘腦區、50個位于幕下區。接受抗血小板治療3個月、12個月開展復查,腔梗伴CMB未服藥組、腔梗伴CMB服藥組的CMB個數、部位,相對于入院時的個數、部位差異不大,無統計學意義。同時,在治療3個月、12個月腔梗未服藥組和腔梗服藥組的MRI檢查相對于入院時,未有新的CMB出現。

3討論

卒中作為人類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我國多數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是腔隙性腦梗死[1]。在我國三個一線城市的調查中發現,42%缺血性卒中患者為腔隙性腦梗死,在腔隙性腦梗死患者中有47%患者存在腦微出血。當前醫學界對于血小板藥物是否會增加伴發CMB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出血風險,還沒有獲得明確的結論[2]。有研究認為抗血小板藥物會增加伴CMB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出血風險,也就研究認為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CMB發生率的相關性并不明顯。在一項長達5年的隨訪研究中,對CMB患者劃分為未服藥組和服藥組,結果顯示相對于沒有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的CMB風險并沒有增加,而服用阿司匹林超過5年和5年之內患者的CMB發生率差異并不明顯[3]。

在本研究中,對比服藥組、未服藥組的腔梗復發率和NIHSS測評分數,可知在腔隙性腦梗死二級預防中抗血小板治療具有顯著療效。同時在1年內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并發CMB的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其CMB的發生率并沒有增加。但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伴有大量CMB腔隙性腦梗死患者時,仍需要開展嚴格的出血風險監測。綜上所述,在預防腔隙性腦梗死中應用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100毫克/天),產生的益處遠高于出血風險。但本研究中的例數和分析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所獲結論仍需要大規模前瞻性研究進行佐證[4]。

參考文獻:

[1]陳佳,劉維洲,潘華等.急性腦梗死伴腦微出血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療[J].臨床薈萃,2012,27(14):1197-1200,1204.

[2]代成波,王碩,段振鵬等.腦微出血對非腔隙性梗死抗栓治療后早期出血轉化的預測價值的初步研究[J].中國卒中雜志,2013,12(9):712-717.

[3]吉鳳,王世民,于蘭等.老年腦梗死患者伴腦微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1):11-13.

[4]范剛峰,張微微,黃勇華等.影響腦微出血嚴重程度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3,10(9):472-47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