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咦o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2017-04-22 21:13張小滿徐淑貞
健康之路(醫藥研究) 2016年6期
關鍵詞:心律失常循證護理急性心肌梗死

張小滿+徐淑貞

【摘要】目的:研究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咦o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邽檠芯繉ο?,將其隨機分為觀察與對照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平均臥床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整體心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結論:循證護理應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咦o理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6-0035-02

研究顯示,在對心肌梗死進行治療的同時,輔之以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1]。循證護理有計劃的結合了循證醫學證據與臨床經驗,同時對患者的個體特殊性也進行了充分考慮,其目的在于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減輕并發癥出現的風險[2]。本研究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咦o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邅碓从?013年1月~2015年7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經過冠脈造影進行明確診斷,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氣短、胸悶、心悸以及乏力的現象。隨機以1:1分為2組。觀察組:50例,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齡(59.21±9.26)歲。對照組:50例,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齡(59.05±9.12)歲。2組性別、年齡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囑咐患者進行臥床休息,保持通暢排便,并且相關并發癥進行積極預防。觀察組進行循證護理,具體如下。

1.2.1確定循證護理問題

建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護士、責任醫師以及護士長組成,對其進行相關心臟康復知識以及循證護理知識培訓;對循證問題進行確定,充分利用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以及中國知網等,針對總結出來的循證問題進行文獻檢索與資料查詢,對收集到的資料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評價。

1.2.2循證護理應用

1.2.2.1病情觀察

通常情況下,心律失常會出現在患者發病之后的1-2天,最為常見的是在發病之后的24小時之內。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24小時之內的生命體征與情緒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加強病房巡視力度,對患者體位、尿量、血壓、呼吸、心率以及心律等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其次,護理人員還要對各種心律失常的搶救程序與用藥特點進行有效掌握,如果患者出現了乏力、頭昏暈厥、氣促以及心悸等心律失常的先兆,就要及時對其進行搶救。

1.2.2.2誘發因素抑制

要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并且對病房內的濕度與溫度進行合理調控,最大程度上減少親屬的探視,對人流量進行合理控制。對患者的胸痛情況進行評估,將患者的疼痛程度作為依據,嚴格遵照醫囑采用止痛藥對患者進行治療,以此來緩解其疼痛。采取合理的措施來對便秘、尿潴留、代謝紊亂以及內分泌紊亂等失調現象進行有效預防。

1.2.2.3心理護理

因為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大多數患者需要在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對治療環境十分陌生,很容易出現焦慮、緊張以及不安等負性情緒。針對以上情況,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給予患者更多關懷與愛護,鼓勵患者大膽的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向患者簡要的介紹疾病發展過程以及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以此來幫助患者有效緩解緊張、恐懼、不安等不良心理,將其安全感與信任感增強。

1.2.2.4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在患者發病之后的4-12小時之內,給予其流質飲食,然后再慢慢的向低膽固醇、低脂以及低鹽的清淡飲食過渡,囑咐患者切忌暴飲暴食,養成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并且需要忌食豆漿、牛奶等容易產氣的食物,以此來將患者的胃擴張現象減輕。

1.2.2.5疼痛護理

通常情況下,心肌梗死患者很容易出現心絞痛的現象,這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采用改變體位、轉移注意力等方式來減緩疼痛。例如,患者可以通過聽音樂、看書、看電視等方式來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如果患者出現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感,那么護理人員要嚴格遵照醫囑采用止痛藥物對其進行止痛[3]。

1.2.2.6用藥指導

通常情況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F象出現在5:00—16:00這一時間段,如果患者需要在一天之內多次服用藥物,那么則要對用藥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其次,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家屬講解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常規給藥方法,最大程度上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與配合。對患者用藥前后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要進行嚴密監測,觀察其是否有不良反應出現[4]。

1.2.2.7康復訓練

等到患者的病情處于穩定狀態之后,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其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并且要對患者的反應進行密切觀察,如果患者出現了不良現象,則要馬上將訓練停止。

1.3 觀察指標

對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平均臥床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心功能分級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進行錄入,然后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庫的建立,計數資料進行方差齊性檢查之后,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則采用(±s)進行表示。

2.結果

2.1兩組平均住院費用、平均臥床時間、平均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平均臥床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兩組心功能分級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整體的心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Ⅰ級、Ⅱ級心功能患者數多于對照組,Ⅲ級、Ⅳ級心功能患者數少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重癥疾病,是因為心肌嚴重缺血所引發的不可逆損傷[5]。心律失常屬于該疾病的常見并發癥,和心肌細胞傳導異常、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肌細胞膜電位下降有關[6]。循證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能夠充分滿足醫學發展以及護理的需求[7]。這種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的臨床特征,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并且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會根據其臨床變化,對護理計劃進行及時調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護理資源的浪費,并且還能夠將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提高,能夠促使患者更好很快康復[8]。在本研究中,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哌M行了循證護理,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了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且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平均臥床時間、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整體心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由此可知,循證護理應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咦o理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櫻飛.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肹J].飲食保健,2016,3(15):117-118.

[2]馮媛媛.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肹J].飲食保健,2016,3(15):102-102.

[3]黃春蘭,朱輝群,黎小惠等.循證護理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11):1441-1442.

[4]張勝姬.循證護理應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臨床探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8):255.

[5]劉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研究[J].飲食保健,2016,3(14):48-49.

[6]吳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發生時間及護理[J].醫藥前沿,2016,6(16):296-297.

[7]田莉.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4):207-208.

[8]劉麗霞.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6,29(27):178-179.

猜你喜歡
心律失常循證護理急性心肌梗死
艾滋病患者合并機會性感染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