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與提高策略

2017-04-25 10:28陸春松
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 2017年1期
關鍵詞:蘇教版寫作教學問題

陸春松

[摘要]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寫作的基礎階段,但因為教學中的不足,因此學生在寫作興趣、情感、素材、思維以及訓練上都有問題,蘇教版在寫作教學內容上有一定程度的創新,根據這一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提高問題;蘇教版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

1.寫作興趣和情感的缺乏

寫作的提高關鍵在于興趣,小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往往不高,對于作文往往是因為老師的安排在寫作,沒有主動想去寫什么的意識,寫作時往往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這種現象的關鍵在于寫作的動機性以及情感的不足。情感作為寫作靈魂,其來源往往是實際生活中的經歷以及體驗,但學生缺乏將這種經歷升華化、書面化的意識或者能力,歸根結底仍然是情感的不足,或者不能將睛感與寫作相結合的問題,因此造成寫作時內容空洞,教師在寫作中往往注重技巧講解,卻不能更充分地引導學生享受寫作的魅力,或者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將隋感融入其中,學生在接到寫作作業時,很多時候反而是從網上找同樣題目的文章進行仿寫甚至抄寫,學生仍然不知道怎么寫作文,交上去的作業往往也是千篇一律,個性化不足。

2.缺乏寫作素材

學生在寫作時無法下手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寫作素材的缺乏,無話可寫,寫作的表達往往是存儲于人的記憶中的各種信息的綜合,因此記憶信息的存儲量直接決定了寫作內容的豐富性和流利性。這些信息可以是生活體驗、人生經歷,也可以是廣泛的閱讀和思考,還可以是各種見聞,不在日常中注意這些素材的積累,就會在寫作時無所適從,無法寫作。

3.寫作思維模式較為單一化

小學寫作教學中較為重視學生的興趣和情感激發,這一點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寫作教學內容中突出較為明顯,寫作訓練內容基本都是圍繞情感型素材為中心的,寫作中會圍繞“生動、感人、美好”等要求進行訓練,突出學生的文學化以及抒情化,但缺少邏輯型題材的訓練,忽視了科學思維、邏輯思維的培養,容易使學生在寫作中形成一種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的思維,寫作中也容易出現口語化傾向,反而使寫作技能不能得到更好的鍛煉,書面表達的邏輯性特點也會被忽視。

4.缺乏長期堅持的訓練

蘇教版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將寫作分成了幾個單元進行,而這些單元的寫作訓練一般是兩周一次,教師在這樣的教學周期中一般將寫作當成兩周一次性的訓練,寫作本身就是一件較難訓練的項目,沒有長期堅持的積累以及訓練無法養成優秀的寫作能力,學生本身就反感這個枯燥的學習過程,教師又沒有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造成小學生的寫作教學往往不能長期有效的堅持,而是斷斷續續地寫作。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提高策略

1.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力

在蘇教版的寫作教學內容中仍然存在一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并不直接的內容,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情緒,其中情境創設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六級級上冊的教材中有一個寫作訓練要求是從四幅剪紙中選擇一幅作為觀察點,根據想象寫作一篇文章。而學生對這四幅作品的場景都是較為陌生的,因此教師就要有充分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寫作中,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在虛擬的情境中體會剪紙中的生活場景,可以有效喚醒學生的寫作熱情和情感。在這種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深入情境中,通過想象,以符合情境的話語系統不斷深入演繹情境,能夠將觀察層次更為深入,學生也能夠通過親身的參與和想象積累素材,激發寫作興趣,進而完成寫作。情境的創設中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根據教學價值設置情境模式。

2.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

寫作是一種自由性的活動,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性,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于寫作素材的內容,但很多學生依然覺得無話可寫,無法深入寫作,其中一個較大的原因就是不能夠深入地觀察生活。因此引導學生深入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是教師首先應該運用的策略。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材中有一個寫作訓練,要求學生介紹一個家鄉的特色產品,這一類型的寫作占據了一個單元的練習內容,《草原》以及《青青高原一株柳》等都是該類型文章的范文,學生通過對這類范文的閱讀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教師則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對家鄉的印象說起,想象家鄉的樣子,想象家鄉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在逐步的引導中學生就能夠慢慢明確在寫作中表達什么樣的內容,該怎么表達。在寫作中,還可以根據教材中提供的具體范文進行分析,從中學習文章的表現手法。教師可以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讓學生觀察周圍生活中的場景或者事物,并圍繞這一場景或事物完成寫作,逐步養成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積累素材的寫作習慣。

3.寫作邏輯思維的訓練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從小學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可以擬定寫作題材的中心思想,選擇最為符合中心思想的材料,然后擬定提綱,讓學生按照這一思路進行寫作,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寫作思路,之后再由學生根據提綱進行寫作,通過想象構思文章的情節,并將想象中的情節書面化,要注意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提升。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作文的書面寫作水平和表達深入性。

4.寫作教學的持續性

按照蘇教版每隔一定時間的寫作教學,對于晤性較好的學生可能有所幫助,但是這種周期式的訓練會造成很多學生寫作能力訓練上的斷裂和模糊,教師在一次寫作上講解了一些東西,而下次寫作課時又在講另外一個技巧,一次教學不容易使學生深入理解并運用教師和教材所傳授的內容,這種螺旋式的上升沒有一步步的堅實基礎做保證,因此在寫作的教學中最好圍繞一次講解的內容做更深入的鉆研,讓學生繼續深入,充分運用各種生活知識及素材繼續探究,加深發散性思維的訓練,使學生能夠根據教材和教師的講解內容找到更多的寫作門徑。

總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教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開闊思維,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不怕寫作,提高學生以寫作形式表達自己見聞感想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猜你喜歡
蘇教版寫作教學問題
蘇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精編課本題改編練習
民族預科生寫作教學的對策探究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架設作文橋梁,探尋寫作源泉
淺論高中語文寫作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課本題改編練習(常用邏輯用語、函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