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路徑探討

2017-04-26 18:07劉洪昌
當代經濟 2017年10期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

劉洪昌, 張 華

(1、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0 2、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0 3、連云港潤昌環??萍加邢薰?,江蘇 連云港 222000)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路徑探討

劉洪昌1、2, 張 華3

(1、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0 2、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0 3、連云港潤昌環??萍加邢薰?,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不僅僅表現在對“量”的需求突飛猛進上,而且對“質”的要求也節節攀升。但是由于存在著諸如相關院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相脫節、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制不健全、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不夠等諸多原因,導致人才供給嚴重不足。而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步伐,當務之急要在構建人才培養體系、評價體系、培養新模式及建立健全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等方面多下功夫。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路徑

一、相關研究綜述

近些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猛,但也面臨著高端人才短缺問題,特別是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短缺問題已經成為擺在各個企業和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學者們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問題展開了一些相關研究。有的學者從宏觀角度進行了研究,如:孫愛武(2014)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具有戰略性、導向性、創新性、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師資構成的多樣性、培養模式的協作性等特點。有的學者從微觀角度進行了探討,如:吳塵等(2014)認為要培養適應光伏企業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就要加快專業化、綜合性的光伏專業實驗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還有些學者聚焦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如:周國炳、丁明軍(2009)認為理想的企業適用高技能人才培養應選擇“雙輪驅動、工學輪轉”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何橋(2009)則認為要堅持以“本土培養”為主的原則,并積極嘗試“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但從現有文獻來看,學者們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較少,主要是從宏觀角度,比較注重對策建議研究。如:蔣青泉(2013)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要突破這種矛盾,就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專業結構,不斷完善校企合作培養制度,積極促進高等職業教育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李越恒、賀克(2014)認為我國高職院校要加快形成符合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辦學理念,要以市場為導向,構建具有“雙教”能力的師資隊伍,以學生為中心,提升教學組織的科學性和適應性。田擁軍、黃國慶(2015)提出要通過建立政、行、企、校多方參與的人才培養機制,打造科學的人才培養平臺,實施產學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步伐。

綜上所述,現有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研究定性多于定量,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上缺乏創新,未能滿足新形勢下戰略性新產業發展對人才的特殊需求。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僅有的一些論述中對策建議趨同現象嚴重,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途徑以及實現方式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各類高端人才的創新與創造,特別是工作在一線能夠把各類科研成果轉化為新產品的各類高端技術技能人才,他們在生產一線所釋放出的創造性是其他類型的高端人才所無法替代的。在“十三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不僅對各類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數量需求將持續增長,而且對質量要求也將節節攀升,因為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質量高低對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提升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1、高端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數量分析

隨著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對各類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量猛增。據統計,2015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達8%左右,規模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各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層出不窮,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集聚,一個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在全國各地建成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條條各具特色的產業鏈正在逐漸形成,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正在急劇增長。資料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突飛猛進,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將大幅增加,總量將達到1000萬人以上。根據專家預測,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逐步增長,到2020年有望達到15%。大量的高端人才將涌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步入快車道,帶動和吸納就業的能力將顯著提升,預計平均每年帶動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對各類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將大幅攀升。

2、高端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質量分析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拉升了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表現在對“量”的需求突飛猛進上,而且對“質”的要求也節節攀升。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位居產業鏈的高端,與傳統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相比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需要具有更高的職業素養、更熟練的實踐操作能力、更強的創新性思維能力,這就需要各大中專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要盡快建立起比較完備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大對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不斷提升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

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的原因

1、相關院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相脫節

雖然我國高職院校畢業生數量在逐年增長,但是由于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沒有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缺乏周密的規劃,重傳統專業(傳統理工專業和經管類專業)、輕新興專業,專業設置著眼于服務傳統優勢產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關注不夠,培養出的人才社會適應性不強,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不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許多高職院校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及其需求把握不夠準確,對急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標準、培養目標及培養規格等都處于不斷探索之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所需的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內容選取、雙師型隊伍配備、實訓基地及實驗室建設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加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風險性和諸多不確定性,對各類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具有一定不確定性,這就直接導致了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的資金投入渠道狹窄、積極性不高。這些都將導致在校學生所學的專業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所學內容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不適應,學生結構性失業也就在所難免。

2、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機制不健全

在《國務院關于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建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機制,要“推動職業院校與產業園區協同發展,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的有效銜接”。但目前許多高職院校既未建立起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也未建立起以促進“政產學研介”多方共贏為目標的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機制,與政府部門、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及相關中介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未能建立起常態化的互動交流機制,各方合作關系松散,往往形式大于內容,各方缺乏深度交流與合作,“三鏈”(“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不能實現有機融合,這就可能導致企業不能把需求有效傳遞給相關院校,相關院校又沒有緊密跟蹤市場前沿和技術前沿,人才需求信息與供給信息不對稱,往往容易造成大量畢業生結構性失業。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招工難現象。

3、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不夠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教發〔2014〕6號),明確提出要“推動企業將職業院校納入技術創新體系,強化協同創新,促進勞動者素質與技術創新、技術引進、技術改造同步提高,實現新技術產業化與新技術應用人才儲備同步”。由此可見,對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刻不容緩。但目前高職院校的生源比較復雜,許多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綜合素質相對不高。加上許多高職院校存在短視行為,思想上把高職教育和“就業培訓”、“就業教育”劃等號,熱衷于“訂單式培養”,實踐中忽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難免使學生缺乏創新動力,缺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技術創新后勁不足。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其高端技術技能人才也必須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和創新精神。因此,各高職院校要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原創力與技術攻關能力,要因材施教,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充足的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四、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基本路徑

1、構建政產學研介“五位一體”的多元化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具有培養模式的多樣性和協作性等特點,這就要求各大中專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構建政產學研介“五位一體”的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具體而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既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也需要積極發揮政府引領、指導及政策導向作用;各大中專院校應緊緊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主動轉變人才培養思路,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及各院校的專業特色,主動對接一個或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專業或專業群,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儲備;作為行業或專業領域的非營利性機構,協會組織要積極發揮自身作用,參與制定區域高端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總體規劃及人才評價標準體系,指導企業與高職院校聯合辦學,推動校企緊密合作;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不僅擁有高新科技,而且擁有各類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在教育資源上能夠與高職院校形成互補,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應以企業為依托,充分利用企業資源,降低人才培養成本,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不斷完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評價體系

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就應不斷完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評價體系。為此,要積極進行機制創新,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多元社會評價機制。各級教育管理部門應大膽改革,嘗試將政府評估和社會評價有機結合起來,明確各責任主體,努力促進形成專門的法規和制度性文件。各院校要以第三方評價的指標及反饋信息為依據,逐步建立起比較系統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反復實踐,在使用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此外,要大量收集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對畢業生質量的信息反饋,認真分析,及時總結,準確掌握社會及企業評價信息,以適時、適度調整人才培養機制及內部管理機制;政府部門、企業、院校及社會機構應密切合作,促進建成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多元社會評價保障體系。

3、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要高瞻遠矚、改革創新。要積極推動校企合作,促進學校與企業簽訂實訓基地共建協議,搭建各類實習實訓平臺,逐漸形成“工學結合、學訓交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為此,要積極探索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起“學訓交替+頂崗實習”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行教學做一體化,促進形成“課程操作實驗+課程基本技能實訓+專業技能綜合實訓+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設計)”的實踐教學體系,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將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實訓,直接接觸企業,融入企業,了解企業需求,不斷增強學生就業的適應性。通過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人文修養,也能夠檢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找準定位,不再“眼高手低”。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為此,也可以將教師的相關科研項目融入到實踐教學中來,以科學研究帶動實踐教學,也可以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先進生產技術引入到高職課堂實踐教學中來,使學生能夠不斷開拓視野,獲得更多的創新知識,培養更多的具有實踐性和創新性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4、促使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無縫鏈接

各高職院校應積極服務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密切關注各地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科學分析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結構,及時跟蹤戰略新興產業最新發展趨勢,了解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發展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完善和創新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各高職院校要緊緊把握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遵循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規律,密切加強校企合作,力爭實現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的無縫鏈接。要密切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結構變化,逐步構建起能夠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求相匹配的專業結構體系,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相融合。有針對性地開設新專業,優化教學資源配置,使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專業人才需求無縫鏈接,逐步流轉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匱乏的局面。

5、建立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首先,人才的培養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為了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大力需求,就要不斷拓寬人才培養融資渠道,并建立健全現有的人才培養投入機制。要積極推動由政府財政、企業資本、民間資本共同投入建立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專項基金,盡快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資金束縛。其次,逐步建立政產學研介合作長效機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不能靠學校單打獨斗,要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學校、行業協會及中介機構的協同作用,積極構建政產學研介共同參與的“多主體”人才培養新機制。政府要積極引導,企業要積極參與,其他各主體都要以實際行動參與到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中來,各方密切聯系,促進合作常態化。最后,還應積極引導各地區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制定系統的配套扶持政策,對集團化辦學給予大力支持,充分釋放集團化辦學的優勢,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奠定基礎。

[1] 孫愛武: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技能型人才資源存量研究[J].職教論壇,2015(12).

[2] 吳塵等:結合地方經濟探索太陽能光伏產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

[3] 蔣青泉: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高級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分析研究[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9).

[4] 李越恒、賀克:基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2).

[5] 田擁軍、黃國慶:湖南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9).

[6] 劉潔: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

(責任編輯:胡冬梅)

江蘇省教育廳2014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需求預測與開發路徑研究,編號:2014SJD662;江蘇教育“十二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視角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B-a/2015/03/024;2015-2016年度連云港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加快連云港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路徑及其政策取向研究,編號:16LKT44;連云港市第五期“521工程”科研項目資助計劃,“一帶一路”背景下加快連云港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分析與培養路徑研究,編號:2015-34。

猜你喜歡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
Polk(普樂之聲)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國際化的推進策略
第二屆西方修辭學高端論壇成功舉行
溫州城市“擁江發展”的戰略性和現實性思考
產業經濟學及新興產業群發展的思考探討
陜西經濟挺起“新支柱”——“數說陜西70年”之新興產業
AD GIN STUDIO高端影棚
高端制造業向更高端突圍
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認識和思考
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