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語“圪”詞語研究

2017-04-26 13:48范璐瑤
青年文學家 2016年35期
關鍵詞:晉語

摘 要:“圪”字的運用是晉東南方言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在長治方言中使用較多,且構詞能力很強?!佰佟痹~語可分為三類:一類保留了一定的詞匯、語法意義,為構詞語素;一類徹底虛化,沒有任何意義,為構形語素;第三類“圪”是分音詞中的第一個音節。本文認為它不但可以與別的語素結合構成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象聲詞,它還可以作為語氣詞放在句尾表一定的語氣。

關鍵詞:晉語;“圪”;結構類型;構詞語素;構形語素;語氣詞

作者簡介:范璐瑤,女,山西省長治市人,遼寧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中圖分類號]:H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5--02

一、引言

晉語指的是山西省及其毗連地區有入聲的方言?!佰佟笔菚x語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字,其構詞能力很強,產生了大量的圪詞語。它在晉語中的讀音比較一致,在入聲不分陰陽的方言里,多讀為入聲[k??],如忻州、大同等地。在入聲分陰陽的方言里,多讀為陽入,如太原、長治等地。

目前,不同學者對“圪”的研究雖然頗豐,但在有的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全面。本文所研究的晉語主要以晉東南語中的長治方言為例,來探索“圪”詞語不僅在語音、詞匯、語法及語用上有自己的特點,而且還可以放在句尾表示一定的語氣,有了語氣詞的特點。

為了討論方便,在這里我們把這類詞一概稱為圪詞語。

二、“圪”的用字、讀音和意義

從詞綴“圪”的用字上來看,除了“圪”字外,還有“個”、“胳”、“疙”、“仡”、“虼”、“紇”等字形。事實上,在有的圪詞語中,“圪”僅僅是表音的,只是由于有的語言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地丟失,所以造成了本字丟失而用一個音同的字來作代表?!吧轿鞣窖灾羞@類詞數量大、意義多,不可能一一因義取字,因此人們在使用“圪”字結構時約定俗成,選“圪”字作為這類字的代表?!保ㄍ跖R惠2002)①

在晉東南的長治方言中,聲母讀為[k],韻母讀為[??],至于在聲調上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我們這里暫且不予討論。

三、“圪”的性質

關于“圪”的性質問題,學者們看法不一。邢向東先生(1995)認為它是一個表音字詞頭②,溫端政(1997)先生認為它是一個不表義入聲音節,③侯精一先生(1999)認為它是一個表音字,④喬全生先生(2000)⑤認為它是一個沒有詞匯意義,只起構詞、構形作用的詞綴,王臨惠先生(2001)認為它是一個構成合成詞的詞綴.之所以會產生這么多觀點,正是“圪”類詞本身的復雜性使然。王臨惠先生認為“圪”是一個構成合成詞的詞綴,而事實上由“圪”構成的詞不只是合成詞,還有單純詞,如“圪糝”(玉米磨成的小顆粒)。在合成詞中,“圪”粘附在后邊的詞根語素上面,具有構詞作用,因此對于“圪”的性質問題,我們應該分情況討論,不能一概而論。

四、“圪”的構成形式及詞性分類

由“圪”組成的詞語很多,其構成形式也很多,這些詞語可以充當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1.名詞

“圪”構成的名詞有“圪A”、“圪A子”、“圪A兒”、“A圪B”等形式。

(1)“圪A”式 如:圪渣:量少且小的垃圾。

(2)“圪A子”式 如:圪須子:碎布條。

(3)“圪A兒”式 如:圪臺兒:臺階。

(4)“A圪B”式

如:塌圪拉:做事不利索且容易出事故的人

(5)其它形式

如:圪里圪旯:陰暗的小角落。

2.動詞

動詞為“圪A”式、“圪AA”、“圪A圪A”

(1)“圪A”式

這類形式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A”可以單用,另一種“A”不能單用。

圪吵:小聲說話,議論。

(以上為可以單用的例子)

圪蹴:蹲下。 圪遛:閑逛。

(以上為不可以單用的例子)

(2)“圪AA”式

這類形式一般為“圪A”的重疊形式,其意義與“圪A”式大體一致。

如:圪躺躺(稍微休息一會兒)

圪搖搖(晃動裝有東西的容器)

圪照照(粗略地看看)

(3)“圪A圪A”式

如:圪照圪照(稍微照一下鏡子)

圪掃圪掃(來回掃一掃)

圪遛圪遛(不停地溜達)

圪摸圪摸(來回不停地摸)

3.形容詞

“圪”構成的形容詞有:“圪A”、“圪AA”、“A圪BB”、及其它形式。

(1)“圪A”式

這種形式有不可重疊和可重疊兩種情況:

a:不可重疊

如:圪料(形容細長物彎曲不直) 圪瘆(形容心里害怕)

b:可重疊

如:圪隱(形容洗過的衣服快干了但是還沒有完全干透)

圪隱隱

(2)“圪AA”式

如:圪彎彎(形容彎曲) 圪溫溫(形容物體微溫)

(3)“A圪BB”式

如:胖圪墩墩(形容小孩或小動物很胖且很可愛)

明圪晃晃(形容很明亮)

薄圪令令(形容片狀的東西非常?。?/p>

(4)其它形式

如:黑圪隆冬(形容天色很黑)

圪料拐彎(形容路很繞,不容易走)

4.量詞

“圪”構成的量詞時“圪A”式,前面可加基數詞“一、二、三”等。

“圪”構成的量詞可分為兩種情況:

“圪”可以省略:圪堆(小堆),如“一圪堆土”

“圪”不可以省略:圪都(小頭),一圪都蒜

5.象聲詞

這種詞的形式一般為“圪A”式或者可以重疊為“圪A圪A”式。

如:圪巴(木頭等硬物裂開的聲音)

這類詞通??梢灾丿B為“圪A圪A”式,表示聲音的持續不斷,具有鮮明的形象色彩。

6.語氣詞

“圪”字作為語氣詞主要放在句尾,表示遺憾、命令等語氣。

如:——你到家了沒? ——還沒到了圪?。ū矸穸ǎ?/p>

這種用法主要是用在否定句中,表示動作還沒有完成,有一點點遺憾。

——把錢放進口袋圪?。ū砻睿?/p>

這種用法經常用于祈使句中,表命令的語氣。

五、圪詞語的語義特征、語法特征和語用特征

(一)圪詞語的語義特征:

晉語“圪”字雖然具有相對獨立性,但還未能獨立成詞,一但離開它所依附的詞,便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音節。但是,當“圪”進入圪詞語中時,又使這個詞語有了某種特定的色彩義。

1.名詞類圪詞語的語義特征:

(1)具有表示物體表面突起的語義特征,如:圪針、圪臺、圪堆、圪都(拳頭)、圪蛋(土丘)

(2)不表示詞匯、語法意義,如:圪纓、圪節、圪蚤

(3)表示“小”的語義特征,如:圪渣、圪糝

2.動詞類圪詞語的語義特征:

(1)具有表示動作短暫性的語義特征,如:圪蒙、圪遛、圪等

(2)具有表示動作持續性的語義特征,如:圪爬(來回地爬行)、圪掃、圪擦(炒菜時菜在鍋里慢慢地煮)

(3)表示程度較輕,如:圪飛(輕飄飄地飛)、圪搖(輕輕地搖動)、圪擺(輕輕地擺動)

(4)表示非正式的語義特征,如圪寫(隨便寫寫)、圪抹(隨便擦一擦桌子)

3.形容詞類圪詞語的語義特征

(1)“圪A”式在表示事物的性狀時,還帶有不好、粗劣的貶義色彩,如圪縮(縮)、圪彎(彎曲)。而那些表示高尚、美好、平坦等褒義色彩,不可以與“圪”結合。

(2)表示適中和喜愛的感情色彩。如白圪生生、藍圪瑩瑩。

(3)在“A圪BB”中,圪起襯音的作用,去掉“圪”后不影響意義的表達。如“白圪生生”和“白生生”是一樣的。

此外,在量詞性的圪詞語中,“圪”有表示少量、小的語法意義,如“一圪綹兒線”。在象聲詞的圪詞語中,“圪”只是為了模擬聲音,具有鮮明的形象色彩。

(二)“圪”的語法功能

“圪”作為詞綴,既具有構詞作用,又具有構形作用。

1.“圪”的構詞形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同一語素前加不加“圪”所表示的意義有區別:“坐”與“圪坐”的區別在于時間的長短,“圪坐”的時間短。

(2)轉換詞性。個別動詞加“圪”后變為名詞,如“圪扯”,“扯”本來是個動詞,但是加上“圪”后變成了名詞,是指一種面食,拉面。

(3)圪詞語中的成分有些必須加“圪”才能說。如“渣”是不成詞語素,必須加上“圪”才能說。

(4)有些語素在加上“圪”之后有了多義性,義項比較豐富。如“圪節”,①賴皮②牲口吃草料后剩下的草節③量詞節。

2.“圪”的構形作用主要表現在:

(1)沒有詞匯意義或語法意義,也沒有改變詞干的意義,只是增加一個音節,如:圪藏(藏起來)

(2)沒有詞匯意義,但有某種語法意義,如:圪等(稍微等等),圪躺(稍微躺躺)

(3)作為四字語里的一個音節,充當中綴,如:白圪生生。

以上這類詞,如果沒有“圪”,就不能成為一個詞,也就不能單說。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由“圪”可以構成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象聲詞,其構詞能力非常強,并不是某一類詞的標志。

(三)語用特征

圪詞語一般只出現在口語中,具有較濃重的口語色彩,在正式的場合,我們盡量避免使用,因為圪詞語畢竟是一種方言詞,具有較濃郁的地方色彩。

六、圪詞語形成的原因

1.晉語中的分音詞較多

晉語中有“圪”詞綴的詞語都有對應的分音詞,因此,我們認為有的圪詞語由分音詞演變而來?!佰兕愒~詞頭”作為一個構詞成分,是分音詞中的聲母字在晉語各方言中經過重新分析后形成的一個特殊詞綴⑥。

2.單音詞的復音化

復音化是出于語言中語音、語法、語義演變的需要產生的,其實現方式之一為語法類推。語法類推指的是語用虛化的語法成分來構成新詞(李如龍,2002)⑧其中的一種基本形式就是語綴化,這是人們抽象思維能力向前發展的標志,也是漢語不斷走向豐富和精密的標志。

3.晉語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觀念

晉語分布在山西省的中部、北部、東南部及河北、河南、內蒙古、陜西等四省區臨近山西的地帶。晉語區東至河北與山西交界的太行山,西邊和南邊緊鄰黃河,北邊一直延伸到內蒙古自治區黃河以東的中西部地區。

4.復輔音向單輔音的演變趨勢

在古代,有大量的復輔音存在,發展到現在,我們現代漢語的音節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沒有復輔音。在這一演變過程中,“圪”就是個很典型的代表。由于現代漢語的音節沒有復輔音,但是有的方言區的人們并沒有適應這種變化,所以就用兩個字來表示一個字,這兩個字的聲母合起來就是古音中的一個字的聲母。如“圪欄”其實就是“稈”這個字的音節的分讀,“稈”在古代的音就是glan。

七、結語

以上我們通過對晉東南方言中大量的圪詞語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了“圪”字作為詞綴不僅可以構成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象聲詞,還可以作為語氣詞放在句尾,表示一定的情感。通過相互比較,我們對這些圪詞語作了一個簡單的歸類,其中“圪”字有構詞作用、構形作用、能作分音詞的第一個音節這三種功能。并且我們還分析了這些不同詞性的圪詞語在語義、語法、語用上的特點,此外還對這些圪詞語的產生原因作出了分析。

參考文獻:

[1]王臨惠.山西方言“圪”頭詞的結構類型[J].中國語文,2001.

[2]邢向東.論內蒙古晉語的語法特點[J].內蒙古師大學報,1995(1).

[3]溫端政.晉語區的形成和晉語入聲的特點[J].山西師大學報,1997(4).

猜你喜歡
晉語
中古入聲字在山西晉語區新老派方言中的歸調比較
晉語長治小片與中原官話絳州小片交界地帶方言的音變擴散途徑
晉語懷仁話中的“一圪蛋”
山西高平方言補語探析
基于語料庫的晉語詞綴“圪”的構詞
晉語五臺片方言研究綜述
內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語反映的地域文化
晉語圪頭詞研究綜述
博愛方言的代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