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北山區紅陽獼猴桃花腐病和黑斑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2017-04-27 08:34唐有發
南方農業·下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黑斑病防治

唐有發

摘 要 紅陽獼猴桃品質好,口感佳,深受市場歡迎。桂北山區是獼猴桃重要的原生地,是我國發展獼猴桃生產的最適宜區之一。紅陽獼猴桃自2005年引種桂北以來已近12年,品質和成熟期優勢明顯,發展前景良好。但花腐病和黑斑病發生嚴重,對桂北紅陽獼猴桃產業發展影響甚大。結合工作經驗分析這兩種病害在桂北山區的發生規律,介紹其防治措施,以期更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促進桂北獼猴桃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紅陽獼猴桃;花腐??;黑斑??;防治;桂北山區

中圖分類號:S663.4;S436.6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05

紅陽是四川省自然資源研究所從紅肉獼猴桃資源中選出的獼猴桃新品種。四川省自然資源研究2015年獲得該品種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證,同年授權香港日昇農業(發展)公司獨家許可使用。紅陽獼猴桃在廣西北部桂林市的興安(2005年)、資源(2007年)、龍勝(2012年)和臨桂(2012年)等縣已成功引種多年,生長發育正常,果實長圓柱形兼倒卵形,平均單果重9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總糖、總酸和維生素C含量分別為17.30%,14.85%,0.59%,875.50 mg/kg[1];成熟果皮無毛,未套袋的果皮呈褐色,套袋的呈綠黃色至黃褐色,果肉黃色,沿果心有紫紅色線條呈放射狀分布,肉質細膩軟糯,有香氣,品質與選育地四川蒼溪相近,部分指標比選育地略高;果實成熟期比選育地早15-20 d,可在中秋國慶雙節之前采收上市。由于具有品質優和上市早的優勢,效益可觀,近年來紅陽獼猴桃在桂北山區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是,隨著種植面積增加和樹齡的增大,紅陽獼猴桃在桂北山區病蟲害也呈加重和加快發展趨勢,特別是花腐病、黑斑病,已對產量、品質和貯藏構成了較大威脅。下面就這兩種病蟲害在桂北山區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作簡要介紹。

1 花腐病

1.1 發病癥狀和發生規律

紅陽獼猴桃花腐病3月下旬至4月初花蕾顯白時開始發病,4月上旬末期,也就是盛花期達到高峰。發病初期病花蕾和萼片出現黃褐色微凹斑點,經過幾天生長發展,花瓣變為橙黃色至黃褐色,具臘質感,呈閉合或半開狀直至脫落,偶有開放的但不能正常坐果。剝開花瓣見花蕊、柱頭和子房變黑,擠壓有黏性。同一株樹結果母枝越長發病率越高,同一個園樹勢越弱的發病越重,易積水的地塊重于易排水的地塊,沙土和沾土果園重于壤土果園?;ㄆ谶B綿陰雨年份發病更重。

1.2 病原

多數文獻報道獼猴桃花腐病是由細菌侵染引起[2-5],而2005年《首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論文集》收錄的田呈明等人《陜西獼猴桃花腐病和葉圍微生物的初步研究》報道,他們對陜西省獼猴桃花腐病進行了調查和連續兩年的分離培養,未獲得致病細菌的分離物, 但分離到部分真菌,表明獼猴桃花腐病的病原不一定是細菌。它的病原是復雜的,也許跟鈣質等元素的缺乏導致組織壞死有直接關系。謹慎的文獻多數將獼猴桃花腐病表述為獼猴桃細菌性花腐病,以防與其他病原引起的花腐病相混淆。對桂北地區的紅陽獼猴桃花腐病的病原,目前尚未見有關研究的報道。

1.3 防治措施

在桂林各縣,對紅陽獼猴桃花腐病的防治都是按照細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作指導,其重點都是放在冬季清園和花期藥劑防治上,防治效果較差。而筆者主要從增施有機肥、補充鈣和硼素以及植株調整方面著手,采用以下措施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1.3.1 增施有機肥并補充鈣肥和硼肥

紅陽獼猴桃果園應以施有機肥為主,避免樹體虛旺[6]。對往年已發生花腐病的果園,采果后9月至10月趁土溫尚高盡早施放有機肥,并每株增施鈣鎂磷肥1 Kg、硼砂

50-100 g,春梢現葉后至花蕾顯白前葉面多次噴施鈣硼速效肥料,增強細胞活力。硼砂可以隔1年施1次,或次年減少施用量。

1.3.2 適度斷根

對掛果較少、營養枝粗壯的植株,在秋冬季施肥時斬斷部分主根,降低植株對水分和氮素吸收量,提高細胞質濃度和C/N比,提高花芽質量。

1.3.3 適當縮短結果母枝

桂北獼猴桃生產通常采用“一桿兩蔓八條枝”的模式進行修剪,結果母枝長度以80-100 cm的居多,有的長達120 cm以上。因為結果母枝越長開化所需時間越長,發生花腐病的機率越大。改用結果母枝長度只留50-60 cm,開花快而健壯,整個花期能縮短2-3 d,減少了發病機率。為保證產量和品質,強樹留10-12條母枝,弱樹留6-8條母枝。

2 黑斑病

2.1 發病癥狀和發生規律

桂北紅陽獼猴桃黑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在枝蔓上尚未發現。在葉片上,初期病葉背面形成灰色絨毛狀小霉斑,以后病斑逐漸擴大,呈暗灰色或黑色絨霉層,小病斑聯合成大病斑。在病斑部對應的葉面上出現黃色褪綠斑,以后逐漸變成黃褐色或黑褐色壞死斑,多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部和健康部分界不明顯,病葉易脫落。全生長季都有發生,秋后明顯增多,尤以9-10月為盛,常造成葉片早落,嚴重影響樹勢和來年產量。在果實上,6月中旬果實開始表現癥狀,初為灰色絨毛狀小霉斑,逐慚擴大和脫落,至7月上旬形成0.2-1cm大小不等的近圓形凹陷病斑并開始落果,7月下旬至8月初是落果高峰,發病的果實一般很難保到8月中旬。病情重的果實都基本等不到成熟就掉落殆盡,而發病輕的果實盡管能成熟,但在貯藏期間極易腐爛并影響其他健康果實。剖開發病果實,病部果肉成錐狀壞死,凹陷部位變硬,內部果肉變軟。植株過密、支架低矮、枝葉稠密、通風透光不良的果園最易發生與流行。未套袋果園發病率高于套袋的果園,套袋晚的高于套袋早的,而避雨栽培的發病極輕。

2.2 病原

獼猴桃黑斑病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中的獼猴桃假尾孢,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枝、落葉和土壤中越冬,翌年在獼猴桃花期前后產生孢子囊,釋放出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

2.3 防治措施

2.3.1 冬季徹底清園

冬剪后,將剪下的枝條和落葉徹底清除出果園燒毀,噴施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降低病原基數。

2.3.2 改善果園環境,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注意生長季節植株調整,通過疏枝改善光照和通風條件,加強肥水管理,結合膨果肥合理增施鉀肥、控制氮肥,多次噴施含鈣量高的葉面肥以提高樹體的含鈣量[7],增加葉片和果皮厚度與活力,從而增強抗病能力。

2.3.3 花期搖花,抖落花瓣

獼猴桃花開放后一般第二天開始凋謝,幼果極易被花瓣包裹,受花瓣包裹的果子更易感染黑斑病等真菌病害。進行人工搖樹抖落花瓣,可以有效地減少黑斑病,同時也可以減少軟腐病等真菌病害的發生。

2.3.4 避雨保護

通過避雨措施,最大地降低獼猴桃葉面、果面水分和空氣濕度,惡化真菌生存環境,是有效阻止葉圍和果圍微生物附著侵染的最安全措施。避雨從春芽萌動時開始,考慮到獼猴桃枝條生長空間的需要,避雨膜可以在7月中旬拆除。

2.3.5 果實套袋與藥劑防治

在萌芽至謝花前用8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對全樹噴霧2-3次。謝花后40 d左右完成套袋工作,在謝花后至套袋前噴2-3次殺蟲殺菌劑。果實套袋應在當天早上噴1次殺菌劑,重點在果實和葉背,果面藥液干后隨即套袋,最好當天噴過農藥的果實當天套完,當天未套完的在第二天套袋前要重打一次。對葉部黑斑病,要特別注意立秋后的藥劑防治??蛇x擇40%嘧霉胺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藥劑交替使用,重點噴葉背。

參考文獻:

[1] 李潔維,莫權輝,蔣橋生,等.獼猴桃品種紅陽在廣西桂北的引種試驗[J].中國果樹,2009(4):35-37.

[2] 張帆,劉亞妮,楊波.獼猴桃花腐病的發生與防治[J].西北園藝:果樹???,2016(2):35-35.

[3] 張弛,梁國魯,侯志鵬.獼猴桃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及抗性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 2011, 05(2):33-36.

[4] 張勝菊,閆伯前.獼猴桃細菌性花腐病及其防治[J].植物保護,2004,30(1): 87-88.

[5] 方敦煌,胡方平,謝聯輝.福建省建寧縣中華獼猴桃細菌性花腐病的初步調查研究,中國果業信息,2000,28(3):54-58.

[6]楊清平,王立華,謝志斌等.湖北獼猴桃主要病害及其有機病害治理技術[J].湖北農業科學,2014,(10):2307-2311.

[7] 焦紅紅,吳云鋒,屈學農.眉縣獼猴桃黑斑病癥狀表現與防控對策[J].西北園藝:果樹???,2013(6):30.

(責任編輯:劉昀)

猜你喜歡
黑斑病防治
碧根樹黑斑病的識別方法和控制措施
番茄黑斑病病原菌的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
梨樹黑斑病的癥狀與治療
紅薯黑斑病、軟腐病的防治
多黏類芽孢桿菌HT16對梨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枯草芽孢桿菌對板栗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