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量閱讀豐富文化積累互動評改助力輕松寫作

2017-04-27 15:27劉興萍
開心素質教育 2017年2期
關鍵詞:海量閱讀鑒賞能力表達能力

劉興萍

【摘 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進行好詞佳句和表達方法的文化積累,為學生的順利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參與到作文評改中來。在生生互動,朗讀欣賞和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從而實現了輕松寫作的美好愿望。

【關鍵詞】海量閱讀 文化積累 互動評改 表達能力 鑒賞能力 輕松寫作

語文教學中的字詞句篇,以連句成篇為最終目的;語文訓練中的聽說讀寫,以 “寫”為最終表達方式。由此可見,引領學生學會寫作,寫好習作,在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然而,絕大多數語文教師一致認為,作文教學雖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更是難中之難。為突破這一難點,語文教師都在不斷地進行著各種嘗試,在嘗試中總結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在長期的作文教學中,筆者越來越感覺到,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進行好詞佳句、名篇佳作和表達方法的文化積累,能為學生順利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參與到作文評改中來,是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實現輕松寫作的有效做法。

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多年的觀察和實踐,筆者一直堅定地認為——愛讀書的學生,一定是愛學習,能寫作,求上進,有作為的奮進者。為了改變班上許多學生在作文課上沒東西可寫和不知道該怎樣寫的普遍現象。在語文教學和班級活動中,筆者經常鼓勵學生們多讀書,常讀書,定期給他們推薦閱讀書目,展示讀書卡片,開展讀書交流會,舉行名著知識競答賽。在這些讀書活動中,學生們不但得到了讀書方面的指導,而且有了發表讀書愿望與讀書感受的平臺。班級里讀書,評書,談書的氛圍日漸濃厚,課堂上、作業里、習作中出口成章,妙語連珠的現象日漸繁繁。

筆者還根據學生們對手機、電腦的熱衷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讓他們每天在班級微信群和QQ群里,有感情地朗讀在課外書中發現的美文片段,定期向同學們播報自己的閱讀書目和讀書收獲。大家讀著,表達著,評價著,提高著,既拓寬了知識視野,又增強了語感。這些做法既調動起了學生們的讀書興趣,又使他們在閱讀中得到了積累、感悟和提高。在作文訓練時,筆者順勢引導學生們大膽的將讀書時積累的好詞、佳句及表達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練習和講評,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老師,作文好像沒那么難寫了!我開始喜歡寫作文了!”

俗話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作文評改,能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與鼓舞,能有效地糾正學生作文中的錯漏;作文評改,能給教師提供實際例證,幫助教師積累總結批改作文的經驗??梢?,評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關鍵環節。但是,批改作文卻是一件頭疼的事,我校的班額都在70人以上,一篇習作批下來怎么也得兩三天的時間,如果遇上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比較頻繁的時候,甚至,一周過去了,一篇習作還批閱不完。如此一來,學生習作時對于得到教師評價的熱切期盼已經消失殆盡,此時的作文講評,游離于學生的情感平臺之外,猶如空中樓閣,收效甚微。這種“學生辛辛苦苦寫,教師披星戴月改”的傳統評改方式,不但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起不到提高寫作水平的作用。

因此,筆者不斷地變換方式嘗試,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評改中來。慢慢地,學生學會了評改作文,提高了寫作水平和鑒賞能力,還將教師從繁重的作文評改中解救了出來,可謂一舉多得。

一、克服困難,及時評改,趁熱打鐵,揚長避短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將二年級的簡短“寫話”轉變成了長篇“作文”。將一篇用了好長時間寫出的,長長的“寫話”捧在手心里時,一份喜悅,一份成就,一份期待交織在學生們小小的心田上。因此,筆者常常在學生謄抄習作的當晚,將習作帶回家中,加一個夜班,讓學生們在第二天就見到教師對他們“大作”的評價。在一陣嘰嘰喳喳的交談中,他們盡情地炫耀著教師對他們習作的表揚和鼓勵,此時筆者已悄悄地將“評價作文”的種子埋在了他們還熱切著的小小的心田上。接下來,將優秀習作的小作者請上講臺,他們驕傲地誦讀著自己的習作,聆聽著教師更加高昂,更加詳細的贊揚與指導。在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后,他還明明白白地知道了自己的習作好在哪兒,什么地方還能改的更好一些,其他同學則在羨慕的眼神中多了幾分寫好作文的期盼。

二、仔細體會,學習評改,掌握方法,嘗試互改

辛辛苦苦批改出來的作文,可不能讓他們隨心所欲的瞧兩眼就完事。到三年級第二學期,筆者除了給時間讓他們重讀批改后的習作,向同伴炫耀自己得到的評語,筆者還讓他們將自己習作上教師進行的修改和評語原原本本的謄抄到他們的作文草稿上。這種照貓畫虎似的學習,讓他們漸漸地學會了使用修改符號,知道了從哪些方面給一篇文章下評語。與此同時,筆者在上習作指導課時,都是讓學生們朗讀范文,范文后的評語更是作為重點,要慢慢地讀給大家聽。除此而外,筆者也常常給學生們讀《作文評點報》上的習作及評語。漸漸的,班里大多數學生都擁有了《作文評點報》,他們不但在看精美的習作,更在仔細地琢磨習作后面的評語。四年級第一學期,筆者覺得讓學生們在作文草稿上嘗試批改,已經水到渠成。果不其然,經過學生們互相評改過的習作,批閱起來輕松了許多。因為,他們已經將大部分的錯別字和用得不恰當的詞語批改了過來,而且能給部分語句進行簡單的潤色。

三、小組合作,集體評改,互相傳閱,商議評語

四年級第二學期,筆者引導學生們直接在謄抄好的習作上批改。往日,在同學的草稿上勾畫圈點、肯定表揚、鼓勵指導,儼然一副小教師的風范??墒?,當拿著人家工工整整抄寫出來的作文時,卻一個個顯得底氣不足,難以下筆。為了克服學生們的為難情緒,筆者讓小組長在組內進行了分工——每一篇習作,組內成員先傳閱一遍。在閱讀時改正錯別字,替換不恰當的詞語,調換或刪除不合適的語句,用波浪線畫出表達效果較好的語句。其中選出兩位習作水平較高一些的同學,在征集大家對本篇習作的意見后,總結提煉并書寫評語。然后,教師再在閱讀習作和評語的基礎上,進行二次修改——修改習作,也修改評語,必要時對一些習作進行二次評價?,F在,學生們升到了五年級,他們已經完全沒有了剛開始批改習作時的猶豫和忐忑,更多的是字斟句酌和方法指導。筆者和學生們已經發現,經過這種循序漸進的作文批改,同學們的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了很多。

四、獨立評改,相互評價,師生共議,形成能力

五年級的時候,筆者指導小組長將組內同學結成一對一的幫扶對子。讓那些已經具備較高的寫作、鑒賞和評改水平的同學去指導、培養其他同學,使全班同學都具備了較高層次的習作評改能力。當學生們升入六年級后,幾乎每位同學都能對其他同學的習作進行獨立評改了。

在閱讀中積累,在習作中錘煉,在評改中提高。每位同學既是作者,又是評委;既是表達者,又是鑒賞者。在批改和評價同學的習作時,也告誡自己不去犯這樣的錯誤;在指導和鼓勵其他同學的習作時,自己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輕松寫作。(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東苑學校)

參考文獻:

[1]茍建杰.尋找作文教學的金鑰匙[J].甘肅教育,2012,(3).

[2]夏啟倉.提高閱讀教學實效的幾點策略[J].甘肅教育.2012,(20).

[3]竇桂梅.竇桂梅教你閱讀[D].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海量閱讀鑒賞能力表達能力
小學美術課堂中鑒賞能力的培養途徑探究
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
淺析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農村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探討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抓實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素養
基于海量閱讀提高學生英文閱讀能力的思考
五好育入開出燦爛之花
電腦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改革實踐研究
小學生海量閱讀興趣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