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如何在閱讀寫作中建構知識框架

2017-05-03 07:56文清梅
開心素質教育 2017年1期
關鍵詞:尊師建構語言

文清梅

學生寫不出作文,除了缺乏有效的指導方法,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廣泛的閱讀。廣泛閱讀,從讀中建構學生自己的知識框架、知識體系很重要。那么怎樣通過閱讀構建知識框架?

教材三年六本,盡管以精選名家名篇和優秀作文為主體,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規范而優美的語言材料,但是更應讓學生在課本之余有更廣闊的閱讀。書讀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胸有成竹,得心應手。

在書目的選擇上從古籍經典到國外名著;從精煉典雅的唐詩到婉約豪放的宋詞;從清新俊逸的散文到主題深邃的小說,都可以作為學生涉獵的內容。如果學校有條件可以組織學生定期去圖書館借閱。如果沒有條件,教師可以創造條件,發動家長的力量,捐款捐書籌建,成立班級圖書庫。教師購置的書籍可以根據學生的層次和自己想讓學生達到的目標,有選擇性的購置。這些書可以屆屆傳遞,長年累月之后,對學生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但是實踐告訴我們,僅僅多讀是不夠的,真正能做到過目不忘的人少之又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意思是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所以要對所讀之書熟讀精思,融會貫通,并從中積累寫作的素材,使之成為自己寫作的活水源頭。

做積累的方法教師可以言傳身教,把自己讀書做筆記的經驗通過圖片或者課件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看。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在說明教學與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他認為兒童發展有兩種水平:一是現有的發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啟發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啟發學生如何更好地進行積累。

筆者認為,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積累:語言的積累、材料的積累和生活的積累。

語言的積累可以包括成語、四字詞語,哲理語句,名言警句,優美的排比句,有創意的詞語或句子。

材料的積累是指寫作的素材,主要是指一些成語故事、歷史故事、典故、古代名人故事、中華經典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現代各行各業有著突出貢獻的民眾故事、感動中國人物故事、孝心少年故事、創業故事、文化名人故事、明星成材故事等等。這些材料有的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有的貼近現代時尚生活,學生樂于接受。

而生活的積累可以包括學生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或者親身經歷的成長事件和感受,也可以從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當中獲取一些有現實意義,有價值的,引人深思的素材。

有了這三個積累,就如同積跬步可致千里,積小流可成江河。只要加以運用,作文內容定會應筆而生,文思泉涌,滔滔不絕,內容也會充實有力了。這就真正做到了厚積薄發了!

舉個小例:

在課外閱讀《中學生之友》的時候,指導學生提煉關鍵詞,組合積累到了幾個材料:

一個是被世人尊為圣人的孔子去周朝拜見老子的時候,反復行弟子禮,虛心請教有關“禮制”的學識,并在自己的學生面前把老子比作自己不能及的龍。

一個是山東的武七,生世悲憐,父母雙亡,行乞三十年,置地二百多畝,創立義塾,每日親自為塾師做好菜,守著塾師午睡,終身未娶,死后被朝廷賜名 “武訓”。

還有兩個現代素材,一個是籌集3000多萬善款,資助2萬多名貧困生圓大學夢的“校長爸爸”莫振高;一個是身患“漸凍癥”在墻上綁繩子拽著上課的朱幼芳教師。

同時還指導學生做了一些與尊師相關的語言積累,

比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n愈《師說》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墩撜Z·子罕》

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秴问洗呵铩駥W》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P漢卿

最后我們可以運用這些素材讓學生結合自己對“尊師”這一主題的看法,自己的言行,組織語言寫出一篇感人誠摯又有深度的好文章。有了這些積累你還害怕學生寫不出有分量、有內涵的作文了嗎?

其實學生寫作的過程好比建房,當一切建材都準備就緒的時候,并不意味著每個建造者所建造的房型會是一模一樣的!學生寫作的過程包括兩個方面的建構,一方面是對素材積累的意義的建構,同時又包含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掌握了有效建構的方法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把寫作的視角從各單元的作文訓練拓展到延伸作文訓練,課外讀寫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能夠從閱讀中得到真正的提高。(作者單位:江西省蓮花縣城廂中學)

猜你喜歡
尊師建構語言
多元建構,讓研究深度發生
爭做少年好榜樣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辦好教育從尊重教師開始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建構游戲玩不夠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