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市森林村莊建設的調查分析與建議

2017-05-04 12:03徐超紅陳斌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養護建議現狀

徐超紅+++陳斌

【摘要】:以浙江省舟山市森林村莊建設為研究對象,根據相關調研數據,簡要闡述了森林村莊的概念,舟山市森林村莊現狀,并簡要進行了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森林村莊;現狀;養護;建議

對于森林村莊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多數是參照森林城市的概念,同時結合本地區現有農村格局和未來農村發展方向進行定義的。例如金華永康市對于森林村莊的定義為:森林村莊是指村莊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題,強調城鄉綠化協調發展,注重森林多功能利用和多效益發揮,各項建設指標達到規定要求,并經永康市綠化委員會批準授牌的村莊[1]。

根據浙江省關注森林執行委員會2010年印發文件《浙江省森林村莊創建考核辦法(試行)》相關內容,我們對森林村莊的定義為:森林村莊是指滿足森林生態建設、質量建設、文化建設等各項規定創建指標,驗收時符合各項標準,并由浙江省關注森林組委會命名的行政村。

2015年,為了更好地了解舟山市森林村莊的建設,我們進行了實地調研,在切實了解舟山市森林村莊建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通過查閱、分析、歸納典型地區森林村莊發展狀況,提出今后發展的對策建議,為下一步科學推進森林村莊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1 舟山市森林村莊建設情況

截止2015年,舟山市建成省級森林村莊28個,市級森林村莊51個,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市級綠化示范村。這正是舟山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和“森林浙江”建設,加快構建“海上花園城市”,全面推進“森林系列”創建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果。

2015年6月,為了全面了解舟山市森林村莊建設現狀,舟山市農林與漁農村委員會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實地調研活動。通過實地調查,對51個市級森林村莊的建設和掛牌后的維護養護情況進行統計,結果如下。

1.1 森林村莊數量統計

調查中,針對近3年(2013-2015年)舟山市的綠化面積、中心村建成區綠化率進行統計,得出如下數據:

由表1可知,近3年來,舟山市所轄四個區的綠化現狀并不相同,其中村莊數量最多的是岱山縣17個,最少的是嵊泗縣的4個。綠化面積方面,定海區和普陀區達中等水平40-100畝所占比例最高;而岱山縣和嵊泗縣小于40畝面積所占比例最高。四個縣區中,普陀區和岱山縣都有一個村莊的綠化面積達到100畝以上;而其他兩個轄區沒有,可見普陀區和岱山縣綠化面積有逐漸增大的趨勢。但在中心村建成區綠化率方面,綠化面積大于35%的村莊數量,普陀區最多為6個,村莊數占比例也最大達其總村莊數的37.5%,嵊泗縣則為0;定海和岱山表現相當。

各地區綠化村莊表現不平衡,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各地區村莊經濟發展實力及對綠化的資金投入有關。但隨著“森林浙江”建設活動的持續開展,各縣區對村莊綠化越來越重視,綠化面積將出現擴大趨勢,綠化質量也將越來越好。

1.2 舟山市森林村莊綠化投入統計

森林村莊建成后,后期的綠化養護投入是保證森林村莊質量的關鍵因素。為此,統計了舟山市轄區各市級森林村莊后期管理投入情況,結果如表2.

由表2可知,近3年來村莊綠化投入資金大于100萬元的縣區中,普陀區數量最多,占總數比例最大;緊隨其后的是定海、岱山,嵊泗最少??傮w而言,綠化投資金額與表1綠化面積呈現相同趨勢,即經濟實力較強的縣區,對村莊綠化的投入也相對越大;經濟實力中等地區,投入資金在60-100萬元所占比例較大。

2014年度綠化養護中,多數集中在3-8萬元,個別村莊超多8萬元。在調研中了解到,年度養護費用的支出主要是員工工資,出勤率高,養護次數多,村莊的綠化效果佳,反之則相對較差。

1.3 森林村莊建設后期養護情況

森林村莊的綠化養護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工作,是保證森林村莊獲得良好綠化成果的關鍵所在[2]。前期投入大,后期養護如果沒有跟上,每年綠化效果必定逐年變差。所以,為了了解舟山市森林村莊綠化后期養護現狀,調研整理后得出如下數據,如表3.

由表3可知,在綠化養護資金來源方面,自籌資金是主要來源,財政和項目的支持力度較低;力量來源方面,沒有縣區統一的服務,基本上是有本村內部勞動力完成綠化,規模較大村莊有自己的養護隊;養護人數方面,多數集中在3-5人;在綠地養護公約和養護員考核制度方面,多數森林村莊并沒有自己的綠地養護公約或者養護員考核制度,即使有,執行力也非常低。

以上森林村莊養護現狀分析可知,森林村莊在正式掛牌后,后期的綠化養護跟不上綠化的需要,不能夠保證森林村莊可持續發展,究其原因,資金有限是主要原因。村莊綠化的養護不僅包括日常的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還有及時補栽死亡樹木,資金缺口大,工作難于開展。

2 舟山市森林村莊建設中的制約因素

通過對舟山市森林村莊建設過程中的實際考察,發現其建設中主要的制約因素以下幾種:村莊用地的局限、傳統思路的限制、科學規劃的偏差、后期管護的缺失。

2.1 村莊用地的限制

舟山市是以群島建制的地級市,共擁有1390個島嶼,各島嶼面積大小不一,下轄定海區、普陀區、嵊泗縣和岱山縣。舟山地域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但是根據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其總人口達114.6萬。島嶼地形地貌復雜,丘陵占總面積的70%,平原只占30%。其獨特的地理地形、海洋性氣候使舟山市島內居民主要以漁業產業鏈為主要收入來源。

特殊的地理環境,人口的不斷增長,建設用地的持續擴張,使得森林村莊的建設用地非常有限。

2.2 傳統思路的限制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廣大農民自身的參與,森林村莊的建設更是關系到舟山市城市未來規劃。但是,某些地區在建設森林村莊過程中依然受到農民傳統思路的限制。有些人認為,森林村莊的建設本質上與普通的綠化種植沒有實質的區別,只是不同表述而已;還有些人更是消極的認為建設森林村莊并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事實上,建設森林村莊是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的大事[3]。一方面,加強森林村莊建設可以改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森林村莊建設對于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F如今,越來越多生活在城市高樓里面的人向往體驗農村生活,農耕文化,森林村莊的建成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體驗平臺。所以,廣大實際參與森林村莊建設的廣大農民應該打破傳統思路的限制,接受新思想新思路,加快建設森林村莊的建設。

2.3 科學規劃的偏差

森林村莊的建設必須要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科學的規劃,在調研中發現部分村莊沒有科學的村莊總體規劃,且實際操作性不強,缺乏可行的計劃性和整體性;有些村莊盲目模仿城市建設綠地規劃的設計模式,各項規劃標準過高,并不適合本村莊實際發展,特色不突出,缺乏個性。

2.4 后期管護的缺失

森林村莊初步建設完成后,需要加強后期的管理養護。在實地調研中發現,大部分森林村莊的后期管護不到位甚至缺失;同時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導致部分綠化段雜草叢生,苗木成活率降低。如圖1岑港街道南岙社區由于后期各類雜草清除不及時,導致草坪效果極差。小沙街道大沙社區由于養護不到位,導致落羽杉成活率降低,如圖2。

3 舟山市森林村莊建設建議

針對森林村莊在建設和后期養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地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解決,但是總體上必須符合以下幾點要求和建議:明確建設初衷,鼓勵社會參與;科學規劃設計,堅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資金,三分種七分養;結合經濟發展,助力農民增收;健全管護機制,建立動態考評。

3.1 明確建設初衷,鼓勵社會參與

森林村莊的建設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一方面能夠改善生態環境,美化鄉村;另一方面也能夠發展鄉村旅游事業,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當地群眾不僅是受益者,也應該是建設森林村莊的實際參與者,占據著主體地位。

因此,要更加廣泛地宣傳森林村莊在建設新農村和“森林浙江”的重大意義和實際價值,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意識,不斷鼓勵更多的社會人士參與建設森林村莊。引導群眾認識到建設森林村莊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不是面子工程。

3.2 科學規劃設計,堅持因地制宜

森林村莊的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細致且持續的工程,必須合理進行規劃設計。在項目實施之前,進行實地考察,結合舟山市現有村莊綠化基礎,因地制宜,征求村民意見,結合村莊未來發展趨勢,聘請專業設計師進行規劃設計,同時組織專家進行綜合分析,反復討論,修改后最終確定方案。

施工階段,要求嚴格按照方案進行,但是也要注意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應避免千遍一律,著力于突出本地區特有的自然資源,增加亮點。

3.3 合理配置資金,三分種七分養

資金的投入是建設森林村莊的重要保障,其來源除了少部分由政府扶持和項目支持外,大部分由村莊自籌完成。有限的資金,要求進行更為合理的配置:要合理安排建設施工時和后期養護的資金;合理安排主要階段和次要階段的資金等等。施行??顚S弥贫?,保證資金用到點上,才能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這充分體現了后期養護的重要性。舟山市森林村莊在后期養護過程中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部分村莊在掛牌后,種植苗木成活率降低,雜草叢生,灌溉施肥不到位。注重后期養護,實行專人專管制度,定期定時進行養護。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通過規范化的管理,為后期養護工作提供保障。同時,制定養護公約和養護員考核制度,保證高質高效完成任務。

3.4 結合經濟發展,助力農民增收

舟山市典型的海島型城市,港航經濟成為其海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時,舟山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旅游產業鏈正在不斷升級,在推動舟山市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建設森林村莊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舟山市旅游產業的發展,讓更多的旅游愛好者感受舟山田園風光,體驗農耕生活。村民可以開辦旅館、餐廳,買賣農副產品增加收入。

在進行生態綠化方面,注重有針對的選擇適宜舟山市氣候特點的經濟樹種。魯同祖[4]認為楊梅可以作為舟山市,乃至華東地區基巖海岸防護林體系建設中的生態型經濟樹種。楊梅屬于典型的季節性水果,優質鮮果的價格較高,種植楊梅還能夠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3.5 健全管護機制,建立動態考評

森林村莊在建設完成、審定掛牌后,有關部門還應該健全維護監管制度,定期對已掛牌的村莊進行考核。實行考核制度,可以監督養護資金去向,保證綠化效果。針對考核不合格的森林村莊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撤銷森林村莊稱號;考核合格則繼續保持森林村莊稱號。

【參考文獻】:

[1] 應光明, 應尚蛟, 胡小燕. 森林村莊建設探討——以永康市為例[J]. 華東森林經理, 2009, 23(4): 46-49.

[2] 陳軍曉, 朱卓俊, 陳敏, 等. 森林村莊綠化建設與養護管理探討——以永康市為例[J]. 綠色科技, 2014, (2): 34-37.

[3] 潘仰軒, 杭州市村莊綠化建設探析[D]. 浙江農林大學, 2012.

[4]魯同祖. 楊梅鋪就“黃金大道”——浙江省舟山市海岸景觀林建設效益解析[D] . 中國林業, 2009,(4): 33-33.

猜你喜歡
養護建議現狀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淺談公路綠色環保養護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草坪的建設與養護的方法
三代人的建議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