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建設

2017-05-04 23:38吳大敏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

吳大敏

【摘要】: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個基礎知識面寬、應用領域廣泛的綜合性專業。在學院多學科交叉背景下,培養基礎深厚、專業面寬,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意識的綜合型人才。[1]本文從電子科學與技術定義出發,探電子與科學技術本科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闡述了該專業課程建設和實踐基礎,分析了影響該專業教育的因素,最后對該專業提出了展望。

【關鍵詞】:電子科學與技術;課程建設;教育因素

【引言】: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電子信息科學技術逐漸融入到社會各個行業,也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作為高校學習的對象。根據國家的發展需求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1.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及學科現狀分析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工科,門類是電氣信息類。它的主要課程主要有電動力學、理論物理、計算機語言、電子線路、微型計算機原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物理電子與電子學以及微電子學等。該專業的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子線路實驗、計算機語言和算法實踐、電子工藝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培養具備良好的知識、能力、素質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分析與解決各種工程、技術問題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是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探索的核心內容和迫切需要。而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主要采取教師講授為主體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運用所學知識發現、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受各種因素的制約,人才培養有“產學研”脫節的趨勢,學生能夠參與的本專業實踐活動不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較少【1】。

2.電子科學與技術課程建設和實踐基礎

2.1 課程建設

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這門課程中,所包含的必修課程有學科礎課程和教育課程,選修課程包括學科領域課程、專業課程以及

跨學科任選課程。實踐環節主要分為學科實踐和通識實踐兩個環節。課外環節主要分為學科課外環節和通識課外環節兩部分。其學科基礎課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即物理、數學、應用數學、半導體器件、工程基礎、電子與電路、專業英語以及計算機技術。

2.2 實踐基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實踐教學環節是現代

教育的重要體現方式。通過實踐環節,學生不僅僅學到從書本上的得到的理論知識,主要是能從社會上獲得知識,這種知識更貼近生活,貼近自己,更能深入人心。實踐學習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把電子科學與技術這種抽象的知識用于實踐中,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得去接受它,消化它。實驗也是實踐基礎之一,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實驗環節主要在于培養集成電路和集成電路應用設計兩方面的技能。在集成電路設計實踐方面,主要包括電路邏輯設計、數字化系統設計、半導體器件設計、集成電路板設計以及集成電路工藝原理研究等等。其中在集成電路應用設計方面主要包括模擬電子課程設計、單片機原理研究、智能電子系統設計以及數字化電子課程設計等。實踐的更重要一方面是生產實習,它能為學生以后進入企業打基礎,而且只有進入企業后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才能有大提高。學習應該安排學進入電子方面的龍頭行業生產實習半年到一年左右,然后回到學校寫實習報告,匯報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3.專業建設措施

3.1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因為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科研水平全部依托于此。師資隊伍建設應外引內培相結合,堅持以引進具有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為主,并且重視制度設計,形成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人才引進、使用、培養和激勵機制。

3.2科研平臺建設。

好的科研平臺是吸引優秀人才加入的一個關鍵因素,也是提升整體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證。而目前的現狀是投入到科研平臺建設的經費較少,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過,《常州大學“十二五”事業規劃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建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3.3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教學質量提高的保證,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專業課的開設必須滿足專業發展的需要。為此,教研室應認真討論每一屆學生的培養方案,根據市場需求、人才引進等情況及時調整培養方案??梢孕略鲆恍┡c專業、就業聯系緊密的課程。二、注重教材的通用性、經典性和新穎性。選擇本專業多數院校都采用的教材。經典教材是國內或國外在本專業學習中長期使用并得到公認的優秀教材。三、為了解決目前出現的課堂講授“照本宣科”、書本知識與實際生產聯系不緊密等問題,可以考慮有計劃地、有選擇性地選派專業課教師下企業鍛煉,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2】。

3.4專業實驗教學環節。

針對目前專業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可以考慮大型設備的相關實驗課仍由原先的幾位老師承擔,其余實驗課由新引進的博士上,適當增加實驗課教學的工作量。此外,除了目前已開出的專業實驗,應充分利用已購買的設備,開設與企業生產工藝相關的專業實驗,學習與制備一些半導體器件,同時應投入經費、人力,保證有專人負責維護、保養這些設備。

3.5專業思想教育。

專業課教師、系部負責人應加強對低年級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使其對專業有清楚的認識,引導學生做好專業規劃,明確學習目標,盡早準備??梢酝ㄟ^教師講座、請已經工作或讀研的同學參加座談會、進企業參觀實習等形式開展專業思想教育。

結束語

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而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創新人才是創新型國家建設進程中高

等教育的必由之路。電子科學與技術是現代電子信息產業的基

礎,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本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極高

的要求,我國應推進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提高電子科學人才培養質量,滿足國家、地區經濟和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繼春,毛劍波,楊明武.“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科建設探索與實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2):138-141.

[2] 張新躍 , 董世洪 , 周金其 , 等 . 本科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J]. 教育發展研究 ,2008,(3).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
優化措施,提高能力
軟件工程應用型課程建設與實踐
“需求導向”視域中地方高校音樂專業的聲樂教學構建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軟件工程》課程教學質量建設研究 
高職機械類專業“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MOOC時代創新區域教師培訓課程建設研究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