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地區牧草養殖水平初探

2017-05-05 22:07田霓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喀斯特地貌

田霓

摘 要:貴州地區的牧草種類多,尤其是地方一些野生牧草,抗旱性強、適應環境都高,能夠高度適應當地惡略環境,是當地種草養畜,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的重要物種。為了解決貴州省近年來人工草地建設中出現的草種選擇和搭配不當,地方優勢牧草品種選育滯后,天然草地的牧草種類貧乏、草叢單純、結構簡單、豆科牧草稀少和引進品種很難扎根落戶的問題,特進行了本地優勢野生牧草與部分貴州培育牧草、引進牧草8個牧草的混播比較試驗。結果表明,混播中采用多年生耐旱、耐寒牧草威寧草蘆、扁穗雀麥和白三葉的混播組合可保持牧草常年青綠。在貴州喀斯特山區比較好的草種搭配是多年生黑麥草+白三葉+鴨茅,扁穗雀麥+白三葉+鴨茅,威寧草蘆+紫花苜蓿+鴨茅。

關鍵詞:喀斯特地貌;優質牧草;混合種養

一、種草養羊科技水平現狀

1.科技研究程度不深全州種草養羊技術幾乎都屬推廣應用型,沒有專設科研機構,缺乏系統的研究手段,沒有實驗基地,沒有深層次的研究方法和措施,例如,對不同品種羊的特征特性、適應性,雜交改良效果研究,羊的發病機理和對應措施,不同羊群飼料配制利用技術,環境對羊群的影響等沒有深入細致的研究方法,僅停留于常規的運行層面。

2.科技應用指導力度不夠種草養羊處于養羊場(戶)自主經營,業務部門僅限于常規的服務工作,不能很好地應用科學技術指導生產。

3.業務隊伍科技能力不強大多數技術干部業務知識得不到更新、缺乏創新能力,僅限于原有的書本知識,特別是鄉(鎮)技術干部常年從事政府所謂的“中心”工作,技術水平得不到提升,更談不上研究,技術隊伍人員分散,科技應用能力較弱。

4.在石漠化地區種植人工牧草應具有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從而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稀缺的喀斯特土壤水,同時產生較多的物質累積。從牧草應充分利用石漠化地區稀缺的光能和土壤水分角度考慮,建議飼用玉米同菊苣、白三葉、高羊茅間作套作,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水分,增加土壤N素,提高地表覆蓋度,減少水土流失。利用人工牧草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在恢復生態系統的同時,也有助于解決石漠化地區的貧困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1.草山草坡改良保護難度大黔西南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區,石山和半石山草坡居多,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易形成石漠化,土壤瘠薄,生態脆弱,植被損害后難以恢復,人工草場利用持續時間短,投資成本高,改良保護難度大。

2.草地保護與利用不平衡草地利用多為自然放牧,缺乏科學性,沒有季節放牧,分期輪牧,合理配畜計劃,造成草地不是過牧就是輕牧,重放牧,輕保護,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和保護,草地利用、保護、配畜不平衡。

3.農作物秸稈處理利用率低據調查,全州秸稈青貯氨化處理僅2.63%,絕大部分秸稈被焚燒腐爛、資源浪費,利用水平不高,且環境受到污染。

4.羊的冬季飼養管理水平較低全州羊的冬季飼養主要是放牧加圈養相結合模式,但大多數冬季放牧時間較長,一般6~7h,由于冬寒草枯水冷,影響羊的生長和繁育,疾病增加,冬季草料儲備不足,冬閑田土利用率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發展。

5.農民配畜資金短缺,草畜不配套的問題。開展石漠化種草的地區是深山區、石山區和一類貧困地區,農民生存條件極為艱苦,把地種草后難于籌集配畜資金。為了更好地保持水土和控制復耕現象,各級政府和金融部門要為他們協調配畜資金,這樣種的草才能保得住,農民才能看得到希望。項目實施結束后,技術部門還應經常深入項目區為農民解決技術難題,采取集中培訓、座談討論和現場指導等方式,使農民懂掌握牧草管護、家畜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知識,讓農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時,草地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有效保護,草地生態資源才能得到可持續發展。

三、對策和措施

1.強化政府執政功能,引導產業發展各級政府充分認識種草養羊的重要性,把種草養羊產業發展納入政府工作日程,一要用好用活中央及省州各級的政策;二要結合實際,制定養羊產業發展規劃,落實優惠政策,扶持農民、企業、合作社發展產業,引導產業向科學化、規?;?、產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2.培養技術隊伍,增強科技應用能力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有目的、有方向、組織技術干部進行養羊技術專職培訓和學習,建立自己的技術團隊,同時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廣泛合作,開展產、學、研活動,交流技術,總結經驗,整合技術資源,形成強大的社會技術隊伍,提高科技應用水平,增強技術實力。

3.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扶持產業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草地養羊業的發展,按照2013年5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加大種草養牛養羊的扶持力度的指示精神,應用扶貧科技、標準化養殖場建設、“菜籃子”工程等項目支撐,多渠道,多層次,組織資金,加大種草養羊投資力度,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4.加強技術培訓工作根據調查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擬定種草養羊技術培訓方案,采取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請專家授課,重點培訓草地建植技術,秸稈青貯、氨化處理利用技術,羊的冬季飼養管理技術,羊的品種改良技術,疫病防控技術,產品質量安全監控技術,建立健全草地建設體系,良種繁育體系,疫病防治體系,飼料調配體系,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以提高種草養羊的管理能力和科技水平??傆嬇嘤?800人次,其中:管理人員100人次,專業技術人員200人次,養羊戶1500人次。

5.加強人工草地建設與秸稈處理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在西北部海拔高寒山區推行優良豆料灌叢飼草品種的保護與利用,同時選擇黑麥草、三葉草、高羊茅等品種開展人工草地建設,提高草山草坡產草量;在低熱河谷區推廣種植篁竹草,擴大草山改良面積,提高放牧草地的飼料資源;推廣應用秸稈青貯、氨化利用,高產飼用玉米種植,冬閑田土種草等技術,提高草地生產力和秸稈利用率。人工草地畝產鮮草量達到3460kg。

6.加強羊的冬季飼養管理技術充分應用農作物秸稈和冬季田土種草,增強冬季草料的儲備能力,推廣冬季羊的圈養技術,采取“圈養為主,放牧為輔,合理補料”的方法,做好羊的安全越冬工作,提高羊的冬季飼養管理水平。

7.為了控制水土流失和減少泥石流災害的發生,把人工種草作為治理石漠化、保護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突破口、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來抓。省委和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發展規劃,特別強調人工種草和草地改良是保護生態環境、控制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石漠化和減少泥石流災害發生的主要途徑。2014年黔西縣被列為國家生態示范區,草地生態建設又迎來了新的良好機遇。

四、結語

由于喀斯特地質結構的特殊性,降水轉化成地表水很快沿巖溶裂隙向地下滲漏,地表不能有效截留降水,加之土層薄,巖石裸露,地表水分蒸發快,只有少量的水保存在土壤中。特殊的喀斯特地質條件要求種植的人工牧草要能夠充分利用土壤水分,擁有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種草養羊是貴州西南山區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通過省州科技合作項目的支持,對山區種草養羊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分析總結,掌握了產業發展的現狀,找出了產業發展中具備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對策和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有力推動了喀斯特山區養羊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志玲,任安進,王春紅. 淺談人工種草的作用及栽培要點[J]. 內蒙古草業. 2003(02).

[2] 魏媛,吳長勇,呂君,楊婧婧. 喀斯特地區城市綠化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以貴陽市為例[J]. 湖北農業科學. 2013(06).

[3] 皇甫江云,盧欣石,趙熙貴,趙楠. 貴州草地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對策[J]. 草業科學. 2009(09).

[4] 陳國南. 淺議貴州省草地資源現狀及存在問題與對策[J]. 四川草原. 2006(06).

猜你喜歡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下受損河岸生態系統的修復技術探究
PEG和鈣離子處理對全緣火棘種子萌發的影響
廣西喀斯特公路護坡植物的選擇與配置研究
興義市喀斯特地貌的同期異形
貫穿型溶洞跨越式橋梁施工技術
旋挖灌注樁施工工藝在喀斯特地貌區域的應用
黃賓虹表現喀斯特地貌的山水畫技法分析與創作實踐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鉆孔灌注樁溶蝕地質施工技術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