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2017-05-09 12:08丁晶
速讀·下旬 2016年10期
關鍵詞:敏捷性批判性思維能力

丁晶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且要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沒有數學思維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就一定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其不斷發展。

一、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巧抓本質,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學數學,就猶如魚與網;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捉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所以,“學數學”與“學好數學”的區別就在于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技巧是零散的,而方法是個整體,教方法而不是教竅門。學習方法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手段和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授人以漁”成為我在教學中的主旋律。我在日常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訓練,讓學生掌握打開人類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我國思維科學的開拓者錢學森先生認為,人類思維可以分為三種: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和靈感思維。并建議把形象思維作為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各種有效手段,利用新奇內容激發興趣好奇誘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深入細致的思考和探究問題。我同時在教學中,還經常設置一些開放型、設計型問題,讓學生進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找出知識的內在聯系,充分發揮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通過這些問題變化,使學生掌握知識間聯系,培養了學生思維靈活性、廣闊性。如在教學“商不變的基本性質”時,先出示一組口算題:

24÷6=( ) 2400÷600=( ) 240000÷60000=( )

240÷60=( ) 24000÷6000=( ) 2400000÷600000=( )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當大部分同學還在緊張計算時,有幾位同學已經算好了,而且都正確。究其原因,他們說:當我算了三道題后,發現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100倍時,商仍是4,所以我判定后面三題的商也一定是4,因為它們的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了1000倍、10000倍、100000倍。緊接著我又出示了一組題目:

16÷4=( ) 32÷8=( ) 48÷12=( ) 8÷2=( ) 4÷1=( )

同學們通過仔細觀察比較,發現商仍是4。于是通過溝通幾組題的內在聯系,概括出了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都不變,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了商不變性質。

二、開拓解題思路,善于變通,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客觀事物是發展變化的,這就要求人們用變化、發展的觀點去認識和解決問題。數學思維靈活性的突出表現是善于發現新的因素,在思維受阻時能及時改變原定策略,及時修正思考路線,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善于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進行分析思考。學生解題的思路廣、方法多、解法好,就是思維靈活的表現。如學習“比和比例”的知識后,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甲、乙兩人買書共花了99元錢,甲比乙多花了1/4,甲、乙各花了多少錢?我要求學生先分析這是一道什么類型的應用題,然后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解答。當大部分學生都把它歸入分數應用題來解答后,我提醒學生能否從其他思路去思考。學生經過分析,概括出這是一道“把一個總量分成兩個部分量”的題目,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來解答。接著要求學生說出按比例分配題目的特點,即“已知總量和兩個部分量的比,求兩個部分量”,讓學生根據“甲比乙多花了1/4”得出“甲與乙所花錢數的比是(1﹢4):4”,從而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來解答。

三、強化技能訓練,力求快速準確,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的敏捷性,就是在思考數學問題時反應靈敏,接觸實質快,學習時由舊到新、由易到難的“臺階”少,“跨度”大,思維效率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強化技能訓練就是培養學生思維敏捷性的一個重要途徑。

例如:125×7×8,讓學生先用125×8得1000再乘8比較簡便:

又如:(50﹢7)﹢(40﹢8),讓學生用整十數與整十數相加,一位數與一位數相加,計算比較簡便:

隨著學生運算技能的提高,計算過程的中間環節逐步壓縮,著力培養和訓練學生從詳盡的思維,逐步過渡到壓縮省略的思維,這樣可以使學生一看到題目,通過感知就能很快算出得數。當然,強化技能訓練一定要在學生切實理解運算法則、定律、性質,熟記一些常用數據和平時堅持適量的口算及應用題練習的基礎上,通過視算、聽算、口答、速算比賽等訓練方式,達到培養思維敏捷性的目的。

四、提高錯解診斷能力,大膽質疑,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就是善于獨立思考,敢于質疑,有較強的辨別能力,能自覺糾正自己的錯誤。在解決問題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多思考,善于自己發現問題,提高自我糾錯能力;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檢驗推理過程的合理性,提出修正方案,探索解決問題的新途徑;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提高質疑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一錯化錯,進行分析診斷,不但可以讓學生澄清概念的本質,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五、突破常規思維,勇于探索,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思維的創造性,就是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有意識的想象產生出以前尚不存在的事物。在教學中要提倡標新立異,鼓勵學生探究求新,激發學生在頭腦中對已有知識進行綜合思考,并加以調整、改組和充實,創造性的發現新問題,提出各種與眾不同的方法,這些都能促進學生思維獨創性的形成。例如有這樣一位小學生,老師要求用2、9兩張數字卡片組數,大家都只能按常規思維組成如2、9、29、92這些數,而他除此之外,還能想到把卡片9倒過來當成6用,比別人多組了不少數。這體現的就是思維的創造性。

總之,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長期任務。小學數學教師應把各種思維品質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養成積極鉆研的學習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質。

猜你喜歡
敏捷性批判性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組織敏捷性研究述評及展望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探討樋口一葉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馬》為例
互聯網平臺型企業敏捷性發展研究
思辨讀寫促進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C2系統的敏捷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