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共建專業 助推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探索

2017-05-09 12:23康道德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石雕石刻校企

摘 要:職業教育必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我校堅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建石雕石刻專業,為區域產業發展培養石雕石刻人才,助推助推區域石刻特色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形成了獨特的辦學影響。

關鍵詞:共建專業;服務產業

一、實施背景

(一)辦好石雕石刻專業、助推區域特色產業是我校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對我國石刻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大足石刻文化孕育的民間美術形式和重要載體,大足石雕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優秀地方民間特色傳統工藝。石雕產業是大足區最具特色的傳統產業之一。但是,大足石雕技藝的傳承主要依靠父子相傳、師徒相授,從業人員缺乏系統的專業培訓,水平參差不齊,不僅數量嚴重不足,而且流失相當嚴重;石雕企業多為手工小作坊,沒有固定的廠房,“散、弱、小”,產品質量不高。石雕石刻民間傳統工藝面臨有效傳承和保護難題,石雕產業急需重振。近年來,市、區兩級政府正逐步加大大足石刻旅游創意產業發展力度,致力于開創石雕文化產業發展新局面。大足石雕不僅成為獨特的旅游紀念品和工藝收藏品,而且用于建筑裝飾、市政工程,成為美化城市或用于紀念的象征物品,正大步走向市場、走進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石雕產業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機遇,我校作為重慶市唯一打造石刻文化、開設石刻石雕專業的中職學校,必須以弘揚大足石刻文化,傳承石雕石刻技藝為己任,肩負起辦好石雕石刻專業,助推石雕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歷史使命。

(二)校企共建、助推區域特色產業是我校石雕石刻專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展職業教育是緩解石雕石刻專業人才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石雕專業技能人才的行業需要,我校自2008年迄今,加強與相關企業合作,積極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堅持職業培訓與學歷教育并舉培養石雕石刻技藝人才,服務區域石雕石刻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對產業的新發展和新需求,如何培養合格的石雕石刻人才帶動石雕產業轉型發展,我校按照現代職教理論和國家職教發展政策的要求,我校開展了校企共建專業,加強產教融合特色辦學的新路子,助推區域特色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探索。

二、工作過程

(一)校企聯動,共同探索石雕石刻的專業建設

1.建設與典型工作任務對接的石雕石刻專業課程體系

我校以行業人才需求調研為基礎,邀請石雕石刻企業行業共同舉辦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研討會,形成石雕石刻專業工作典型工作任務和能力標準。在此基礎上,突出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編制石雕石刻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以《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為依據,結合崗位及職業能力分析報告和國家頒布的職業能力標準,確定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邀請企業一線技術人員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實現課程與典型工作任務的對接,建立以公共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為基礎的石雕石刻專業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學生職業發展為導向,基于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將校企合作貫穿于培養全過程,凸顯石雕石刻專業課程的一體化。

2.校企共同建設石雕石刻專業教學資源庫

結合石雕石刻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專業教學的需要,根據石雕石刻專業精品課程建設任務,我校組織專業骨干教師,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民間工藝大師進行核心課程的精品課程建設。同時按專業資源建設要求,行業企業參與進行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形成教學視頻、教學素材、典型教案、教學課件等圖片資料、聲視屏教學資源。

3.校企共同營造石雕石刻專業一體化實訓環境

企業行業參與共建校內實訓室規劃、設計與建設。完善原有的石雕石刻實訓基地,對石雕石刻實訓室、泥塑實訓室、繪畫基礎實訓室、書畫室進行一體化實訓室改造;共建校內實訓工廠、產品研發中心、師生作品展示陳列室、數字化雕刻工車間、大師工作室,形成產教融合的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學與綜合實訓環境。

4.探索全方位的石雕石刻專業教學質量評價改革

我校按照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辦學質量評價的要求,建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課程體系監控評價的基本規范;以信息化建設為手段,標準化建設為基礎,制度化建設為保障,行業企業參與教學質量評價,探索構建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相適應的工藝美術類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按照以學校為主體,教育行政部門引導,社會用人單位參與,校內成績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的要求,健全社會、用人單位跟蹤調查制度,學生、家長意見反饋制度,學校教學各個環節質量的動態監控制度,形成行業企業參與、學校與社會有機結合的有效評價機制。實施分階段構建全方位、全過程覆蓋,制度嚴密、評價公正、指標科學、操作性強的示范性教學質量監控評價。

5.內引外聯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我校先后聘請專業建設專家委員會和行業協會6名既有一定理論水平或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和民間傳統工藝大師擔任兼職教師,充分發揮行業民間工藝大師嫻熟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社會知識、職場經驗,強化實踐教學,促進本專業教師知識的更新和產學研結合能力的加強,推進石雕石刻專業教育教學改革。

同時,選拔專業教師委托行業企業作為專業骨干培養對象進行重點培養。一方面通過合作單位及行業提升專業能力和理論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參與行業企業活動實踐,提高行業實踐水平,拓展專業視野。通過承擔專業建設任務,實施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建設、課程開發、指導教材開發與編寫等進行綜合能力培養提升,形成“雙師型”教師團隊。

(二)建立健全校企共建專業的建設機制

1.建立科學的專業教學指導機制

我校聘請職業教育、石刻研究、民間傳統工藝領域在內的專家、民間工藝大師、企業管理和技術骨干,與校內專業師資共同組建石雕石刻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具體負責石雕石刻(民間傳統工藝)專業的各項建設指導工作。

2.健全和完善“共建、共享、共贏”的校企合作機制

在我校原有的“校企聯動、校企互培、引企入?!毙F蠛献鬟\行機制的基礎上,深化校企合作機制體制建設,構建企業、學校聯動合作平臺。充分運用行業、企業、學校多方資源,與企業簽訂深度合作協議,企業全程參與石雕石刻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教材開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師資培養、學生實訓實習指導等各個環節,形成“共建、共享、共贏”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3.“互利互惠”的資源共享機制

借助大足石雕石刻行業、大足石刻旅游影響力和資源優勢,聯合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參與,牽頭成立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形成資源共享平臺,建成圍繞學生實訓、企業生產、新產品工藝開發等資源信息共享、設備共用、人才互動的共享機制。

(三)搭建產教融合平臺,助推區域石雕特色產業發展

1.改革傳統石雕人才培養模式,校企聯合定向培養石雕石刻人才

我校與大足石雕石刻行業協會簽訂人才培養協議,與石刻創意產業園(大足石刻微型企業孵化園)、企業簽訂共培協議,建立“大師班”進行定向招生;聘請民間石雕工藝大師探索“1+3”師徒對接培養。企業與學生簽訂合同,企業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實現同步招生招工。企業管理融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管理中,建立相應的各項管理制度。企業全程參與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教學評價、課程開發、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學生實訓實習方案。

2.校企共建石雕石刻產品研發中心

我校以大足石刻職業教育集團成員為核心,引進企業入駐校園,共同建設產品研發中心,由學校石雕石刻專業教師、企業骨干、民間傳統工藝大師組建產品研發團隊,與重慶石盟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大足石刻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石雕石刻工藝產品,豐富大足石雕工藝品種,創新大足工藝市場品種,拓展大足石雕石刻產業占有率,服務推動大足石雕石刻產業發展。

3.加強與區域石雕石刻產業園區的合作

我校與大足石雕石刻微型企業孵化園密切合作,建成大足石刻石雕專業技能人才孵化培養基地;形成產教研培及展示交流、創業培訓與指導為一體的石雕石刻創新人才培訓服務基地,服務石雕石刻產業創業發展。

三、條件保障

(一)政策支撐與制度保障

我校石雕石刻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得到了重慶市政府、市教委,大足區政府領導以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與指導,大足區成立了石雕石刻人才培養領導小組,全面協調石雕石刻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相關工作。同時學校修訂完善了各項專業管理制度,建立了精細化的過程管理機制,注重建設實施實效性,保證石雕石刻專業人才培養工作規范化運作、標準化實施。

(二)設施設備保障

我校石雕專業實訓基地面積達4600余平方米,各種設施設備1084件/套,設備總值280余萬元。設立了理實一體化石雕石刻實訓室、泥塑實訓室、名師工作室、各類教學設計工作室。與企業共建形成產、培、研、發一體的石雕石刻研培中心,建成校內實訓基地1個、校外綜合實訓基地2個。

(三)師資隊伍保障

我?,F有專兼職教師19名,其中,“雙師型”教師13名,民間傳統工藝大師6名(其中,有大足石刻第十六代傳承人,民間傳統工藝大師、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劉能風,大師蔣根華、姜云海等);建立1個石雕石刻名師工作室、1個大師工作室,并與重慶市大師工作室——劉能風專家技能工作室達成合作協議,形成專業技能人才資源共享的師資隊伍平臺。

四、主要成效

(一)專業建設成果豐碩

1.初步構建了民間傳統工藝(石雕石刻)專業課程體系。建立5門石雕石刻專業課程標準,開發《石雕石刻技法》、《繪畫造型基礎》《泥塑》《石雕工藝品開發與設計》、《石雕產品市場營銷》石雕石刻系列教材,并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形成《石雕石刻技法訓練》、《繪畫基礎訓練》2名精品課程,建成石雕石刻專業教學資源庫。構建了石雕石刻專業課程教學評價體系。

2.校企合作共同開發的“降龍羅漢”“持經觀音”“布袋羅漢”等三項石雕作品設計獲得國家石雕石刻產品外觀專利。

3.組織編撰了大足石雕石刻專業技能標準,該標準已被采納為重慶市石雕石刻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認定標準。

(二)產生了積極的輻射引領作用和廣泛的社會影響

近年來,四川安岳、重慶合川等地區職業院校到??疾焓袷虒I,并先后組織師生到我校學習石雕石刻技藝,使用我校編寫的石雕石刻專業系列課程教材;我校先后派遣姜云海等教師到四川安岳職教中心進行指導交流工作。

我校積極參與行業實踐,提高社會服務影響力。先后參與大足區昌州古城、寶頂山景區提檔升級改造、昌州小學主題浮雕,榮昌區安福古鎮景區打造、四川成都,受到國內外人士、游客高度評價。

近年來,我校先后到美國、加拿大、英國、臺灣地區等參加大足石雕石刻國際巡展;先后接待人社部、寧夏教育廳等省市領導、教育同行考察觀摩1000人次以上,獲得了高度評價;中國教育報、華龍網等全國各地新聞輿論媒體廣泛報道石雕石刻專業建設情況,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三)助推區域石雕石刻特色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自2008年我校開設石雕石刻專業,到2015年共為區域培養石雕石刻專業人才1000余名。近年來,我校承擔起大足區石雕專業人才培養五年計劃的重任,相續承擔重慶市扶貧培訓、大足石雕專業人才提升培訓共計3090余人次。這有力地保障了石雕石刻專業人才市場需求,推動了石雕石刻產業發展。

近年來,我校為大足石雕石刻微型企業孵化園輸出專業技術人才百余名,孵化園內由我校培訓培養學生比率占60%以上,成為創意創業骨干力量;我校學生先后舉辦了上百家石雕石刻微型企業,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部分學生成為市內外石雕石刻企業技術骨干。王文彬創辦大足祥弘雕刻有限公司,三峽庫區學生趙偉杰現已創辦石雕文化公司。

石雕石刻專業教師參與區域石雕石刻產品生產、咨詢、技術服務項目近百人次。部分教師已是行業專家,教師王生兵被聘為重慶市大足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

據有關統計,大足石雕產業2008年總產值僅1億元左右,2014年已達3億元左右;大足石雕石刻企業數量從20余家發展到120余家,其中重點龍頭企業從2家達10余家。

五、體會與思考

實踐證明,校企共建專業、產教融合能夠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的水平,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我校已初步構建了校企聯動合作辦專業的機制,在推進區域產業發展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學校還將進一步完善石雕石刻專業建設的水平,結合產業發展的新需求,積極提升專業教師的水平、提高實踐教學場地的設施設備,完善相關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建設,校企緊密聯系共同開發新產品,使專業建設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為區域石雕石刻特色產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杜東平 著 《教海泛舟》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2013.10

[2]李心、王樂夫著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動中職教育創新發展》廣東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2015.7

[3]劉書瀚 著 《校企合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理論與實踐》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14.11

作者簡介:

康道德(1962~),重慶市大足職業教育中心校長,高級講師,主要從事職業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石雕石刻校企
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訂單課程中的實施與探索
對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大足石刻優美的雕塑語言——氣功相
曲陽石雕作品選
方興未艾的曲陽石雕
石雕藝術品的生產亟待整頓
曲陽石雕作品選
渭北民間石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