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二高山反季節辣椒覆膜栽培技術

2017-05-09 12:36鄧蔚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栽培技術

鄧蔚

摘 要:本文根據筆者多年從事種植蔬菜的經驗,分析了高山反季辣椒種植,重點從種植地選擇、栽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闡述高山反季辣椒栽培的技術要點,以今后發展和推廣高山反季蔬菜種植技術打下理論基礎和技術依據。

關鍵詞:高山反季節蔬菜;種植品種;栽培技術

高山反季節蔬菜是利用高海拔山區氣候差異,進行春夏延后或秋冬提前反季節栽培,來滿足平原地區夏季蔬菜淡季的供應需求,是一項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辣椒屬喜溫蔬菜, 不耐熱, 也不耐霜凍。 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 25~30℃, 低于 15℃不易發芽。 利川高山區有得天獨厚的無污染生態環境, 7~8 月氣候涼爽, 平均氣溫 25~28℃, 十分有利于發展反季節無公害高山辣椒生產。 近年來, 我們利用楊壩鎮海拔高度在 650~860m 的村等進行高山辣椒生產示范, 面積 20hm2, 平均667m2 產 1500kg, 667m2 產值 3500 元。 我們通過蹲點指導、調研, 總結出一套高山區反季節辣椒覆膜高效栽技術, 現將其介紹如下。

一、播種

育苗播種宜選擇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可采用溫床或大棚內套小拱棚等方式進行,以溫床為好。每平方米播種10-15克,一般8-10平方米可移栽1畝大田。幼苗2-3片真葉時假植,6-8葉期為移栽適期。

二、選擇地塊

1 選擇適宜的海拔高度和地形

海拔 500~1200m 的高山地區均適宜栽培辣椒,最適宜栽培的海拔高度為 600~1000m, 以座西朝東、座北朝南、座南朝北的地形為佳。

2 選擇適宜土壤

宜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2~3 年內未種過茄科作物的旱地或水田, 以砂質土壤或壤土為好, 不宜選擇冷水田或低濕地栽培。

3 適期播種

高山辣椒栽培適宜播種期為 3 月下旬~4 月中下旬。 在此播種期內, 海拔高的地區要早播, 海拔低的地區可適當晚播, 具體播種期: 海拔低的地區可適當晚播, 具體播種期: 海拔 600~1000m為 4 月上中旬, 海拔 400~500m 為 4 月下旬。播種前將已經晾曬好的種子放入 45℃溫水中進行浸種 1 ~2h,再放入 50 倍的多菌靈溶液中浸泡種子 2 ~ 3h 進行消毒,用清水洗凈后進行播種。

4合理密植

一般667平方米栽3800~4200株為宜,但具體密度還要看品種及土壤肥力而異。通常在畦上栽植2行,畦內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宜選擇晴暖無風天的下午進行。在定植前l~2天,秧苗用65%代森鋅500倍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加40%樂果1500倍液噴施,使幼苗帶藥帶土到田。

三、大田管理

1、定植成活初期,澆2-3次穩苗扎根水。

2、開花座果期,可用20-30ppm的辣椒靈噴灑或用座果靈1片加水2-3公斤蘸花柄,以提高座果率。

3、側枝出現后,應將“門椒”以下的老葉和側枝及中上部向內生長而長勢又弱的側枝全部摘除,以利植株健壯生長和田間通風透光。

4、開花座果和果實膨大期肥水齊攻,為防止植株早衰,必須分期追肥,原則上少施多次,每隔15-20天追施腐熟人畜糞水2000公斤,加復合肥5-10公斤,盛果期用0.5%-1%的磷酸二氫鉀或復合肥液進行葉面追肥。

5 整枝與搭架

高山辣椒栽培要進行整枝, 把辣椒第 1 花節(門椒) 以下的各葉節側枝, 選擇晴天及時剪除, 減少養分損耗, 使植株養分集中供應主莖生長, 逐級發生側花枝, 提高結果率, 促進果實發育, 達到果實個大、商品性好、產量高。 及時搭架, 用長 50cm 左右的小竹桿或竹片或小木棍, 在離植株約 10cm 處插 1 根, 或在畦面的兩側用小竹竿或小木棍搭簡易棚形支架,高 40~50cm, 然后用塑料繩以 ∞ 型把植株主稈綁在立柱或支架上。

三、整地施肥與地膜覆蓋

1.整地施肥

在整地施肥方面,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多、 地勢相對平緩、 保水保肥性好、 且 2~3 年內未種過同科作物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土壤翻耕前,每 667 平方米施人生石灰 100~150 千克進行土壤消毒與降低土壤酸度。特別地,對于新開發的或荒置已久的土塊,在耕作前,必須進行土壤肥力水平與酸堿度測定。土壤翻耕后,每 667 平方米施入腐熟人畜糞肥 3000 千克、 過磷酸鈣 50 千克、 復合肥 50 千克作基肥。翻入土中后,整平作畦。高山夏秋季栽培,雨水較多,宜采用深溝高畦栽培,先深耕、耙細、整平,然后開成廂寬80厘米,廂高15-24厘米左右的高畦,并澆足底墑水,栽二行或采用廂寬1米栽三行。

2.地膜覆蓋

高山地區種植蔬菜,一方面,由于前期溫度低,特別是低夜溫,易引起低溫寒害,高溫季節易造成土壤干旱;另一方面,由于高山地區夏秋降雨多,坡度大,易造成土壤肥料流失嚴重。因此,在夏季種植反季節蔬菜,常常要進行移栽覆膜。移栽覆膜:可采用先覆膜后移栽或先移栽后覆膜兩種方式,膜寬以90-100厘米為宜,行株距為50厘米×30-40厘米,每畝2500-3300穴,每穴2-3株。移栽時應把大小、高矮較一致的苗分栽到一廂內,要求做到上齊下不齊,深度不超過子葉,并邊栽邊澆定根水,提高成活率。

四、加強防范病蟲的抗藥性

因為病蟲種類的繁多,一種農藥的反復使用會使病蟲產生抗藥性,如何防止和克服病蟲的抗藥性是一直研究的課題,在克服抗藥性上,主要采用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1.采取綜合防治的措施,把農業防治、 生態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結合起來。2.化學防治要注重農藥的交替使用,不能長期使用單一農藥品種,應將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進行交替使用,如有機磷殺蟲劑與菊酯類殺蟲劑交替使用。3.按規定用藥,不盲目增加藥液濃度和噴藥次數,防止和克服 “有蟲無蟲噴 3 遍(藥)” 的錯誤做法。

五、適時采收

辣椒開花后 20~30d, 當果實較堅硬而且飽滿,皮色光亮時, 即可采收。 做到分批新鮮上市, 一般667m2 產量可達 1500kg 以上。

在高山蔬菜反季節栽培上,要注意各種蔬菜的不同播種期的選擇,和苗期的準備和播種工作,還有生長期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把各個階段的治理工作做好,才能生產出無污染、 無公害、 綠色健康的高山蔬菜。本文主要分析高山辣椒覆膜栽培技術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邱正明 , 朱鳳娟 , 聶啟軍 , 姚明華 , 郭鳳領 . 湖北省高山蔬菜主要栽培種類和品種 [J]. 中國蔬菜 ,2011(5):30-32.

[2] 朱傳進 . 高山地區反季節蔬菜病蟲害綜合控制技術初探 [J]. 上海農業科技 ,2014(1):106-107.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
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分析
蘭山區義堂鎮簡易大棚蔬菜高效輪作栽培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