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師不大,親和自然

2017-05-09 12:43趙守元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交流思維活動

趙守元

2016年4月16日、17日我有幸參加了湟中縣“和美課堂”教師培訓觀摩活動,親眼目睹了吳正憲、華應龍、張齊華等七位全國數學專家的課堂教學,使我有一種煥然一新、醍醐灌頂的感覺 。幾位大師的課堂以課本知識為依據,用“以學為主”為杠桿,教會孩子學習的正確方法、教會他們養成認真傾聽和自信回應的習慣、培養學生不斷質疑和探索的品質,而這些無一不讓我們感覺到什么叫深度課堂、高效課堂。在課堂上他們還滲透了如何做人、如何認識世界的哲學思考萌芽。他們尊重學生,他們了解孩子,他們把課堂、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了學生。幾位老師都是堪稱全國小學數學教育的楷模,但是從他們身上,卻很難看出那種嚴肅刻板的感覺,尤其是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隨和親切、機智幽默,語言極富感染力,讓我感覺到:“大師不大,親和自然” 。

兩天時間的耳聞目睹,反思自己,使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巧創情景是和美課堂的催化劑”

1.趣味性:

學生對故事、動畫、自己熟悉的經歷非常感興趣。如:孫敬彬老師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華應龍老師的《國慶閱兵》片段。在教學中,能把數學知識編成故事或融入場景中制造動感畫面,使學生身臨其境,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如:華應龍老師在教學中無時無刻都面帶笑容,用自己的笑容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學生和臺下的老師,帶著學生從上課之初的拘謹、嚴肅、不敢笑到結束得開懷大笑。張啟華老師語言犀利、精準到位。同時又樸實無華,鼓勵性的語言變化多樣,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原則性的只表揚不批評指正,他總是用通俗易懂的話及時指出孩子回答問題時的不足,又能巧妙的化解孩子的尷尬,免去對孩子自尊心的傷害。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強求知欲。

2.生活性: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有真實的感受。如孫敬彬老師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片段中設計的一家人分吃蛋糕、華應龍老師的《國慶閱兵》片段中設計的“51名女儀仗隊員怎么排列?”“為了圣神的那一刻”等,都是把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真實易于理解,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數學是美妙的。

二、“實踐操作是和美課堂的主要方式”

“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聽了就忘了,看了就記住了,做了就理解了”,這些話充分體現了實踐的重要性。學生都有活動實踐的天性和創造成功的欲望,和美課堂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放手讓學生去做,使他們在做中想,想中做。動手操作是他們思維的源泉和起點,通過動手操作,把活動中積累的經驗,轉變成豐富的表象,是促使學生自主探索發展思維的有效手段。如:先把一元錢平均分成四份,再把兩角又分成四份學習小數除法(吳正憲老師);折、涂分數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孫敬彬);畫大小不同的三個圓進行圓的認識(張齊華)。

三、“合作交流是和美課堂的有效途徑”

課堂交流是一種開放性的探索活動,他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課堂上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使課堂在預設中生成,在動態生成中幻化出靈動的美。

四、“探索創新是和美課堂的最佳境界”

應引導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傾聽,評價、鑒賞,取長補短,并不斷地進行反思和改進,提升自我。在課堂中要給學生留給足夠的思維活動的空間,捕捉每個交流的機會,盡可能做到人盡其享,鼓勵人人動腦想,開口說,互相提示、補充,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習,把那些寶貴的動態生成資源挖掘出來,在活動探索中,發揮創造性,進行自己建構,讓每個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的,開放地去探索,再發現,再創造。

總之,一節數學課堂就要面向全體學生,“一個都不少”;就要關注學習過程,“在活動中學數學”;就要注重學用結合,因為“數學的生命在于應用”;就要著眼全面發展,“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猜你喜歡
交流思維活動
如此交流,太暖!
“活動隨手拍”
交流平臺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交流平臺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