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消費狀況淺析

2017-05-09 08:21程玲蒙佳慧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改變消費大學生

程玲++蒙佳慧

摘 要:隨著九零后這個特殊的群體日漸成為社會的主流,九零后的消費觀也愈發地影響著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他們的青春與活力;他們的張揚與個性無時無刻不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周邊的人,引領著消費的風向標??墒谴髮W生的消費能力畢竟有限,如此一來,便出現了消費習慣與消費能力不相符合的情況。因此,本文分析大學生在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最終希望以此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合理使用有線的經濟收入,深植能對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主流;改變

一、前言

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經超過千萬,位居世界第一。他們已然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購買能力的滯后,使得他們的消費觀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展趨勢。對于正處于成長期的大學生而言,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逐漸形成的階段,極易受家長、老師、同學及社會其他成員的影響,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對于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

二、大學生消費習慣中存在的為題及其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有關同時也同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具體體現為:

(一)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為的了解與把握。應該承認,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取得較大的進展,但是由于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科研條件、人員配置等原因,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從實踐調查開始的教學科研風氣仍然未能形成。

(二)“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

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校風建設范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

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對于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征。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最后,良好校風的建設也會為當代大學生良好風氣的養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從思想上改進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根除浮夸風,奢靡風等不良風氣的漫漫長路還需做很多努力。

三、針對大學生良好消費習慣的建議

隨著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生活質量、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一方面,他們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但又未能完全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能力的不足使他們的消費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另一方面,他們受社會的影響很大,難免在消費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不切實際的行為。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了他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財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而這需要校方、家長、社會各界以及學生自身以及齊抓共管,共同努力。

(一)校方

若要讓大學生在消費觀念的塑造等方面有質的飛躍,最主要的就是思想教育了。中國至今的基本國情仍然是處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差距。讓所有的大學生認清楚當前的基本國情實則也是重中之重。其次,在大學的相關課程中增設學生理財課程也是必要的。

(二)家長

現在90%的大學生依然依靠父母,父母仍然是大學生的“金錢來源”。90后的大學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寶,長輩們的心頭肉,所以學生浮夸攀比等不良的消費習慣一方面同所處社會環境有關,實則同家庭教育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家長對子女的金錢支持應更加合理化,不應對子女有求必應。每月規定孩子的消費金額,如果有特別需要可以予以額外支持。

(三)社會各界

現如今社會奢侈風、浮夸風盛行,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扭曲都有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社會作為一種大環境更應被人們所重視。將范圍縮小點,大學校園這個同大學生息息相關的小環境的風氣也應由老師以身作則,同學生共同努力塑造。

(四)學生

無論是校方、家長還是社會各界,他們采取的措施都是客觀的,只能對學生的改變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而學生的自身認識才是最為主觀的改變,也是效果最為顯著的。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是最基本的,同時勤儉節約習慣的養成是必然,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不過分攀比是炎黃子孫應該做到的。

四、總結

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當代大學生更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應當把經理更多地集中在學業上,而不應該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大學生的不良消費習慣不僅加重了父母的經濟負擔,影響到學生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還會在某種程度上扭曲校園人際關系,增加學校教育管理的難度。因此,對當前大學生的教育和培養,使其真正成為四有“新人”,無疑是迫在眉睫的了。關注在校大學生消費問題,研究和把握他們的生活方式及消費的心里特征和行為導向,有利于引導大學生科學消費,滿足他們的合理消費愿望,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議和進步。

因此,這是一個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歷史意義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張進輔《我國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特點的調查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年2月.

[2]林順才、吳淑嬌.透視大學生消費項目[N].閩南日報,2005 .

[3]楊波.大學生消費問題的社會反思[N].解放日報,2005 .

[4]陳熙鶴、黃理松.當代大學生消費:多彩中帶隱憂[N].廣西日報,2005 .

作者簡介:

程玲(1994~),女,山西大同,山西財經大學在讀,工商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蒙佳慧(1994~),女,山西大同,山西財經大學在讀,會計專業。

猜你喜歡
改變消費大學生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大學生就業趨勢
“新青年消費”,你中了幾條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消費輿情
信用消費有多爽?
實現“四個”改變 提高閱讀質量
奧迪品牌峰會見證“改變”發生
淺談基于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