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注入方式探討

2017-05-09 00:56張平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關系意義目標

張平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注入情感教學,會增加學生對課本的親切和對教師的信任,情感教學上的涓涓細流會引導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廣闊海洋中任意遨游,而使語文學習不入生硬、僵化的尷尬中。

關鍵詞:意義;目標;關系;語言

初中語文學科,有著豐富的情感人文教育?,F代的初中學生,感想、敢做,情感體驗強烈而突出。初中語文的豐富情感“源泉”是對初中學生情感進行導向的有效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注入情感教學,會增加學生對課本的親切和對教師的信任,情感教學上的涓涓細流會引導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廣闊海洋中任意遨游,而使語文學習不入生硬、僵化的尷尬中。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注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靈魂。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還可以促進其智力發展,提高其學習效率。眾多心理學家一致認為,通常情況下,積極穩定的情感,能提高人的身心活動能量,從而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而消極否定的情感則會抑制人身心活動能量的發揮,從而降低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也認為“如果伴隨學習和思考而來的是興奮和激動、對發現真理的詫異、驚訝和愉快的體驗,那么,這種情感就能強化他們的學習活動,促進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闭Z文新課程標準中也有多處涉及對學生情感的教育,它明確指出: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心靈世界,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是對學生健康成長的促進和關注,是教育的發展進步,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大勢所趨,更是教育意義的體現。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注入情感教學的方式

1.通過教學目標注入情感

教材凝結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一部教材,不僅能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向學生提供知識信息,而且因其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能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如自然之美,社會之美,藝術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等等。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把教材中內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展現出來,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學生在接受認知信息的同時,接受相應的情感因素的影響,引導學生在情感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達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我認為,在教學設計中,要依據作者的寫作意圖、思想情感以及學生的認知基礎、情感基礎等因素來設立情感目標。記敘類文章應該把用具體的道德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品味真情、感悟人生、陶冶情操作為教學情感目標;古詩文應該把通過意象的描繪、意境的渲染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高尚情感作為教學情感目標;而說明類文章也應以抓住對象的特征,從功能、用途及成因等諸方面挖掘自然美、建筑美、創造美作為教學情感目標。如:《背影》、《藤野先生》所表現的是人間真情——父子情、師生情;《懷疑與學問》所表現的是做學問、做人的深刻哲理;《晉祠》所表現的是建筑美;《過零丁洋》所表現的是愛國情等。初中語文情感教學中,教學情感目標的制訂至關重要,準確、恰當的情感目標,可以使學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領域內得到充分地發展與提高。

2.通過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注入情感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這種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存在于教師對學生的愛的表達和傳遞中。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素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因此,對于教師而言,愛不應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應該是教育的前提,所有的教育也必須建立在愛的基礎。沒有愛,教育就無法實施;有了愛,教師才能與學生平等相處,才能真正達到師生間的心心相通、心心互換。因此,要想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所傳授的知識或做人的原則,教師首先應擺正與學生的關系,創設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以心施教、以情激情,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愛營造最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和諧課堂,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活躍振奮的積極發展狀態,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如此,學生會以積極的學習心態,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3.通過教學語言發揮傳情作用

語文本來就帶有豐富的情感因素,這跟語文學科的特點分不開。然而怎樣才能將這些情感更好地發揮出來呢?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語言傳情達意的功能,創設一個良好的情感氛圍,讓學生處在“我要學”的狀態下愉悅地學習。在教學藝術的運用中,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教師勞動的特殊手段,其藝術性,感染性,生動性,形象性,特別是情感性,對于語文教學的成功,尤其重要。實踐證明:教師妙語連珠,能侃善談,可使課文語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教師語言的規范準確,風趣幽默,抑揚頓挫,亦能使學生頓生傾慕之心,進而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應。因此,情感教學中,教師語言要以情感作為敲門磚,以情激情,才能叩擊學生心靈。教學中,充滿感情的語言、語調與課文的結合,便創設出一種情感氛圍,這種情感氛圍會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產生期待。當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時,他們就會沿著這條情感軌道,走進課文,走近作者。這樣的教學言語不僅能傳知,還能傳情,從而使課堂教學獲得科學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

4.通過朗讀傳情

正確的朗讀是視覺、聽覺與情感、思維的全方位投入。它能使學生從優美的韻味和流動的氣脈中產生妙不可言的感覺?!疤焐n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边@樣的詩句不用多講,只要熟讀成誦,一幅壯麗遼闊的草原畫卷就會浮現在學生眼前。當我們在帶領學生朗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一股豪情便會油然而生。當然,要做到朗讀傳情,少不了教師對學生富有感情效應的指導。否則,教師朗讀缺情寡味,學生聽了無動于衷,哪還談得上受到感染呢!

初中語文教學中注入情感教育,是適合初中學生心理發展的一種教育,初中學生,他們不是木頭,不是僵尸,他們渴望情感,渴望平等,渴望理解與交流,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尊重他們的意見和看法,與他們探討和交流,放下“身價”,最大化地與他們溝通,如此,初中語文教學就會迸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猜你喜歡
關系意義目標
有意義的一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留學的意義
詩里有你
保加利亞媒體:飯局是中國搞定“關系”場所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