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

2017-05-09 20:37王幫建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分組成員交流

王幫建

摘 要: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個體學習。它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納入教學中,強調人際交往對于認知發展的促進功能。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一些必要的數學知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集體觀念和創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促進良好的非智力品質的發展等方面實效顯著,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談到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集體的討論和思考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在實際應用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著很多實際問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分組不科學,隨意性強

有的教師誤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幾個學生湊在一起討論幾分鐘就行了,因此在課堂上常常出現隨意讓同桌或者前后四人討論的現象,這種臨時隨意的分組,由于組內成員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合作的技能,缺乏必要的默契,因此面對問題時,成員之間不能進行有信任、有規則的交流與合作,出現不同意見時,又不能很好地協商。這樣隨意分組是形式化的小組合作學習。

2.問題不論難易、輕重,皆用討論

有些教師為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不考慮學習內容的難易、輕重,不考慮問題有沒有討論的價值,都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合作學習仿佛成了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使一些沒有思考性、開放性,甚至根本就沒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充斥其中,從而造成學生沒有討論的興趣和積極性,既浪費了教學時間,又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新的“負擔”。

3.教師游離于小組以外,袖手旁觀

當小組開始討論時,有的教師不去巡視指導,而是袖手旁觀,只聽取小組的匯報結果。這種現象反映了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認識上的偏差。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需要經歷由易到難、由“扶”到“放”的過程,要循序漸進,需要教師起到組織者、參與者與指導者的作用。教師要深入小組,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傾聽學生的學習情況,獲取直接的信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為小組討論后的教學活動做準備。

4.學生性格差異導致合作失衡

當老師要求學生合作時,一些性格開朗、交際能力強的學生容易獲得參與的機會,而一些性格內向、靦腆拘謹的學生經常成為小組的“看客”;另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能較好地進行交流,成為小組內的“活躍分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發展,而一些學困生則恰好相反,由于基礎較差,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自己的機會,實際上也就被剝奪了學習的權利,造成小組合作學習的不平等、不平衡。

二、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對策分析

1.恰當選題,合理布置學習內容

在教師開展學生數學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合理地設定將要進行的各小組的學習內容,確保小組合作學習價值,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與同學交流討論提高自己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幾何圖形》一章節時,可以根據該章節的重點:讓學生識得點、線、面、體的概念,并能夠靈活運用。為此教師首先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進行全體學生的成員分組,分組完成后,給每個小組發放一些像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等的幾何圖形,依次讓每個小組成員進行辨認,對認識錯識的學生及時進行糾正后,指導學生對每一個圖形所對應的名稱進行記憶;之后,讓小組中每一位成員來舉出生活生活中關于圖形的東西。這樣一來,小組的學習能夠集思廣議,讓小組內每一名成員學得到更多的知識。在完成了關于幾何知識的初步學習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直線、矩形等簡單圖形的方式,讓學生用這些簡單的圖形來完成自己想要創造的圖形,在完成創作后根據自己的想法向組內每一位成員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一方面學生更好的進行合作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2.合理建組,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度

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是以人盡其用原則為基礎。教師在進行小組成員分配時,應根據教學任務、教學重點和學習場合等實際因素,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和知識基礎,以組間異質、組內同質或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為依據,合理進行小組成員分配;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發揮自己的才華,展示自己的優勢。例如,在講解《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兩張圓形圖片,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討論與學習兩圖所放位置間關系所存在的問題。在小組教學過程中,有些同學的參與程度較差,此時,教師就應當站出來來鼓勵學生真正參與到小組的學習與討論中,這樣一來,便能夠有效的幫助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當中,培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組間與組內都同質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處理,讓觀點基本相同的學生能夠分配到一個組里進行學習討論,從而達到進行討論研究加深對該觀點的認識和思考的目的;從學生的不斷討論中,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觀點。例如:小組1建立的是兩個圓不相交的關系,討論了外離和內含;小組2建立的是兩個圓相切的關系,對比分析外切和內切;小組3建立的是兩個圓相交的關系,得出了兩圓相交存在著程度的差別。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學生同與自己觀點一致的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在學習過程會有著很大的積極性和熱情,不同于以往簡單的模仿和依賴記憶,學生在實踐和合作中進行知識的交流和學習,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評價激勵,促進合作目標的達成

由于小組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與否及其實現程度的大小與小組全體成員的學習能力與努力的程度密不可分。所以實施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有必要對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適時的、激勵性的評價。不僅關注小組成員個體的評價。還要關注小組目標實現的整體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的評價,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合作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與情感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身到合作學習中,學生才能學會交流,學會合作,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與效果。

猜你喜歡
分組成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兩只掛鐘
最強新成員
交流平臺
我家的新成員
分組
交流平臺
每個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個分組叫“爸媽”
課題組成員
“交流”等5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