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審計信息化的信息共享機制與業務協同

2017-05-10 08:31趙小飛陳靜金琳媛
商場現代化 2017年7期
關鍵詞:審計信息化信息共享效益

趙小飛+陳靜+金琳媛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各行業都致力于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內部各個領域,使得信息技術在企業的制造、運營和監督等方面發揮較大的作用。對于企業審計工作,國家政府相關部門明確提出要加快企業審計工作信息化的速度,借助信息技術使企業審計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所以在現階段,企業必須加快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與時代接軌,借助于信息技術開展企業審計工作。本文首先介紹我國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內涵,分析審計信息化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促進審計信息共享協同的各種對策。

關鍵詞:審計信息化;信息共享;效益;協同

一、企業審計信息化內涵

企業審計信息化就是企業審計部門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審計項目的實施,利用信息化手段確認項目風險或者評價企業戰略決策,從而更好地優化企業的運營,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借助信息技術開展審計工作,稱為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二是將企業的各種信息系統作為審計對象,通過風險評估或者內部控制檢查來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作出審查確認,或者借助信息技術來優化企業的風險管理系統,從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就是企業審計信息化的另一部分,即對企業信息系統的審計或EDP審計。

近年來,企業管理審計業務、經濟責任審計業務及企業風險控制業務數量不斷增加,單純依靠手工操作的審計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企業審計發展的需要。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對審計工作在企業運營和監督等方面的需求,企業逐漸將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審計工作中,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審計工作的流程化、規范化與智能化,從而快速提高企業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企業審計環境也逐漸發生變化,這給企業審計工作帶來諸多挑戰,各種違規操作和職務犯罪手段越來越隱蔽,財務處理方式的技術性和專業性也變得越來越強,單獨依靠單個環節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孤立的審計已經不能實現審查的目的。只有將審計資源進行整合,才能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各要素的關聯活動進行全面整體的審計。在這種形勢下,上至國家下至企業都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各級審計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作,充分挖掘和利用審計信息資源,提高審計部門信息質量,更好地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二、以共享協同為目標的審計信息化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企業審計信息化工作并不僅僅是簡單地建立一套由算機管理的由計算機進行管理的網絡系統,這是因為獲取信息只是審計信息化的第一步,關鍵就是利用信息技術來分析審計信息、利用審計信息,最后由審計部門利用整合性審計信息資源做出審計報告,讓整合信息成為企業持續良性發展的動力。然而我國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是在工業現代化還沒實現、市場經濟尚不完善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的,企業審計信息化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各企業審計信息化的程度各不相同,還需要大量的推進工作才能實現。當前,我國以共享協同為目標的企業審計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組織方式制約企業信息化資源共享與業務協同

首先,企業并沒有將審計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作為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目標,仍然存在著審計目標不夠清晰、審計方向不明確、共享與協同概念模糊等問題。其次,各自為政的傳統思維方式制約審計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的建立,還未在行業與企業相關部門建立“預算跟蹤+聯網核查”的審計模式。第三,審計部門觀念和組織方式傳統陳舊,依然保持著手工審計的思維模式,審計人員畏懼學習先進信息技術。最后,未能建立信息化審計業務與技術觀念,對企業進行審計時不能將審計資源進行優化整合、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缺乏構建數據處理平臺的審計人才。

2.企業內外審計部門存在審計信息孤島現象

由于審計部門缺乏統一規劃,多數企業都是建立各自的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因此,建立的審計信息整體系統是由各自企業的審計信息系統拼加而成,企業審計部門管理與業務管理脫節,審計信息與業務之間的信息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傳遞,審計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的功能較為有限。這種因為企業內部信息孤立的結構降低了企業運營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在企業的外部,政府審計部門與社會和企業之間缺乏共享審計信息資源的渠道。政府審計部門掌握社會信息總量的絕大部分,而企業審計信息系統無法與政府部門進行信息共享與交換,這就造成社會范圍內形成一個個的審計信息孤島。企業不能與政府部門之間傳遞和共享審計信息,迫使企業不得不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進行決策。

3.企業審計信息化的網絡維護復雜而且難度大

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首先面對的是網絡安全問題,這是因為互聯網信息技術使用的是開放式的TCP/IP協議,容易被網絡攔截和身份假冒,給互聯網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而相比于傳統的審計財務管理,是采用單機或者企業內部的審計財務軟件,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互聯網信息技術安全問題,一旦企業財務數據遭破壞或者泄密,將給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此外,審計信息化管理缺乏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和相應的信息技術保障。

4.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不配套

在互聯網經濟環境下,企業業務往來均可借助于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處理,大部分可實現無人工干預,這就要求企業實現審計信息化實現業務協同、遠程處理和集中式管理模式。然而傳統的審計管理與企業業務活動在運作上存在著時間差,企業內外各審計部門不能進行相互連接,造成企業審計信息資源與業務運營不能協調同步進行,不利于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此外,傳統的審計管理軟件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在特定的環境下辦公,而且是基于企業內部網絡的系統,不能滿足信息時代的開放性要求,這與信息時代審計人員可以實現在離開辦公室也能辦公的要求相悖?;诨ヂ摼W信息系統,只有實現企業審計信息內部網向互聯網的轉變,才能實現審計管理的網上辦公,進而實現企業審計信息共享,與企業業務進行協調運作。

三、企業審計信息化共享協同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審計信息資源共享及業務協同,是審計體系的一次改革和創新,也是審計工作深度發展的客觀需求。審計信息化建設中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已經成為制約審計工作取得更大實效的關鍵因素。企業要實現審計信息化建設,只有將信息網絡技術與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方法和完善的審計系統結構進行有機融合,才能為構建企業審計信息資源共享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借助相應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確保審計信息化建設能夠實現。目前,實現企業審計信息化資源共享與業務協同的目標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將信息網絡技術環境下的審計信息進行集成,確保信息資源共享渠道的暢通,有效解決企業內外部審計信息資源孤島現象,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

明確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目標。目標認識是關鍵,審計信息是基礎,信息共享平臺是依托。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對企業財務管理狀況與業務狀況進行監督、審查,來降低企業運營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谛畔r代,各種違紀違規的問題和職務犯罪涉及的地域變得越來越廣泛,違法手段技術性和專業性越來越強,審計資源信息化迫切需要整合,審計機關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審計部門之間的協作,為審計部門提供更為便捷及時的信息,實現全國各級審計部門之間縱向與橫向之間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作。

進行審計信息資源的統一規劃。審計信息資源規劃指的是對與企業相關的審計信息資源進行從采集、處理、傳輸到最后使用全面信息資源規劃。要實現企業內外審計部門之間的復雜審計信息流暢通,必須對企業審計信息資源進行統一全面的規劃整理。只有規范、統一的審計信息資源,才能實現審計部門之間審計信息的共享與集成,從而實現審計信息化管理,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更優質的審計報告。

建立審計信息共享協同管理模式。審計信息共享協同模式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涉及信息技術的設計與選擇,審計流程的重組,審計組織機構的調整,審計人員管理職能的權責再分配等問題,因此,企業實施審計信息化協同管理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審計項目實施之前于外部審計信息機構進行全面溝通,確定審計項目實施的關鍵階段;二是內外審計部門對審計項目嚴格執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確保審計項目實施的預期目標;三是正確處理內部審計人員、外部審計部門與企業管理三者之間的協調關系。

參考文獻:

[1]馬社昌,董寒光.國家審計信息化現狀及發展方向[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2(4):8-9.

[2]胡靖.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轉型發展的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 2016(3):17-19.

[3]韓強.大數據環境下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理財:市場版,2015(8):87-88.

[4]黃擁華.審計機關之間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亟待建立[J].審計與理財,2011(6):23-23.

[5]周德銘.國家審計信息化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J].電子政務, 2013(7):25-37.

猜你喜歡
審計信息化信息共享效益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導者下供應鏈效益的分析及優化
不同主導者下供應鏈效益的分析及優化
重慶市文化產業結構、效益比較分析
重慶市文化產業結構、效益比較分析
淺談審計信息化建設
基于WebGIS的合肥中小企業信息共享平臺的研究
淺析企業如何開展ERP風險審計
基于供應鏈的制造業服務化客戶逆向服務研究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問題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