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2017-05-10 08:45陳怡
商場現代化 2017年7期
關鍵詞:人力資本相關性經濟發展

摘 要:人力資本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鑒前期學者的研究思路,采用累計成本法,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現有的人力資本投資狀況進行調查,使用SPSS軟件分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并對今后該經濟區人力資本的進一步開發、積累提出建議,以確保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經濟發展;相關性

一、研究意義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我國沿海西南端,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所轄行政區域組成,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總量占廣西全區比重不斷提高,與國內外其他地區的經濟合作也日益深化。但是,與東部沿海發達省區相比,北部灣經濟區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經濟發展還比較滯后。究其原因,人力資源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制約北部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原因(廖明嵐,2016)。人力資本作為一個新興的生產要素,在區域經濟增長中承擔了重要的作用(劉瑛、熊先承,2013)。陽向軍和黃宗遠(2016)對廣西和廣東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影響的研究發現,廣西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屬依賴于物質資本投入的資源推動的經濟發展模式。那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廣西區內一個重要的經濟區,其經濟發展模式是否與廣西區一致?其人力資本是否對經濟發展發揮了主要的推動作用?為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可持續發展,非常有必要澄清這些問題?;诖?,本文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現有的人力資本投資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其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并對今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的進一步開發、積累提出建議,以確保充分發揮人力資本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

二、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

人力資本理論的興起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由于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力資本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學術界開始關注物質資本以外的影響經濟的因素(徐國輝,2010)。在眾多學者當中,最早提出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是舒爾茨。Schultz(1961)認為人力資本是當今時代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力資本存量越多,其經濟增長能力就越強。國外研究教育支出及人力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成果已經很多,如早期的舒爾茨、加西亞、桑德斯等的研究結論認為教育投資及形成的人力資本對地區經濟增長具有正向效益(張遼,2012),國內學者的研究結果也證明了人力資本對促進各省市地區的經濟發展(劉瑛等,2013;逯進、蘇妍,2017;王雪萍、沈蕾,2015;嚴全治、楊征,2016;朱承亮、師萍、岳宏志、韓先鋒,2011)、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李健、付軍明、衛平,2016;張海峰,2016)及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熊虎,2016)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綜合國內外相關學者的觀點,比較一致的觀點就是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但對于人力資本存量的計量方法存在著較大的分歧。

三、人力資本的計量

人力資本不同于人力資源。人力資本是相對于物質資本或非人力資本而言的,是指通過勞動者個體體現出來的知識、能力和健康,可以被用來提供未來收入的一種資本。人力資本在使用過程中并不存在著收益遞減的現象,可以通過持續性的投資,不斷增加其資本含量,進一步帶來持續性的收益遞增。人力資本的形成必須依賴學校教育、衛生保健、在職培訓及人口流動等方面的投資。通過勞動者個人及家庭、用人單位及國家政府的投資,可以形成一個地區及國家豐厚的人力資本。由于人力資本是通過對個體勞動者的投資形成的,而這種投資是持續發生的,因此,只能通過計量某一時間點的人力資本存量來反映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長期以來,中外學者在人力資本存量水平的計量估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許多可供借鑒的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從產出角度度量的未來收益法、勞動者報酬法;二是從投入角度度量的累計成本法、受教育年限法和教育經費法(韋欣,2012),三是基于國民素質的教育指標法(馬燕,2014)。上述方法都是研究者根據研究問題的性質目的及數據收集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的,每種計量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學術界對于人力資本的計量仍未形成一個統一一致的方法體系。

四、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人力資本水平核算

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主要有國家政府、用人單位及勞動者家庭,其中最大的投資者為國家政府部門。用人單位及勞動者家庭進行在職培訓、學歷教育等也屬于人力資本投資,但這些投資行為極為分散,相關精確數據無法獲取。因此,受制于相關數據的缺失及數據收集條件手段的局限,本文借鑒前期學者的研究思路,采用累計成本法,選取2008年-2015年政府一般預算支出項下的“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及“醫療衛生支出”作為人力資本支出的相關數據,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的人力資本水平進行核算。這種核算方法雖然不夠嚴謹,但是鑒于現有文獻對人力資本核算尚未形成一個達成共識的完整的體系,此種方法也能夠從一個側面反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人力資本存量水平。

表1 南寧市人力資本水平統計表(單位:億元)

表中數據由《廣西統計年鑒》整理而得

從表1中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2008年1月16日國家正式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后,至2015年期間,南北防欽四市人力資本投資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人力資本存量水平也在不斷上升。人力資本投資各個項目基本上每年都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各市各項人力資本投資平均增長率基本都在20%以上。

五、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發展概況

GDP是衡量一個地區或者國家經濟運行活動的重要經濟指標之一,因此,本文以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的地區生產總值作為衡量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發展狀況的統計指標。根據《廣西統計年鑒》相關數據,整理出如下表格。

表2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三次產業發展狀況 (單位:億元)

表中數據由《廣西統計年鑒》整理而得

表3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三次產業占比狀況

表中數據由《廣西統計年鑒》整理而得

從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起步較晚,經濟總量的絕對數值較低,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趨勢良好。在經濟區開始建設之初,2008年-2011年間,四市的GDP增速迅猛,在20%左右,隨后幾年逐漸放緩。2008年-2015年間,南北防欽四市GDP的平均年增長率在14%~16%之間,超過了同時期國內其他區域的平均水平。同時,第一產業的比重逐漸降低,第二、第三產業的比重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其中第二產業比重的增加更為顯著。

六、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為了研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存量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本文采用SPSS18.0分別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GDP及第一、二、三產業比重與其人力資本存量進行了雙變量相關性分析。

1.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人力資本存量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1)南寧市

表4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南寧市政府一般預算支出項下的“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及“醫療衛生支出”及這三項支出合計均與該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及GDP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第一產業占比在0.0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同時,社會保障補助支出與第二產業占比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其他三項指標均與第二產業占比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上述各項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8,表明都是強的相關性。但“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及“醫療衛生支出”及這三項支出合計四項變量與第三產業占比均不顯著相關。

表4 南寧市各指標雙變量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在0.01水平上顯著(雙尾)

*.相關性在在0.05水平上顯著(雙尾)

(2)北海市

表5 北海市各指標雙變量相關性分析

表5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北海市政府一般預算支出項下的“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及“醫療衛生支出”及這三項支出合計均與該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及GDP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各項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8,表明都是強的相關性;教育支出與第一產業占比在0.05水平上顯著負相關,其他三項指標與第一產業占比在0.0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這四項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8,同樣都是強的相關性;教育支出、三項支出合計與第二產業占比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724和0.799,屬于中度相關;社會保障補助支出與醫療衛生支出兩項指標均與第二產業占比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且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8,都是強的相關性。同時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和醫療衛生支出與第三產業占比在0.05水平上顯著負相關,前者相關系數絕對值大于0.8,為強的相關性,后者相關系數絕對值為0.79,屬于中度相關;同時,教育支出和三項支出合計與第三產業占比不顯著相關。

(3)防城港市

表6 防城港市各指標雙變量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在0.01水平上顯著(雙尾)

*.相關性在在0.05水平上顯著(雙尾)

表6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防城港市政府一般預算支出項下的“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及“醫療衛生支出”及這三項支出合計均與該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GDP及第二產業占比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第一產業占比在0.0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且各項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8,均表現為強的相關性;同時,只有醫療衛生支出與與第三產業占比在0.05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絕對值為0.787,屬于中等相關;教育支出、社會保障補助支出及三項支出合計等三項指標與第三產業占比均不顯著相關。

(4)欽州市

表7 欽州市各指標雙變量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在0.01水平上顯著(雙尾)

*.相關性在在0.05水平上顯著(雙尾)

表7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欽州市政府一般預算支出項下的“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及“醫療衛生支出”及這三項支出合計均與該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GDP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第一產業占比在0.0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且各項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8,均表現為強的相關性;并且與第二產業占比均不顯著相關;同時,只有社會保障補助支出與第三產業占比在0.05水平上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絕對值為0.787,屬于中等相關;教育支出、醫療衛生支出及三項支出合計等三項指標與第三產業占比均不顯著相關。

(5)四市合計

表8 廣西北部灣(四市合計)各指標雙變量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在0.01水平上顯著(雙尾)

*.相關性在在0.05水平上顯著(雙尾)

表8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廣西北部灣(四市合計)政府一般預算支出項下的“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及“衛生保健支出”及這三項支出合計均與廣西北部灣(四市合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GDP在0.01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第一產業占比在0.0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且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大于0.8,為強的相關性;同時,廣西北部灣(四市合計)社會保障補助支出與第二產業占比(四市合計)在0.05水平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823,也為強相關;其他三項指標均與第二產業占比(四市合計)在0.01水平正相關,相關系數均大于0.8,為強的相關性;同時,四項指標與第三產業占比(四市合計)均不顯著相關。

2.雙變量相關性結果分析

(1)從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合計)的雙變量相關性分析結果可以看出,2008年-2015年間,人力資本各項投入及人力資本投入總和與經濟發展具有強的顯著正線性相關關系,說明廣西北部灣四市人力資本投資各項與其經濟發展保持同樣的變動。結合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可以認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人力資本投資各項的增加能夠有效預測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2)2008年-2015年間,南寧、北海、防城港在GDP總量不斷提升的同時,逐漸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一產業的比重逐漸降低,第二產業的比重逐漸增加,這種結構上的變動符合區域經濟良性發展、經濟水平逐漸提高的規律。欽州市在第一產業比重降低的同時,其第二產業的比重卻基本維持不變,與經濟良性發展的趨勢不符,這些實際情況很好地解釋了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四市人力資本各項投入及人力資本投入總和與第一產業占比呈強的顯著負線性相關關系,同時解釋了為什么南寧、北海、防城港人力資本各項投入及人力資本投入總和與第二產業占比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但欽州市人力資本各項投入及人力資本投入總和與第二產業占比不顯著相關的結果。

(3)2008年-2015年間,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人力資本各項投入及人力資本投入總和與第三產業占比主要呈現出不顯著相關或者顯著負相關關系,只有欽州市社會保障補助支出與第三產業占比表現出在0.05水平上中等程度的顯著正相關關系。表3的數據顯示,2008-2015年間,南寧、北海、防城港在GDP總量不斷攀升的同時,其第三產業比重不僅沒有提高,還略有下滑;僅有欽州市的第三產業比重稍有提高。從絕對量上看,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中,南寧市的第三產業產值最高,有656億元;北海、防城港、欽州分別為107.3億元、70.3億元、119.0億元,相差不多。發展到2015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第三產業產值均有明顯增加。與2008年相比,欽州市第三產業的增加率在四市中居于首位,達到200%,第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也從31.54%增加到2015年的37.94%。因此結合產業發展理論,可以認為欽州市人力資本投入對該市第三產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七、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發展的建議

1.努力提高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存量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水平較低,實施經濟區發展規劃后,政府對人力資本的投資開始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基數低,所以雖然人力資本存量有了較大提升,但與國內其他經濟區相比,在總量上存在明顯不足。同時,如上文所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人力資本各項投資及四市合計數據與第三產業占比主要呈現出不顯著相關或者顯著負相關關系,至少說明第三產業占比與人力資本投資增長還未實現同步,第二產業占比也存在著與人力資本投資增長不同步的現象。前期的研究成果認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王俊峰、李振偉,2010)及其在GDP中的占比(張桅,2017)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人力資本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內生變量。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GDP有了顯著增長,但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并不高,而且人力資本在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應該繼續大力投資人力資本,努力提高其存量水平,以實現其對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

2.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存量的提高應與經濟區產業布局相吻合

經濟的高度發展是以產業結構優化為特征的,但是經濟的高度發展需要足夠的人力資本做支撐。趙光輝(2008)認為人力資本積累和產業結構優化是一種“推力-拉力”的關系,這種雙向互動的關系只有在兩者“適配”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其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陳艷華,2016)。因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四市在采取措施提高人力資本存量時,應有意識地考慮自身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對人力資本的實際需求。根據產業布局及經濟發展現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應大力發展以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務性行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留用高水平的從業人員,引導高素質人才向第三產業流動。同時,對于重點確定的石化、林漿紙、能源、鋼鐵和鋁加工、海洋產業等等重點發展產業,也應關注其對人力資本的需求,適當增加對緊缺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存量的提高可以借助地方高校的力量

教育及培訓是提高人力資本存量的有效方法,地方高校在教育和培訓中的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地方高校是地方經濟發展所需人才的儲備庫。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各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好地方高校的力量。四市政府以及企業應與高校建立起緊密聯系,主動向高校提出人才需求水平、類型、數量、周期,使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針對性;同時各用人單位還應積極參與到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出有效建議,根據崗位要求對專業培養計劃提出調整方案,保證高校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滿足企業及崗位要求;同時企業在對在職人員進行培訓時,也可以與地方高校建立起合作機制,借助地方高校的優秀師資對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及管理手段的培訓,也可以對基層員工進行操作技能、職業素質等多方面的培訓,以實現工作一線人力資本的提升。

4.優化激勵政策,提高人才公共服務水平,吸引保留優秀人才

在加大人力資本投資的同時,提高對外來優秀人才的吸納力度是快速提高人力資本存量的有效方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時間短,薪酬水平相對較低,競爭力明顯弱于其他經濟區。因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必須從整體上重新設計優秀人才的報酬支付體系,不僅要考慮基本的勞動報酬,同時也必須考慮相關的福利保障措施,要讓人才感覺自身的價值得到了應有的評價和承認。經濟全球化時代,人力資本的配置也早已進入全球化時代(石峽,2009)。在吸引人才時,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也要放眼全球,大力引進所需的緊缺人才。這就要求政府必須提高其人才公共服務水平,服務理念要更新,要站在人才角度考慮服務方案,努力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盡量簡化外來人才的審批手續,并提供便利條件吸引外部人才居留。

參考文獻:

[1]Schultz,T..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1:pp.1-17,1961.

[2]陳艷華,北部灣經濟區人力資本積累與產業結構優化互動發展模式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6(2),194-196.

[3]李健,付軍明,衛平.FDI溢出、人力資本門檻與區域創新能力--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2016,180(1),10-18.

[4]劉瑛,熊先承.區域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實證研究--以江西省人力資源戰略調整為例[J].企業經濟,2013,389(1),143-145.

[5]廖明嵐.基于熵值法的廣西北部灣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耦合協調度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16,4(52),56-67.

[6]逯進,蘇妍.人力資本、經濟增長與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基于半參數可加模型的實證研究[J].人口學刊,2017,221(39),89-101.

[7]馬燕.人力資本研究的文獻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4,254(36),194-195.

[8]石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專業化人力資本配置研究--基于需求與供給視角[J].創新,2009,9,39-41.

[9]王俊峰,李振偉.安徽省第三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對策分析[J].科協論壇,2010,10,127-129.

[10]王雪萍,沈蕾.人力資本對新疆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及對策[J].經濟數學,2015,32(4),70-74.

[11]韋欣.人力資本存量對促進廣西經濟發展的計量與評價研究[J].前沿,2012,306(4),104-106.

[12]熊虎.人力資本與產業結構匹配度及其經濟效應分析[D].重慶師范大學,2016.

[13]徐國輝.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理論綜述及啟示[J].科技信息,2010,9,194-195.

[14]嚴全治,楊征.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分析--基于河南省時間序列數據的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267(7),6-10.

[15]陽向軍、黃宗遠.珠江-西江流域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影響的省級比較--以廣東廣西為例[J].社會科學家,2016,11(235),71-74,101.

[16]趙光輝.人才結構與產業結構互動的一般規律研究[J].商業研究,2008,370(2),34-39.

[17]張海峰.人力資本集聚與區域創新績效--基于浙江的實證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16,2,103-108.

[18]張桅.人力資本對安徽省第三產業貢獻度研究,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2017,1,151-156.

[19]朱承亮,師萍,岳宏志,韓先鋒.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結構與區域經濟增長效率[J].中國軟科學,2011,2,110-119.

作者簡介:陳怡(1974.05- ),女,籍貫:黑龍江省寧安,工作單位: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職務:教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組織行為及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人力資本相關性經濟發展
企業人力資本會計計量方法的新探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對貴州經濟發展的研究
淺析人力資本的經濟權利與企業剩余分配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人力資本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理論及實證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