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視角看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

2017-05-11 07:20李光惠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高校教學小學語文課堂

李光惠

[摘要]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能夠切入生活實踐,那么其對課文的理解就會加深,這也是小學語文教育回歸生活的重要體現。本文以生活化作為視角,審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值,并提出三點改進建議,以為相關語文教師提供案例參考與經驗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 高校教學 生活化資源 生活化鏈接 生活化理解

在關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研究中,生活化教學是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學行為生活化主要是基于實踐生活,將學生設為參與主體、感受主體、獲知主體,讓其能夠對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本文將從生活化的視角來審視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并結合筆者教學經驗,針對性地提出語文高效化教學對策。

一、鼓勵訪察實踐,搜尋生活化資源

在現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中,不少都是歷來未變的教育名篇,但正由于是名篇名文,所以很多文章與學生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理解距離。學生對此理解不免存在較大的時空障礙,或者在學習時存在嚴重的認知偏差。當然,也有一些文章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接近,但是這又往往讓學生覺得都是尋常事,沒有新鮮感。因此,在此時,作為語文教師的引導與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率先垂范,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相關知識史料的習慣,培養學生對生活細心體察的興趣,從而引導其真正走進生活,延伸自己的學習視野,加深對既定語文課文的理解,積淀寶貴的生活化學習經驗,進而提升小學語文學科素質。

教師可以在某堂課學習時,鼓勵學生去自己尋找相關的背景資料,并通過調查、訪問等形式,了解生活在某個時代或某個區域內的人們的生活經歷,從而提升其間接生活經驗,縮進學生與課本內容之間的聯系。如在講授五年級下冊第八組課文《開國大典》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搜集有關開國大典舉辦之時的歷史資料,了解當時復雜特殊的背景與環境;同時也可以去組織學生扮演記者去訪問一些紀念館或檔案室負責人,從側面了解開國大典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中的重要意義。這樣,學生不僅能夠了解當時歷史環境的多變,更能夠體會到開國大典的非凡歷史價值,增強了學生的認知感受,對課文的解讀也更深入一個層次。如此,學生與課文之間的間隙被縮小了,語文與生活的距離也拉近了,教育教學實效自然得以提升。

二、組織親身模演,加深生活化鏈接

雖然不同課文間,語言文學所承載的信息有所差異,但是其與生活的聯系是一致的。一般的,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均是將課文中的文字給想象成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人、事物或情境,進而形成主觀性的感知。不可避免地,課文內容與學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距離,這將使學生對原文的學習產生較大困難。因此,教師可積極利用環境的作用,創設課文相匹配的歷史背景或圖畫,讓學生在對原有課文內容、歷史背景等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實施親身模演,從而讓學生如身臨其境,真正從模演中表達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形式上可采用將課文改編成小品、舞臺劇等,這既是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檢驗,又是讓學生間形成理解交流的良好平臺。

如在一年級下冊第六組《王二小》一文教學時,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動畫MV,且引導學生了解當時事件的梗概——敵人突然掃蕩,為掩護上千老鄉轉移、保護后方機關,王二小選擇將敵人引進埋伏圈,最終被敵人挑死。此時,筆者順著音樂,利用飽含深情的故事解讀,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而在事先,筆者就要求由第一小組選出小英雄王二小的扮演者;第二小組選出帶路漢奸的扮演者;而第三小組則選出挑死王二小的日本鬼子的扮演者。經過指導,小學生們有模有樣地進行了實際模演,且演到情境處與音樂十分融洽,課堂沉浸在對小英雄的敬仰與悲痛中。學生們學習語文變得興趣十足、情趣十足、效果十足。

三、引導生活體驗,切近生活化理解

有句話說:“梨子什么味兒,嘗嘗才知道?!倍谡Z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體驗相對有限,有些課文中出現的常見性事物或情境,學生并沒有經涉過,因此教師能夠重視其親身感知,是對語文課堂效率的重要促進。教育大師基維申科認為,語文教育要契合兒童的生理發育特性,要充分利用聲、色、感等途徑來加深學生的自身認知。確實,教師如果能夠在學生認知經歷匱乏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感知,對學生的幫助是十分大的。

如在講授選讀課文《我愛故鄉的楊梅》時,筆者在課前摸底學生對楊梅的了解程度及食用情況。雖然最終可以肯定學生們對楊梅有過接觸,但是學生了解不大,且食用機會較少嘲。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送給學生一些楊梅,讓他們親自品嘗,且寫下食用心得。同時,教師也可讓學生們跟家長們在一起分食,然后對照課文進行再品讀。如此,學生邊吃邊理解,更容易提升對該課文的認知度與理解度。在品味美味中學習課文,實則是對學生們學習的信任,更是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有力支持。

四、小結

家庭與社會是兒童學習的主要場所,而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綜合性特征,又讓生活化扮演了增進學生理解、提升課堂效率的角色。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學習實際,另一方面則尋求更多的嘗試,用以鏈接學生生活與課堂學習,從而使得其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實現雙提高。

猜你喜歡
高校教學小學語文課堂
信息技術讓語文教學充滿生機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探討
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創設思路與教學方式研究
從教育的本質意義淺談微課的作用地位
課堂教學的“催化劑”
關于未來“會診化”高校教學模式構建
MOOCs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