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2017-05-11 07:27梁小寧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讀書教材課文

梁小寧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環節,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在深入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已成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當前的課外閱讀活動,依然存在著種種的不盡人意:閱讀的量難以保證,閱讀的質難以檢測;缺乏切實可行的指導,或盲目要求,或聽之任之,造成學生課外閱讀的望書卻步或隨波逐流;課內外閱讀未能實現有效的銜接與溝通。因此,我們要在新的課程改革環境下,以教材為依托,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閱讀課程資源,實現課堂教學與課閱讀的有機銜接,使學生真正地“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下面本人就優化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結合教學的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孑L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敏銳的直覺,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所學文章中的突破點、爆炸點,并點燃導火索,驚起學生心中的波瀾,深深地吸引學生。何為突破點、爆炸點呢?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處。問題一旦解決,又能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種方式、手段,通過圖片、音像等教學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若能巧設質疑,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為學生巧設質疑,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主要表現在:一是語文教師要塑造較完美的自身形象——語言美、道德美、行為美、儀表美,注意讓學生從教師的良好修養中感受美、接受美、啟迪美,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二是教師范讀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朗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師有表情的范讀能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語言并通過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強弱高低,節奏的長短快慢,將課文所表現的愛憎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把學生帶到課文所創設的意境中去。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提高思想認識和素質。三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動力,才能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學生有了課外閱讀興趣,就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最近讀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有時,教師還可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本人認為,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知識廣博愛讀書的人,讀書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的妙語連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幫助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制訂個人讀書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學生讀書計劃落實的情況,適當舉辦讀書之類的活動,如讓同學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讀的一本書或介紹書中喜歡的一個人物;有時讓學生朗誦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我想,到那時,同學們會沉浸在書海中,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從而有意識地培養閱讀的習慣。

三、在閱讀教學中啟發學生質疑

在閱讀教學中,一般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的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學生一經啟發,積極性就高起來,認真讀書,主動發現的問題也多起來了,學生的求知欲強了,學習興趣也深了。如教學《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課時,學生紛紛提出問題:“為什么弟弟要跟著媽媽住在女牢房里?”“為什么弟弟每天要由特務押著去上課?”“特務為什么要監視弟弟上課?”“在監牢里,弟弟為什么能把各門功課學得很好?”“弟弟為什么這樣刻苦學習?”……所以,善于啟發學生質疑,學生就會主動學習,就能逐步培養閱讀能力。

四、加強學生閱讀有效指導

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剖析教材,把握教材特點,找準學法指導的滲透點、訓練點和切入點,這樣的學法指導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例如,對《再見了,親人》一文進行學法指導。首先要對教材進行認真的鉆研、深入地剖析,把握了教材具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文情并茂,全文字里行間洋溢著志愿軍戰士和朝鮮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蕩著千萬人的心;二是典型動人,作者細膩刻畫了主要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表達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這個中心思想,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和動人心魄的感染力。引導學生剖析文章結構,揭示行文規律,體會文章內容的感情,水到渠成,歸納中心,扎實提高了學生閱讀能力。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始終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放在第一位,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只有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學生才能更好地打好基礎,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提高奠定好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讀書教材課文
教材精讀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