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2017-05-11 18:57王明波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黃花紅花形象思維

王明波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以詞為中介,通過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形式,對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的反映。思維屬于認識過程,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故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一、注重動手動腦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捷徑

小學正經歷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其中具體形象思維占優勢。課堂教學要積極利用學生多種感官,讓他們多動手、動眼、動腦、動口,充分發揮形象思維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多動腦,把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要引導學生養成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通過操作,學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新知的形成過程。動手操作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它關系到學生今后是否具有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鼓勵質疑,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笔澜缟显S多發明創造都源于“疑問”,“質疑”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會回答“是”或“不是”,或模仿教師和課本的敘述回答問題。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直線、線段、射線”的概念后,提問:“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者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片刻,一個學生提出問題:“在直線上取兩點,現在的圖形是直線,是射線,還是線段?……”這時學生議論紛紛,最后教師通過小結分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三者的區別和聯系,加深了理解,同時大大提高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三、注重語言訓練,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是社會對于人的素質的基本要求。義務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21世紀的人才,所以不失時機地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歷史賦予小學數學教學的責任。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思維是人腦的一種機能,也是人腦反映客觀世界的過程,它必須在語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我們應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作為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如在講相差關系應用題時,通過分析解題思路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把思維的邏輯、層次、步驟、方法表達出來。例如:紅花有10朵,黃花有8朵,紅花比黃花多幾朵?讓學生讀題找到條件和問題后,關鍵在于通過說理,理解解題思路。學生可以這樣敘述:“紅花多,紅花是較大數;黃花少,黃花是較小數。大數是由兩部分合并起來的,一部分是和黃花同樣多的8朵,一部分是比黃花多的部分,從10朵紅花中去掉和黃花同樣多的8朵就是比黃花多的部分?!蓖ㄟ^這樣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四、展開想象,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眲撛祀x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只有豐富學生的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創新、敢于打破常規的訓練。一個圓既可以看成一個圓盤,也可以看成一輪紅日,還可以看成一面鑼、一口鐘……一個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結尾,有的令人開懷大笑,有的讓人掩卷深思……就在這五彩繽紛的大膽想象中,學生的發展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得到了培養。

五、引發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求異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特點,而單一、標準的答案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沿著不同的方向思考,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出最佳方案。如在學習了分數與小數比較大小之后,我設計了比較1/7、2/13、4/29的大小的習題。一般的解題思路是將分數化成小數進行比較,即1/7≈0.143,2/13≈0.154,4/29≈0.138,因為0.154>0.143>0.138,所以2/13>1/7>4/29;或將其化成同分母的分數進行比較,即1/7=377/2639,2/13=406/2639,4/29=364/2639,因為409/2639>377/2639>364/2639,所以2/13>1/7>4/29。同學們經過思考,分別用前兩種方法解答出來了,這時教師又問:“還有別的方法嗎?”于是同學們緊鎖眉頭,不一會兒,有的同學眼睛一亮,拿筆算起來,一位同學舉手說:“1/7=4/28,2/13=4/26,4/29=4/29,因為4/26>4/28>4/29,所以2/13>1/7>4/29?!弊詈蠼涍^比較,同學們一致認為第三種方法最為簡便,口算就能出來??梢?,教學中只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將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六、利用滲透,培養學生的遷移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讓他們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遷移能力的培養,是掌握自學方法的重要途徑。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科學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十分緊密。美國貝爾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活動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學習內容能否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的知識系統建立實質的聯系?!睂W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實質是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舊知識聯系的過程,而滲透正是新舊知識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中的有利機會,有意識地、自然地、經常不斷地進行滲透,就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為某些知識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在學習某些新知識時,學生就會感到輕松易懂,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同時,只要滲透得當,就能順利地進行知識間的遷移,這樣不僅使學生獲取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學習方法,增長了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不是孤立發展的,而是各種思維同時得到訓練,只要教師肯下苦心,學生的思維訓練絕非難事。

猜你喜歡
黃花紅花形象思維
小學數學形象思維的培養分析
高中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高中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黑黃花天牛
黃花歌
我是一棵忘憂草
紅花鰭,白鰭豚
戰地黃花
天堂在天上
紅花行情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