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自主學習能力養成之初探

2017-05-11 23:51李紅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課堂

李紅

[摘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地理課堂應培養學生“讀”“想”“說”等創新能力,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 自主學習能力 教材 地圖 合作學習

新課標提倡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創新精神。我想,必須要改變地理老師固有的教學模式,創新性地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地理課堂如何培養學生“讀”“想”“說”等創新能力,即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運用教材、地圖教學,關鍵在讀

地理教材無論從結構、內容還是形式上都做了較大的改動,圖像豐富,直觀性、可讀性、趣味性比較強。尤其是“讀”“想”“做”“討論”等這些欄目的設置,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讀、找、思考、討論等歸納總結出相關知識。同時,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設置一些別樣的地理課,如在復習區域地理的時候舉行分小組的競賽,學生會因為團體榮譽而倍加努力;在學南北地理差異時,可以舉行辯論賽等。

運用地圖是地理學習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是獲得地理知識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地圖,使學生在各個學習環節多接觸地圖,養成緊密結合地圖學習地理的方法和習慣,掌握運用地圖的基本功?;竟σ话惆ㄈ缦聨追N:①認識地圖。指導學生看圖時要先看圖例、比例尺、經緯度,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掌握地圖上所表示的空間范圍和大小,地圖上表示的是哪些地理現象。②熟記地圖。要求學生熟記常用地圖詞匯,即各種符號名稱、形與義以及它們的性質、類別。對常用的地圖,則要求熟記一定數量的地理事物的名稱,通曉它們的位置。例如,中國、世界地圖上的主要政區、高山、大河、大城市,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洋流分布。③繪制略圖。指導學生繪制地理略圖,大膽剪裁。④圖文結合。地圖無法替代,指導學生讀書時要圖文結合,這是地理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

二、充分利用地圖、掛圖、地理剪圖、拼圖等現有教學資源,讓學生想和做

這些教學資源直觀、形象、生動,學習地理必須用到地圖,它們能夠很好地說明事物的表象、不同對象之間的區別聯系。

(一)提供思維實體。為思維發展創造條件

地理課堂中,我們需要經常運用教學掛圖、板圖、課本插圖、模型等實體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創造條件。經常讀圖、用圖、觀察實體能使學生更多地使用右腦,更好地發揮右腦的功能,促使左右腦均衡使用與發展,既開發了思維潛能,又有利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結合與統一。

(二)點撥思維方法,為思維發展提供動力

1.培養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在認識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比較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的異同,來認識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的獨有特征、成因、聯系、發展、變化的規律。

2.指導學生運用圖表法,發展多種思維能力。圖表有多種,如統計圖表、聯系圖表、表格,在促進思維發展中各具作用。(1)統計圖表,通過圖表顯示出來的數字明確、易懂、便于記憶。通過統計圖表的分析對比,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判斷能力。(2)學生運用聯系圖找出各種地理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在發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的過程中,認識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規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表格可以把冗長的文字敘述加以簡化、概括,突出地理特征和規律。

三、教會學生交流、合作學習,大膽說

合作學習改變了過去那種教師滿堂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死板模式。教會學生合作學習必須有效地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實例:在上《地形的變化》這節課時,教材內容涉及地震知識,我舉例了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0級強烈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因此,上課前我布置了一些討論的問題給學生,并要求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去上網或查閱有關報道,做好課堂討論準備。我設計了如下討論問題:1.四川汶川為什么會發生地震,這說明地形會變化嗎?2.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發生在何時何地?造成什么后果?3.地震分為哪幾級?哪些屬于破壞性地震?4.地震發生時,你怎么辦?如何防震減災?課堂討論采用分組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進行,課堂氣氛活躍,創設了一種愉悅的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體現了學科的生動性、實踐性特點,讓學生在討論中充分地展開想象和思維,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達到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嘗試開放教學,創設開放情境,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應該:

(一)合理分組,優化組合,選擇適當的地理內容。教師應當根據地理教學的需要,選擇有利于產生爭論的、有價值的地理內容,以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二)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和互相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的智慧得以發揮。

(三)讓學生及時總結。合作學習結束之后,要讓學生及時總結,學到了什么,得出什么結論,有何收獲,或不足之處。

這樣,學生從自主合作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實用價值,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然后可以順利地進入下一環節。

總之,要上好地理這門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關鍵,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是吸引學生的法寶。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課堂
歡樂的課堂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