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民族地區對網絡化教學模式的研究

2017-05-11 13:57孟秀蓮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民族地區

孟秀蓮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但在相對偏遠的民族地區,大部分老師對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概念定義、內涵分析等還比較陌生,因此加強網絡化教學模式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關鍵詞]民族地區 網絡化教學模式 思想界定 內涵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尤其是網絡化教學的實施,對教師的教育觀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背景

進入21世紀,教育信息化步人了大投入、大發展的快車道。2001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從此拉開了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序幕,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李嘉誠項目、二期義教項目、國家農遠項目等接踵而止。各類項目的投入,不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信息技術教師,同時全面提升了各學科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為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構建了第一資源。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和課堂改革的需要,學校根據教學實際,構建了相應的資源庫,開發了校園網站和網絡教學平臺。信息技術在其他學科教學中的普遍應用和信息技術課的全面開設,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學生的信息化學習能力;啟發式教育、學生自主學習和多元化的互動學習,提升了學生的評價能力,從而為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二、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思想界定

何謂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是在繼承和發揚傳統課堂教學的優點,結合新課改課堂教學特點的基礎上構建的,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是以網絡為支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手段而展開的。

在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首先以教材內容為主線,根據教學需要通過學校資源庫和互聯網檢索相關的補充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和學法設計,然后將設計好的教學設計、學法設計、多媒體課件、媒體積件和視頻、學生作業等內容上傳到校園網站的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學法設計,在教師的導學下一步一步完成學習任務。網絡化課堂教學過程由傳統的教師獨邊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轉變為由教師導學、學生自主學習及多邊互動的網絡化教學過程,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全面呈現了教學內容,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三、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分析

網絡是平臺,計算機是工具。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組織和導學作用,彰顯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學生的信息化學習能力和師生的評價能力,因此,網絡化課堂教學被賦予了新的而富有生機的內涵。

(一)教師角色的定位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內容的講述者,而在網絡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資源的組織者、加工者,又是學生學習方法的設計者,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導學者。

在教師角色的定位中,教師首先是課堂教學資源的組織者、加工者。在網絡化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往往超越了書本的限制,好多教學內容源于課本,來自網絡。校園網站及互聯網為教師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豐富充裕,但在教學實際中,直接通過網絡獲得的教學資源并不一定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教師的教學實際。教師必須根據三維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科學合理地對獲得的教學資源進行篩選、再加工、再處理、重新組織、梳理成條,最終把資源轉變成知識,并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傳遞給學生。在學法設計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選擇媒體積件和視頻,同時,對提供在線視頻教學內容的網站做好鏈接,讓學生輕松自如地通過教師提供的媒體積件和視頻內容掌握相應的知識。

(二)教學設計轉變為學法設計

教學設計體現著教師怎樣教,主體是教師;學法設計體現著學生怎樣學,主體是學生。

網絡化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是以學法設計的形式全面呈現給學生,學生按照教師的學法設計一步一步地進行自主學習,而這種自主的學習又是在教師的“引導…‘輔導”及學生的相互探究下完成的。

學法設計實例化。實例展示的是學生快速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而不是教學內容的呈現。通過實例展示,教師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獲取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通過實例展示,教師將微觀的和宏觀的事物運用媒體積件或視頻將其具體化、可視化,展示了其內在的運動規律;通過實例展示,教師將課本上抽象的概念以動畫設計的形式可視化。學法設計實例化,在課堂教學中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法設計任務化。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萬世師表孑L子在教育弟子時遵循邊學習、邊復習、邊實踐的理念,網絡化課堂教學也如此。實例化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任務化是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學習方法的過程,起到了鞏固熟練的作用,也是一個完善學習方法、積累學習經驗的過程。

學法設計層次化。在學法設計上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學生實際,教師將教學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步步為營,層層攻堅,讓學生按照學法設計在教師的導學下進行自主學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出色。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及發展的不均衡性,對教學內容分層設計,主要體現在拓展資料和課堂練習上。

學法設計導學化。學法設計中體現著教師的“導”,即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獲取知識?!皩А笔蔷W絡化課堂教學中的一個亮點,是課堂教學質量的級數,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導學的過程是啟迪學生思維的過程,是學習方法運用的過程,也是學習方法交流的過程。

猜你喜歡
民族地區
民族地區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區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
連片貧困地區高校電子信息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研究
“中國夢”在民族地區醫德教育中的現實意義初探
貴州少數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單片機課程教學現狀與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