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6+1”課堂模式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和思考
——以導體的電阻的教學為例

2017-05-12 09:58廣東省江門市新會華僑中學529100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7年12期
關鍵詞:導體導學電阻率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華僑中學(529100)

葉永強●

?

高效“6+1”課堂模式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和思考
——以導體的電阻的教學為例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華僑中學(529100)

葉永強●

高效課堂的含義是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主動的學習,在單位時間內高質量地、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課堂,課堂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效益.如何實施高效的課堂?河北精英中學校長李金池先生創立了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引起教育界關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是如何操作的?以人教版導體的電阻一課為例進行闡述,嘗試用學習金字塔理論解釋這種教學模式能實現高效的依據.

高效課堂;高效“6+1”課堂模式;學習金字塔理論

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由河北精英中學校長李金池先生創立,它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筆者有幸到河北精英中學聽課學習,深受啟發,萌生了實踐這種教學模式的沖動和思考.

一、什么是高效課堂呢?

有關高效課堂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一、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主動的學習,在單位時間內高質量地、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二、在有效的時空里采用恰當的策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獲取有效的知識和能力.三,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明顯的發展.四,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效益的課堂.

綜合上述,高效課堂,是指學生在三維教學目標方面,獲得更加全面、更加協調、以及更加持續地發展,教師通過少的教學投入使得學生獲得多的教學收入,從而使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發展價值能夠得到全面實現的課堂.

如何實現高效課堂?李金池先生提出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引用李金池先生的論述,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簡介如下.

(一)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

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準確把握課程目標、課程標準,綜合利用課程資源的前提下,以集體備課為保證,每節課以“導學提綱”,和“限時練習”為基礎,按照“導-思-議-展-評-檢+練”6個課堂教學環節加上1個課后練的嚴格程序,開展課堂和課堂延伸教學;它是一種能切實落實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角色地位,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益的新課堂教學模式.

(二)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

(1)導—課堂引導(3分鐘):“導”是根據“導學提綱”中“導”環節規定的內容引導課堂.“導”包括“導入”和“導學”,即由教師從舊課、舊知導入新課、新知;引導本節課堂學習要點、學習方法.

(2)思—自主思考學習(13分鐘):“思”是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看書、閱讀導學提綱實行自主學習.自學的形式應多樣,可以是讀課文、做例題、看注釋、做實驗、發現疑難做記號等.“思”這個環節是一堂課的基礎環節,一般要給它十幾分鐘,要求學生認真地看書,獨立地思考,深入地鉆研.教師巡視課堂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學情,確保每一個學生精力都要高度集中,緊張、高效地實施自學.

(3)議—小組合作學習議論(7分鐘):“議”是根據導學提綱規定的“議”的內容,小組交流、分享自主學習成果,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困惑.小組合作學習是近年來各地教育工作者所創造的高效課堂的共同特征,都有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小組討論這個環節.沒有小組討論的課堂,往往難以激活學生的思維,難以挑逗起學生的興奮點,難以保證課堂的高效.在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的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學生全部站起來進行討論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互幫互助,激活思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4)展——激情展示(7分鐘):小組討論之后,要進入展示環節,或口頭表達,或到黑板上演.在此過程中,為了課堂井然有序地進行,學生在發表意見時,需舉手并站起來說“我展示”,當同組組員有不同意見補充時,需舉手并站起來說“我補充”,當學生們對發言學生的觀點持懷疑態度則可說“我質疑”,然后大膽發表意見.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誘導、激賞、肯定,調動起學生探究的激情,啟發和鼓勵他們大膽地質疑、挑戰、補充、完善.

“展示”的目的是通過問題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在自學和討論中存在的疑點、誤點和盲點,然后讓學生八仙過海,各出奇招,群起而圍殲之,也讓更多的同學獲取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5)評—點評精講(7分鐘):“評”是按照導學提綱中“評”環節規定的內容進行精講、拓展、點睛、形成結論;整體梳理,形成知識網絡.要求:精講內容為知識網絡、規律,知識重點、難點,學習思路、方法,精講重難點、易混點,精講思路、方法和規律;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能會的不講,與本堂課教學內容無關的不講,教師講了學生還是不能會的不講.精講語言要簡潔、明確;精講載體為屏幕、板書、教學語言.

(6)檢—檢測反饋(3分鐘):“檢”是根據導學提綱中“檢”環節規定的內容,檢驗學生當堂學習目標的落實情況,檢驗知識、方法的掌握情況,檢驗學習效果.方式是及時練習,及時問答.

(7)練一一鞏固遷移、學以致用(40分鐘或80分鐘):本環節主要是在課堂外進行演練實踐.學生要通過多種形式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常用的方式是做理論聯系實際考點的習題測驗,目的是讓學生從學會理解知識點到應用到實際習題中,這也是學生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學習目的所要“走”的“最后一步”.

綜上所述,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課堂教學中的6個環節,即“6+1”模式中的“6”,包括“導”、“思”、“議”、“展”、“評”、“檢”;第二部分是“練”,即“6+1”模式中的“1”,它是每天對應安排一節自習課對當天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鞏固、遷移、拓展的“限時練習”.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1《導體的電阻》的教學為例,筆者嘗試高效“6+1”課堂的教學模式,下面是上課時用過的導學提綱.

二、《導體的電阻》的導學提綱

【學習目標】

1.掌握電阻定律及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并了解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2.通過類比,培養學生分析解決三個變量之間關系的科學研究方法

3.通過從猜想→研究方法→實驗操作等一系列探索過程,使學生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并應用電阻定律;難點:理解電阻率.

【學習過程】

(一)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

[自主學習]影響電阻的因素有哪些?圖1給出了一種研究方法,以電阻a為參考,b僅長一些、c僅橫截面大一些、d僅材料不同.依次在AB間接入b、c、d電阻,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你可獲得哪些結論?這是一種什么研究方法?

[要點提煉]1.在橫截面積、材料相同的條件下,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____.

2.在長度、材料相同的條件下,導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成____.

3.在長度、在橫截面積相同的條件下,導體的電阻與制成導體的材料____.

[合作學習]今有n個長度為l,橫截面積為S0,電阻為R0的導體,將它們串聯起來.證明:總電阻R與R0與它們的長度成正比.

今有n個長度為l,橫截面積為S0,電阻為R0的導體,將它們并聯起來.證明:總電阻R與R0與它們的橫截面積成反比.

(二)導體的電阻

[自主學習](1)內容:同種材料的導體,其電阻R與它的成正比,與它的成反比;導體電阻還與構成它的有關.

[合作學習]1.觀察課本表格,回答:不同導體材料的電阻率是否相同?純凈金屬與合金哪種材料的電阻率大?

2.在測量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試驗中,得到了圖2所示圖線,此過程鎢絲的形狀并無明顯變化,是什么原因造成電阻明顯變化了呢?

(1)ρ表示材料的電阻率,單位是:歐姆·米,符號:.其大小與導體的形狀、大小無關,與和有關.

(2)l表示沿方向導體的長度;S表示于電流方向導體的橫截面積.

(三)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合作學習](1)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可用于制造電阻溫度計)

(2)半導體和絕緣體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半導體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較大,可用于制做熱敏電阻)

(3)有些合金(如錳銅、鎳銅)的電阻率幾乎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可用來制做電阻)

(4)當溫度降低到附近時,某些材料的電阻率突然減小到零成為超導體

(四)課堂小結

2.方法小結: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實驗探究過程:觀察猜想—實驗—數據分析—歸納—結論實驗

1.如圖3所示,P是一個表面鑲有很薄電熱膜的長陶瓷管,其長度為L,直徑為D,鍍膜的厚度為d,管兩端有導電金屬箍M、N.現把它接入電路中,測得它兩端電壓為U,通過它的電流為I,則金屬膜的電阻為多少?鍍膜材料電阻率為多少?

2.目前集成電路的集成度很高,要求里面的各種電子元件都微型化,集成度越高,電子元件越微型化、越?。畧D4中R1和R2是兩個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為正方形的導體,但R2的尺寸遠遠小于R1的尺寸.通過兩導體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則關于這兩個導體的電阻R1、R2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R1>R2B.R1

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的內容學生在“思”的環節完成;合作學習的內容學生在“議”的環節小組討論共同完成,“展”環節學生展示解答的思路和解答結果,并相互提出質疑.“評”的環節是課堂小結部分的內容.高效“6+1”課堂學生的角色重點在“思”“議”“展”的環節.

課后訪談了部分學生,他們說出真實的感受:

學生1:“思”的環節,我們通讀課本,用筆圈點勾畫,然后合上書,做導學提綱,不僅提升的效果,也集中了我的注意力.

學生2:“導”的環節,老師展示的圖片很有趣,引發了我對這節課的好奇心.

學生3:“議”的環節,組長對我有很大幫助,我原來不懂的,議論后我學會了.

學生4:“展”的環節,我獲得回答展示的機會,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被老師肯定和表揚,非常開心,感受道學習成功的喜悅.

高效“6+1”課堂為什么可以實現高效?筆者嘗試從建構主義學習金字塔理論來解釋.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在學習金字塔塔尖,是第一種學習方式——“聽講”,也就是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24小時以后學習的內容只能留下5%.

第二種通過“閱讀”方式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種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

第四種是“示范”,采用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記住30%.

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的內容.

第六種,“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可以達到75%.

第七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學習金字塔理論雖然是研究教學方法的,但方法優化的背后卻潛藏著人認知的一般規律.

三、什么是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專家,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知識只是一種關于某種現象的較為可靠的解釋或假設,并不是解釋現實世界的“絕對參照”,不意味著終極答案,隨著社會的發展,肯定還會有更真實的解釋.知識只能由學生自己來建構完成,以他們自己的經驗為背景,通過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活動過程,來賦予知識以意義.這種意義帶有個性化色彩,并以此為基礎建構新的知識.外部信息本身沒有什么意義,其意義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間的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過程而建構成的.在這過程中,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這種改變和意義的獲取難以用“搬運或灌輸”的方式獲得.

意義的建構是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教學活動要圍繞這種最終目標來進行.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來代替的.

意義的建構,教師教過 ≠ 學生學過.學生是學習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和被灌輸的對象.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

學習金字塔基座底部的方法何以能高效?原因有幾點: 1、主動思考、創造;多感官參與;多維視角刺激;2、思考和實踐體驗緊密聯系;3、積極的學習情感,適合意義的建構,知識牢固、靈活.然而被動接收信息,難以完成意義的建構 ,知識是僵硬的,容易淡忘.

綜上所述,高效“6+1”課堂的“導”“思”“議”“展”“評”“檢”“練”七個環節吻合學習金字塔基座底部的方法,所以能實現高效教學.

[1]張姍.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研究.河北師范大學

G632

B

1008-0333(2017)12-0052-03

猜你喜歡
導體導學電阻率
基于防腐層電阻率的埋地管道防腐層退化規律
三角函數考點導學
“概率”導學
函數知識快樂導學
應用自適應交叉近似算法快速計算導體RCS
“閹割課堂”,本不是“學案導學”的錯
三維電阻率成像與高聚物注漿在水閘加固中的應用
隨鉆電阻率測井的固定探測深度合成方法
海洋可控源電磁場視電阻率計算方法
懸鏈式交聯中大截面導體的連接器技術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