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集束化策略在腦外傷為主多發傷的一體化救治中的應用效果

2017-05-15 13:52鄒顯明陳撫平吳六仔
中國當代醫藥 2017年8期
關鍵詞:腦外傷

鄒顯明 陳撫平 吳六仔

[摘要]目的 探討早期集束化策略在腦外傷為主多發傷的一體化救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腦外傷為主多發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6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急救治療,觀察組患者行早期集束化急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變化情況、Fugl-Meyer運動功能(FMA評分)、功能獨立性評分(FM評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治療1、24 h時的PaO2、PaCO2、PaO2/FiO2、Hb水平均顯著高于同時期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1、24 h時的Lac水平均顯著低于同時期對照組(P<0.05)。治療后2 個月,兩組FMA評分、FM評分和GCS評分均有顯著改善(P<0.05);治療后2個月時觀察組患者FMA評分、FM評分和GCS評分分別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11.54% vs. 50.00%,P<0.05)。結論 早期集束化急救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腦外傷為主多發傷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運動功能,提高意識,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早期集束化治療;腦外傷;多發傷;格拉斯哥昏迷指數;Fugl-Meyer運動功能

[中圖分類號] R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3(b)-003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cluster strategy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January 2016,52 cases of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26) and observation group (n=26)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emergency treatment,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cluster therapy.Change of each index,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FMA score),Functional Independence Score (FM score),Glasgow coma scale (GCS score),and adverse event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level of PaO2,PaCO2,PaO2/FiO2 and Hb at treatment for 1,24 h of the ob?鄄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level of Lac at treament for 1,24 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2 months after treatment,FMA score,FM score and GCS score in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FMA score,FM score and GC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adverse even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1.54% vs.50.00%,P<0.05).Conclusion The early cluster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hemodynamic,motor function,awareness of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Early cluster therapy;Traumatic brain injury;Multiple trauma;Glasgow coma scale;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多發傷又稱為聯合傷,是指由同一致傷因素引起的相繼或者同時發生多處臟器或者解剖部位組織嚴重損傷,存在一處或者多處危及生命的創傷,常見的有胸腹部多發傷、腦外傷多發傷等[1]。其中腦外傷是常見的神經外科疾病,通常病情嚴重、進展和變化快,患者又多存在意識障礙、躁動、交流困難等癥狀,可能誘發顱內出血、顱內壓升高,預后較差[2]。一旦發生以腦外傷為主多發傷就須立即治療,降低“死亡三聯征”[3-4]危害,早期集束化急救治療是在循證醫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針對難治性疾病和危重癥治療的一種新型治療模式[5]。本研究采用早期集束化急救治療干預腦外傷為主多發傷,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腦外傷為主多發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超聲、CT等檢查確診為腦外傷;②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3分。排除標準:除腦外傷外創傷為主的多發傷患者。將52例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6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齡18~62歲,平均(38.75±6.72)歲;受傷時間30 min~6 h,平均(2.38±0.29)h;致傷原因:交通事故12例,墜落7例,重擊5例,其他2例。觀察組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齡18~63歲,平均(39.10±6.83)歲;受傷時間30 min~6 h,平均(2.42±0.31)h;致傷原因:交通事故13例,墜落6例,重擊4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規急救治療方案進行搶救,即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輸液,按照患者病情進行CT掃描,進入ICU后再根據患者病情決定采取手術治療或者藥物治療,本組中均采取手術治療。

觀察組患者入院后立即開展早期集束化急救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包括:在ICU內密切關注患者神志、瞳孔變化以及肢體活動情況,監測生命體征,進行心電監護,開通輸液,進行床旁快速血氣、電解質、乳酸、血紅蛋白等項目檢查。保證患者氧氣供應充足,維持有效的血流動力學,按照病情初評結果進行多部位CT掃描檢查,進行心電血壓監測,若血壓較低,可考慮進行液體復蘇或者升壓藥治療。本組患者全部采取手術治療。

1.3觀察指標

監測并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治療1 h時以及治療24 h時的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合指數(PaO2/FiO2)、乳酸(Lac)及血紅蛋白(Hb)等變化情況。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2個月時的Fugl-Meyer運動功能(FMA評分)[6]、功能獨立性評分(FM評分)[7]、GCS評分[8]。觀察并記錄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包括皮膚損傷、躁動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1、24 h時PaO2、PaCO2、PaO2/FiO2水平與同組入院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24 h時Lac、Hb水平與同組入院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1 h時Lac、Hb水平與同組入院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1、24 h時的PaO2、PaCO2、PaO2/FiO2、Hb水平均顯著高于同時期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1、24 h時的Lac水平均顯著低于同時期對照組(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MA評分、FM評分和GCS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MA評分、FM評分和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個月,兩組FMA評分、FM評分和GCS評分均有顯著改善(P<0.05)。治療后2個月觀察組患者FMA評分、FM評分和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共發生3例(11.54%)不良事件,對照組發生13例(50.00%),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嚴重多發傷患者病情進展快,多臟器受損嚴重,特別是胸部多發傷、顱腦多發傷,一旦發生患者往往出現血流動力學紊亂,在治療早期若處理不當,極易出現“死亡三聯征”,即體溫降低、酸中毒以及凝血障礙,患者死亡率極高[9-10]。由此可見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案在嚴重多發傷患者預后中的重要性。由于多發傷涉及部位較多,病情極為復雜,需要多個學科共同參與,早期集束化治療即是根據這種需求將多學科有效組織起來進行治療的一種新型重癥多發傷急救模式[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2個月,觀察組患者FMA評分、FM評分和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事件率發生顯著低于對照組(11.54% vs. 50.00%,P<0.05),與李長勝等[13,11]的研究結果接近。相較于常規急救治療,集束化治療在腦外傷為主多發傷搶救過程中具有如下優勢[14-15]。①提高創傷早期急救的反應速度,在傷后黃金時間迅速判斷傷情,為下一步救治爭取時間;②應用規范簡便的檢查程序,以及成熟實用的傷情評分表,對多發傷情盡量準確地評估;③處理流程規范、合理:多??朴薪涷灥尼t師共同參與,統一協調,合理安排救治順序,避免顧此失彼造成的失誤;④盡可能恢復患者功能,從而達到給予多發傷患者迅速、準確、合理、有效救治的目的,提高救治成功率,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早期集束化治療中通過采取即時血流動力學監測能夠及時評估腦外傷為主多發傷患者的體內酸堿平衡、電解質情況、血液丟失情況,為指導補液和支持治療提供參考,有效為患者爭取快速檢查時間和早期集束化干預時間。

綜上,早期集束化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腦外傷為主多發傷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運動功能、提高意識、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何金泉.液體復蘇在多發傷并發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醫藥,2015,50(10):1044-1045.

[2]任小罡.不同時機應用高壓氧治療顱腦外傷的效果對比[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3):62-63.

[3]張久之,萬獻堯.創傷性出血與凝血功能障礙處理——2013年歐洲指南解讀[J].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2014,2(5):257-261.

[4]陳璽,周健,沈岳,等.嚴重多發傷伴致死性三聯征成功復蘇一例[J].中華創傷雜志,2014,30(9):945-950.

[5]單君,朱健華,顧艷葒.集束化護理理念及其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0):889-891.

[6]Andersson EH,Bj?觟rklund R,Emanuelson I,et al.Epidemiology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in western Sweden[J].Acta Neurol Scand,2003,107(4):256-259.

[7]劉旭東,勾麗潔,朱振麗,等.早期康復治療對脊髓損傷患者功能獨立性評定影響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藥,2010, 32(1):79-80.

[8]謝紹結,劉秋燕,朱秀春.集束化護理預防顱腦外傷手術后躁動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3):405-406.

[9]劉愛軍.89例多發傷的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7):190.

[10]甘曉.兩種模式對嚴重多發傷患者的救治效果[J].重慶醫學,2014,43(19):2495-2496.

[11]馬衛星,向輝,薛驊,等.早期集束化急救策略對嚴重多發傷患者的臨床價值[J].浙江醫學,2013,35(6):450-452.

[12]姚雄.早期集束化急救策略救治嚴重多發傷臨床評價[J].中外醫療,2016,35(2):18-19.

[13]李長勝.早期集束化急救策略對嚴重多發傷患者的臨床應用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7):90.

[14]徐敏.集束化救護流程在中重度創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152-153.

[15]陳美,彭佑勇,代群燕,等.急診多發傷患者應用集束化干預對感染的預防效果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9):2484-2485.

(收稿日期:2017-01-05 本文編輯:方菊花)

猜你喜歡
腦外傷
康復護理在腦外傷后遺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改良外傷大骨瓣手術在重型腦外傷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床旁超聲引導下改良胃內注氣法留置鼻空腸管在ICU腦外傷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
早期氣管切開對于腦外傷患者的治療體會
分析系統護理干預對急性重癥腦外傷患者術后ADL恢復效果
人性化護理在腦外傷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腦外傷病人術后顱內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
系統護理對急性重癥腦外傷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
腦外傷的危害有哪些
腦外傷后遺癥患者的科學飲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