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五軍初創時期黨軍矛盾探究

2017-05-19 07:30黃舒宇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摘 要】 文章分析考證了紅五軍成立初期,即從平江起義到上井岡山這一時期,紅五軍克服種種先天矛盾的過程。首先,倉促提前起義準備不足是黨與軍之間矛盾的前因;其次,表現在地方黨委與軍委之間領導權的分歧、黨與舊軍官間的信任缺失問題、士兵對黨的指揮的懷疑等方面。矛盾與問題的產生、暴露與最終解決,是貫穿著整個時期的線索。學界對這一時期的許多關鍵時間點認識不細,甚至將幽居會議與臺莊整編混為一談,本文對此都加以考證說明。

【關鍵詞】 紅五軍;平江起義;黨軍矛盾;萬載大橋失??;幽居會議;臺莊整編

一、黨軍矛盾的醞釀與產生

1927年秋,唐生智第三十五軍第一師一團團長彭德懷經段德昌介紹,被批準入黨,受命加強兵運工作,發展地下黨組織。不足半年,全湘暴動,為策應井岡山根據地,平江地區的大規模暴動被提上日程。6月19日彭團到達平江,下旬,《中央對于湘鄂贛總暴動和平江問題的決議》指示,準備暴動。7月17日,滕代遠抵達平江,幾乎同時,南華安特委被破壞,19日消息傳到平江,黨委決定立即暴動。這使得軍中黨組織與滕代表的湖南省委乃至平江地區黨組織相對陌生,不易協調配合。由上可知,平江起義與五軍建軍的初期目的是策應井岡山根據地,是輔助的地位;存在著倉促決定,黨組織薄弱,地方黨委與軍委組織低效,起義準備不足等問題,并直接導致起義后一系列問題的產生,以及學界一貫的對紅五軍地位的忽視及對某些關節點性質的大事認識不足。這些問題的初次表現就是7月21日團黨委緊急會議提出的十條武裝起義政治綱領。[1]這十條綱領立足于滿足士兵的短期要求,無長遠斗爭考量,“發兩個月餉”一條尤其能說明問題;并表現左傾,很多詞句鼓勵對富家大戶進行報復與清算,雖能短暫振奮貧苦農兵士氣,但不利于革命長久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次緊急會議及其政治綱領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迅速起義,剩下的以后再說”,雖是情勢所迫,但也為后來遺留下諸多隱患。

這些隱患在平江起義期間已初步浮現。24日紅五軍成立,下轄一團(團長雷振輝,黨代表李燦)、四團(團長陳鵬飛,黨代表黃公略)、七團(團長黃純一,黨代表賀國中)。其中雷振輝、陳鵬飛皆為舊軍官,團以下干部中舊軍官比例亦不小,士兵中黨員成分幾乎為零。因此,日后服從舊軍官直接命令的士兵勢必要求黨對其錯誤的指揮負責,對黨的指揮產生懷疑。

25日與平江縣黨委的聯席軍事會議決定:以東鄉長壽街為根據地,分兵發展,盡快建立湘、鄂、贛邊根據地,打通地方黨委與井岡山之聯系。長壽街地處平江、修水、銅鼓三縣城之中央地帶,周邊多山而山谷、河谷間道路通暢;湘東歷次暴動多發于縣城,長壽所受破壞較小,富戶流民多聚于此,比較適合建設根據地。然而,這是地方主義的決策,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長壽之戰略價值的確很高,兵家必爭,但敵亦知之,豈能不駐軍乎。五軍果能攻占長壽并建立根據地,其發展也將局限于周邊山區,而難以達成南下井岡山、打通與四軍之聯系的最初目的。湖南省委的指示是:“向萍、醴一帶發展,以與四軍朱、毛相連結……打通湘東與贛西的連結,可以武裝安源工人,擴大紅軍組織,另一方面,則可能轉移敵人視線,向修水發展?!盵2]可見省委命令五軍南下,以圖建立與井岡山相連的根據地。從25日占據平江至29日被圍,4天時間內五軍并未全部轉移,而由七團向北、四團向南、一團守城,盲目分兵、調動緩慢。就行進路線與目的看,五軍是在執行地方黨委25日做出的決定而非湖南省委的命令,彭德懷等職業軍人也未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這反映出指揮系統的混亂,與軍隊服從地方的盲目錯誤,為后來軍委與地方黨委的矛盾埋下伏筆。

期間發生的叛逃事件導致黨開始懷疑舊軍官。25日,黃公略率提前起義的三團三營來平,其九連連長賀仲斌發動叛亂,率隊南逃,黃只身入城。事件本身無疑影響起義部隊士氣產生,更使黨開始警惕舊軍官。同時,看到起義中被消滅的民團、警察與師直屬隊同僚的下場后,聯想到賀仲斌做出的選擇,舊軍官開始對黨漸生嫌隙。黨軍矛盾逐漸形成。

二、矛盾的爆發與持續發酵

7月29日,平江突圍,損失巨大,分兵的決定導致一團堅守縣城,惡戰一日;七團于城北三十里梅仙與敵激戰,回援時遭側擊,團長黃純一犧牲;四團前已分兵瀏陽,回援亦遭截擊,黃昏后,部隊才全部撤出。8月1日,一打長壽街失利,撤向江西修水。此役據《紅五軍軍委關于平江暴動前后情況和經驗教訓向湘委的報告》(以下簡稱《教訓報告》)記載,是由于地方黨委的錯誤指揮導致對敵戰力評估不足釀成慘禍?!督逃枅蟾妗烦晌臅r間距平江起義已有一年,但從其記載的字里行間仍能體會報告作者對地方黨委錯誤的批評(“平江的黨犯了極大的地方主義錯誤”等語),這種批評所代表的不滿情緒,體現黨軍矛盾的首次爆發。在經歷了平江突圍的巨大犧牲后,服膺黨命對敵防守之核心地區發動攻擊,無疑是愚蠢的自殺行為,士兵們產生質疑,軍官們亦看得明白。6日進占修水。據《教訓報告》記載:“到修城找獲同志數名,組織了黨和蘇維?!|量不大高。修城較大商家逃避一空,沒收反動商店數家……并組織了少數工會、農會。在七天后,贛軍進攻,遂撤至銅鼓?!苯Y合滕代遠《平江起義前后》(以下簡稱《前后》)所述,不止較大商家,甚至沿途群眾由于聽信政府宣傳,逃亡幾空,因此所獲甚小。結合南京政府針對紅軍的負面宣傳,[3]以及平江起義以來的所見所聞,在士兵和舊軍官看來,五軍的行動以及地方黨委的革命政策確實猶如“赤匪”、流寇、流氓地痞,因此士氣低落,不滿日增,矛盾日劇。

8月15日撤出修水。舊說13日撤出修水?!肚昂蟆吩摹鞍嗽铝?,紅軍進占修水城”,以“紅五軍在修水的九天”推知15日撤出?!督逃枅蟾妗贩Q七天后退往銅鼓,但未說明到達修水日期,因此參考了《前后》推得的13日撤出之舊說不準確。另據《彭德懷自述》《6、上井岡山》記載“一、七兩團及直屬隊撤出平江,轉移到東鄉龍門集結……在龍門休整近十天……稍事休整,八月中……我軍適時向江西之修水城進攻,進占渣津、修水約十天”,推知離開修水日期應在15日或右。20日左右到達黃金洞,休整訓練。軍委決定按湖南省委指示,以黃公略教導大隊繼續于平、瀏一帶斗爭;主力向瀏、萬邊境發展,相機南下井岡?!斑@時,當地黨委又要求紅軍進攻長壽街,說只有敵軍兩個營。紅軍接受了這個要求?!盵4] 23日,二攻長壽街未克,退回黃金洞。舊說15日二攻長壽街,而長壽、修水直線距離近80公里,參考13日離修水說得出行軍兩日絕難抵達,故兩舊說皆不可信。據《前后》述,五軍“于八月二十三日再次進攻長壽街”。此時,湘贛兩省敵軍再啟“圍剿”,但五軍并未及時放棄黃金洞。9月1日,敵進攻開始,激戰不敵,五軍退出黃金洞。此時,黃公略之四團約兩百人,在轉戰平、瀏邊境一個多月后返回,與主力匯合。四團番號被撤銷,改編為教導大隊,黃任大隊長兼黨代表,陳鵬飛調任軍部高級參議。地方黨委的道路至此被質疑各方聲音淹沒,因此軍部決定重新照湖南省委指示南下井岡山,而這比該指示初次下達,晚了一個月有余。

從撤出修水到滯留黃金洞期間,黨軍矛盾發展到一個新高峰,以致于滕代遠亦留下批判的文字,軍委與地方黨委的矛盾躍然紙上。二攻長壽街失利又是地方黨委一意孤行和五軍軍委軟弱服從的體現,湖南省委的正確指示又一次被擱置,這種重蹈覆轍的行為導致士兵離心,叛逃日多。23日退回黃金洞到9月1日敵發動進攻之間有一周時間,足夠分散轉移,但黨軍矛盾導致指揮系統運轉效率低下,期間竟毫無動作。誠然,補充戰損、整訓部隊是必要的,但這種整訓不應發生在包圍圈不斷縮小、危機迫眉的情境下。黃公略團執行分兵前命而遭受重大損失,以致撤銷番號,而舊軍官陳鵬飛卻成了替罪羊,被剝奪實權,使得舊軍官及其士兵對黨的質疑與不滿陡然攀升。

三、矛盾的最終解決

萬載大橋的失敗,標志著黨軍矛盾籠罩下的政策的最終和最完全的失敗,以及紅五軍自救與變革的開端。9月6日,主力到達萬載境內,由于與當地黨政系統不通,部隊不諳當地情況,且有一副連長叛變投敵出賣情報,五軍遭朱耀華部兩個團突然襲擊,部隊損失甚巨,減員至五百余人,如凋零狀。萬載受挫有6日、9日兩說,6日是舊說。較早的文獻如《選輯》、《年譜》皆取舊說,并提及損失嚴重,是合邏輯而正確的。最近的《浴血羅霄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歷史》(梅黎明2014年)、《毛澤東與紅軍》(賴宏2007年)提出新說。新說最早可追溯到《關于幽居會議的考證——兼考湘(鄂)贛特委的重建》(林兆福1987年)“紅五軍于9月9日在萬載大橋‘受魯滌平兩團人的打擊,幸未受大損失”,但此日期如何確定并未說明,又說未受大損失,可能結合《教訓報告》(1929年10月)“受魯滌平兩團人的打擊,幸未受大損失”與《彭德懷同志在湘鄂贛邊區的革命活動》(黃蘭1981年)“九月中旬到達萬載大橋。守大橋的魯滌平部二團之眾乘我立腳未穩之機,突然發起襲擊”推測出來。由于《教訓報告》成文時間距平江起義已近一年,且倉促成稿未經審修,也是早期唯一一部說損失不大的文獻,因此9日說不足置信,應仍取舊說。

9月17日召開的幽居會議,首次針對起義以來所犯錯誤進行總結與檢討,開展了自救性質的整編。會議決定:1.抽調各縣黨員干部與赤衛隊員加入部隊,增加士兵中的紅色成分,將黨組織擴展到基層。此舉有效的加強了黨對軍隊的控制,而不再只局限于對軍官的控制,并且有助于士兵理解黨的性質和革命目的,為消弭士兵與黨的矛盾打下基礎。2.各縣開展廢除債務、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并重新聯合中間階級,不再左傾。此舉使舊軍官與士兵中的有識之士看到了黨的理性,有效地消除了“赤匪”、兵痞的形象。3.建立健全地方黨組織,發展由地方黨委控制的紅色地方武裝。如此,則五軍行動的獨立性得到維護,中央與省委的命令也能得到執行。4.將五軍整編為五個大隊,分進游擊。這是打破圍剿,化整為零的適當策略。通過幽居會議與整編,黨軍矛盾三個方面中的兩個---軍與地方、士兵與黨的矛盾,初步得到解決,這也成為彭德懷大迂回戰略獲得成功的基石。

9至10月間的戰略大迂回,是幽居會議殘留問題——舊軍官與黨互不信任問題得到爆發并得以解決的催化劑。期間,一大隊長李玉華、四大隊長雷振輝有叛逃嫌疑,李已率一部逃離,雷臨行刺殺彭德懷未遂,出于對舊軍官的不信任,陳鵬飛亦被“放逐”。此間戰情緊急,部隊每日戰斗數次,常在分散轉移,滕代遠亦與彭德懷所率主力分路行動,因此缺少更加詳實的記錄。在減員一千有余后,暫時粉碎了敵“會剿”計劃。這次異常艱難的戰略轉移,對部隊成分起到大浪淘沙的作用,使意志不堅的游移分子與心懷鬼胎者被淘汰,提升了部隊戰斗力。

黨軍矛盾的最終解決是經由10月下旬的臺莊整編完成的??甲C知:幽居會議9月17日召開,與臺莊整編是兩件事。綜合《彭德懷自述》與《年譜》、滕代遠《前后》與《向湖南省委的報告》、蔣長卿《關于平江紅五軍情形的報告》、李聚奎《平江起義時期的彭德懷同志》等文獻可知,改編為縱隊或大隊的共有兩次,一次是萬載大橋受挫后,一次是粉碎“會剿”后數日休整間。上述記載的第二次整編時間是十月初,然屬回憶性質,并非現場記錄。因兩次整編相隔僅月余,期間戰情險惡,回憶難免失真。再由于10月初與9月17日季節環境因素相近,兩次整編地點又相近,因而回憶者恐是將兩次整編的記憶合二為一,故有十月初幽居改編之舊說。中央來信的戳記時間為10月22日,[5]各家回憶亦有十月收到中央22日來信之事,因此22日應在第二次整訓期間,臺莊整編應在10月下旬。

臺莊整編決定:征調幾個中心游擊隊與五軍混編;以滕代遠為書記改選邊區特委。這兩個舉措將艱苦卓絕的大迂回取得的成果——裁汰舊軍官與意志不堅分子,完整鞏固下來,士兵因而完全服從黨的指揮;并以滕代遠控制地方黨委,使湘鄂贛邊區根據地真正成為五軍的根據地,最終一勞永逸地消除了與地方黨委之間針對軍隊控制權的矛盾。至此,黨軍矛盾徹底解決,紅五軍成長為一支成熟的革命力量,并在未來的斗爭中取得了榮耀與肯定。

【注 釋】

[1]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的創立,1936.

[2] 中共湖南省委致平江特委通告,1928.7.8.

[3] 中華民國史資料外編—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 中文部分(第三十五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5.410-428.

[4] 滕代遠:平江起義前后,1984.12.

[5] 中央給代遠德懷公略并轉五軍全體同志的信,1928.10.22.

【參考文獻】

[1] 平江起義(資料選輯),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4.12.

[2] 彭德懷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12.81-116.

[3] 彭德懷年譜,人民出版社,1998.3.26-33.

[4] 彭德懷:往事回憶,近代史研究,1979.01.

[5] 劉受初:平江起義和紅五軍上井岡山幾個問題的考證[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5.04.

【作者簡介】

黃舒宇(1991.4-)男,就讀于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中國近代史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