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高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中的任務設計

2017-05-19 01:17徐曉斌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任務設計高中信息技術

徐曉斌

[摘要]任務的設計是任務驅動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好的任務設計,能夠促使學生掌握當下的知識及技能要點并推動教學過程的繼續,使其不斷向更高的教學要求發展。在高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中,在設計任務時一定要重視創設情境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分組任務,開放教學課堂;創設分層任務,兼顧整體學生;創設整~-ft-務,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 任務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08-0120

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地位已逐漸由課程邊緣向中心位置轉變,高中信息技術倡導“以學生能力為根本出發點,一切為了學生,一定相信學生”的教學方法,因此,任務驅動教學法被越來越多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所采用。同時,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基礎教材編撰特點需要強有力的教學方法配合,其很好地關照了內容體系創新、適應差異、價值滲透、注重實踐、多元評價等重要價值;但是,其存在操作性欠缺、內容彈性過大,致使教學難以把握、某些單元內容多而泛導致內容略顯空洞等缺陷。因此,其教學有必要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去設計具體細致的教學任務并落實到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上。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任務設計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好的任務設計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

一、創設情境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币惶谜n的開始就好比一幕劇的序曲一樣,好的導人能夠激發“觀眾”的興趣。在高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及其關注的焦點來創設情境任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音頻信息的采集與加工》一課時,在傳統的教學任務設計中,主要為學生提供了兩個音頻文件,一是一首事先采集好的帶有雜音的詩朗誦;二是一首背景音樂。教材要求學生利用CoolEdit軟件,將帶有雜音的詩朗誦經過簡單加工后與背景音樂合成一首完整的配樂詩朗誦??墒?,學生并沒有表現出教師所期望的那種興趣,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應付教師布置的任務。對此,我結合當今大熱的音樂類選秀節目,分別請每一組派一名代表上講臺來,并帶上耳機對著話筒,邊聽伴奏邊將自己最拿手的歌曲演唱出來。由于時間有限,每位學生只給半首歌的時間。我將這些清唱的聲音文件保存下來,然后播放出來由學生來聽其中的不足之處,學生們躍躍欲試,都想把同學演唱的歌曲編輯得更完美,更有學生編輯完成之后主動向我索要伴奏,目的是想把清唱與伴奏完美地結合起來,合成一首美妙動聽的歌曲。這樣進行任務設計,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顯著提高,課堂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創設分組任務。開放教學課堂

傳統的教學任務設計大多都是教師布置一項任務,讓學生共同完成來實現任務目標。這樣固然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卻無法開放教學課堂,導致無法培養學生共同協作的能力。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币虼?,在高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設分組任務,以更好地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時交流和互動學習。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時而提出建議,充分展現自己;時而悉心聽取他人意見,取長補短。分組任務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互動交流環境,讓每位學生都融人其中,充分點燃自己的熱情、活躍自己的思維,真正實現與他人共同進步、進取。例如,在教學《海報的設計與制作》一課時,我在課前先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來劃分若干大組,然后再將每個大組劃分成創意組、素材組、制作組和評價組四個小組。小組劃分好后,我把事先設計好的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小組,讓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把我分配的任務再進行細化處理,使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在課堂上,我發現創意組的學生不斷討論新穎的海報主題;素材組的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利用因特網查找相關資源;制作組的學生利用相關資源和全組的同學一起制作精美的海報;評價組的學生依據主題、布局、色彩等評價標準在討論著海報制作的優缺點;等等。整個課堂都以學生為主角在順利運轉著。在制作過程中組與組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停地進發出思維火花,這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共同協作能力。

三、創設分層任務,兼顧整體學生

高中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參差不齊,因而“一刀切”的任務設計并不能照顧到整體學生。為此,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從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難易程度出發,并考慮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與技能發展規律來分層次設計各個任務,讓不同的學生都參與到操作實踐中并體驗到完成任務的喜悅感。例如,在《建立頁面鏈接》一課中,我把課堂教學分成三個任務來展開:1.基礎任務。將鏈接對象超鏈接到站點的某個頁面。該任務以課本范例為主,學困生可以參考課本上的詳細步驟逐步完成,從而達到掌握基本知識點的目的。2.鞏固任務。將鏈接對象超鏈接到網站之外,如其他網站、電子郵箱、外部文件等。該任務由教師設計并存在一定難度,目的是為了鞏固學生的知識,這個難度一般控制在80%的學生可以達到的水平。3.拓展任務。在網頁內部建立書簽鏈接。該任務針對優秀生,是一個結合其他知識點的綜合性任務。

三個任務分別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和素質的差異性而設計的,并遵循了由淺人深、循序漸進的設計原則,真正兼顧到了每一位學生的課堂學習。這樣的分層任務設計,既保證了基礎,又發展了個性,避免了以點帶面,以個體代替全體的局面。

四、創設整合任務。提升綜合素養

信息技術課作為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主要途徑,必然要與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生活經歷發生聯系。因此,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也要密切關注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加強與其他學科知識的橫向聯系,實現課程整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創設整合任務的優勢在于,讓學生將信息技術課與其他學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任務具有親切感,同時,學生也會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將其利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并利用其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一來,使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相輔相成,共同提高,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例如,在《信息的編程加329的教學中,我選用了“雞兔同籠”這一古代數學問題作為算法任務設計,因為它蘊含著豐富的邏輯思維和精準的數學思想,可以使編程問題與數學學科緊密結合起來。整個任務生動有趣,既訓練了學生嚴密的算法思維,又幫助學生樹立了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科問題的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綜上可知,在高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充分認識和分析學生的基本學情的前提下,有效地、多樣地設計教學任務,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完成課時任務和教學目標,并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責任編輯 黃春香)

猜你喜歡
任務驅動教學任務設計高中信息技術
任務驅動教學在中職課堂的探討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