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分析

2017-05-24 11:25陳霞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初中語文策略

陳霞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一直提倡多媒體教學,它具有直觀性、動態性、交互性強的特點,打破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模式,能使語文教學更形象化、具體化、簡單化,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本文對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具體探究,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策略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走進了學校,走入了課堂,成為了廣大教師經常使用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各科教學尤其是語文教學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多媒體是一種現代教學媒體,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于一體,具有直觀形象、活潑生動、信息量大的特點,將其引入課堂,不僅能夠將抽象的語文知識形象化,將靜態的展示變為動態的演示,還能突破課堂中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擴大課堂容量,有效解決教學難點,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語文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但目前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課堂上不用或濫用多媒體的情況嚴重,導致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不能得以真正發揮,影響了語文教學效果。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部分老教師已經習慣運用傳統教學方式,不愿意接受多媒體這一新事物,生怕眼花繚亂的多媒體課件影響學生的學習;部分新教師接受新鮮事物快,愿意嘗試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卻沒有找對方法,完全用多媒體代替了自己的講解,以至于適得其反,事倍功半。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呢?下面筆者對此進行了具體分析。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樂于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主動去學習。反之,缺乏興趣,他們就不愿學習,極易產生厭學情緒。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始終占據著主體位置,往往采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方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對學習不能產生絲毫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多媒體教學應運而生。它集聲、文、圖、像于一體,具有直觀性強的特點,能從聽覺、視覺等方面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苦學為樂學。因此,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其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將語文課堂引入新的境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亞里斯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明、發現及其他創造活動的源泉?!睈垡蛩固挂舱f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纱丝梢?,想象力的重要性。語文學習,需要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但想象力并不是憑空的,它需要有所依托,需要不斷地刺激。多媒體具有高度的再現性,能夠化抽象為具體,更好地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借助多媒體,創設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想象,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制作五幅美麗的圖畫,即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展示春天的美景,并配上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樣教學,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另外,教材中有些文章言雖盡卻意未完,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引入多媒體,引導學生按照文章的思路進行合理的想象。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擴大課堂容量

語文教學內容復雜且多,基本上每一課都需要至少2—3個課時才能完成,要想縮短課堂授課時間,讓學生在短短的45分鐘內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教師就必須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具有容量大、傳輸速度快的特點,既可以把一些分散的基礎知識形成系統,揭示給學生,幫助他們快速掌握語文知識,又可以化整為零,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形成整體認知。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這一特點,將教學內容制成課件,并進行拓展,以展示給學生。這樣做,不僅能夠減少教師講述及寫板書的時間,還能拓展教學內容,擴大課堂容量,讓學生掌握更多課本之外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如在學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體會到杜甫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筆者通過網絡搜集了杜甫其他能體現這一思想情感的詩篇,如《春望》《石壕吏》等,并通過多媒體將這些詩進行了一一展示,不僅節省了大量時間,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加深了學生對杜甫憂國憂民這一思想情感的理解,還拓展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寬了知識面,豐富了知識儲備。

四、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解決教學難點

語文學科中很多內容比較抽象,若教師僅利用語言來描述與解釋,不易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而多媒體能模擬仿真,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大大減輕學生認識的難度,使學生加深對事物的理解,輕松掌握語文知識。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利用網絡中的信息資源,調用素材庫中現存的資料(影片、動畫、圖片等),并制成多媒體課件,將語文課文中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從而突破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如《陋室銘》一課中“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意境的理解是一大難點,教師可在素材庫中選取若干幅與之相關的中國國畫作為課件的背景或插圖,通過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以視覺刺激,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這句話。

五、結語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我們在教學時應把握好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選用,適時切入,使之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從而優化語文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沈福杰.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上,2012(9)

[2]金海燕.試論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界,2015(22)

猜你喜歡
多媒體教學初中語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的有效應用
多媒體教學為高中語文課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
Passage Four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取與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